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对其父宠妃情有独钟?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对其父宠妃情有独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1/15 17:01:38

这位女人就是名震一时的扶远大将军年羹的妹妹年贵妃。按说,雍正作为年贵妃的丈夫,喜欢自己的嫔妃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身为雍正之子的乾隆为何对其父的这位宠妃也十分喜欢?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呢?

年贵妃,汉军镶黄旗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嫁给还是四阿哥的胤禛时只有14岁。年家远祖乃明朝辽东指挥使,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成为包衣,编入镶白旗汉军,皇太极时年羹尧父亲年遐龄获准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后累迁至湖广巡抚。年羹尧自己也走科甲之途,成为翰林学士,不到30岁便当上了四川提督,按照皇太极颁布的旨意,此时年家已脱离包衣下贱身份,成为汉军自由民。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晋爵雍亲王,成为镶白旗旗主,年家理所当然是雍亲王的下属,此前胤禛的旗籍也是镶白旗,旗人对本旗的领主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年氏初入胤禛藩邸时只是一般侍妾的身份。后来,胤禛为拉拢年羹尧,奏请康熙封年氏为侧福晋。同年,其兄年羹尧外放四川巡抚。

从康熙四十八年至雍正元年的12年间是胤禛与年氏婚姻的最甜蜜岁月,其间年氏频繁怀孕生子,但是孩子几乎都夭折了。雍正二年到三年,胤禛对年羹尧开始了无情的打击,这对身体虚弱的年氏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胤禛预感到年氏病情不妙,便给礼部下诏:妃素病弱,三年以来,朕办理机务,宵旰不遑,未及留心商确诊治,凡方药之事,悉付医家,以致躭延日久。目今渐次沉重,朕心深为轸念。贵妃着封为皇贵妃。倘事出,一切礼仪俱照皇贵妃行。然而,仅仅过了7天,这位皇贵妃未行册封礼就病死在了圆明园。不久,其兄年羹尧被逮捕回京受审,后赐令自尽。对年氏的死亡雍正自感有一定责任,于是,年氏死后哀荣是空前绝后的。

胤禛为年氏治丧的金帛牛羊靡费之巨令人乍舌,仅金银锭一项,五日内就用了九万七千五百个。因为没有先例可循,礼部大小官员手忙脚乱地一番辛苦劳碌之后,雍正仍然大为不满,指责丧事“仪仗草率”,礼部从尚书到侍郎四人“俱降二级”。

年贵妃病世后,不久,雍正突发“睹物思人”之念,便下旨命画工照着年氏生前的画像作“十二美人图”。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雍正在位期间,身边的女人之中地位最重要的一共有4人:皇后乌喇那拉氏、贵妃年氏、熹妃钮钴禄氏,即乾隆皇帝弘历生母、裕妃耿佳氏。而雍正只为年贵妃生前的画像,雍正对年贵妃的喜欢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年贵妃出身于汉女,能得到清朝皇帝雍正的百般宠幸,可以想见,她应该是德容俱佳的女子。雍正曾在册书中充分肯定了她的品性。称赞她说:“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雍正在回忆当年奏请康熙封年氏为侧福晋时说:“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当时,年氏是雍正年纪最小的侧福晋。后来,雍正当上皇帝,立即册封年氏为年贵妃,其名号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

按说,年氏是雍正的贵妃,也就是乾隆的庶母,那么,乾隆为什么也喜欢年贵妃呢?究其原因,除了是为这位庶母“秉性柔嘉,持躬淑慎”的品性所倾倒之外,最主要的还应该因为年贵妃是当时后宫中唯一汉女出身的嫔妃。

据说,乾隆还是和硕宝亲王的时候,就十分喜欢父亲的这位贵妃。传说,乾隆有一次见到年贵妃,就从后面用手蒙住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急忙用右臂往后一挥,乾隆急忙抓住年贵妃的右臂,年贵妃回头一看,见是和硕宝亲王弘历,就顺势倒在了弘历的怀中。没想到,这一情景正好被弘历的母亲熹妃和随行的宫女们看见。此时,皇后乌喇那拉氏已驾崩,熹妃已掌管六宫。她看见这一情景,不禁想到,这个事情要是传出去,可能会引起雍正的震怒,这就势必直接影响儿子弘历继承皇位。熹妃为了“杀一儆百,以绝后患”,就背着雍正,赐年贵妃三尺白绫令其自尽。

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弘历即位,是为乾隆皇帝。当乾隆第一次见到和珅的时候,发现和珅长得酷似当年死去的年贵妃,就随口问起和珅的年纪,和珅的回答更让乾隆大吃一惊。原来,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贵妃死去的那一年。而更巧的是,和珅额头上也有一处和年贵妃额头上的位置、大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朱砂记。

于是乾隆认定和珅就是年贵妃转世,就把和珅留在了身边,以朝夕相伴,解除思念年贵妃之苦,同时把应给予年贵妃的恩宠加倍地给予了和珅。和珅虽不明此意,但他善于曲意迎奉,讨好皇上,官也就越当越大。乾隆驾崩后,其十五子顒琰即位,是为嘉庆皇帝。嘉庆并没有像父亲乾隆一样,对和珅恩宠有加,而是将他打入天牢,并赐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看到白绫后,不禁感叹万千,便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赋诗完毕,和珅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和珅虽然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他留下的这首绝命诗,却耗尽了无数人的心血。人们把此诗集中在和珅的前生上,说和珅的前生就是乾隆曾十分喜欢的庶母年贵妃。虽然,乾隆调戏年贵妃、以致他的母亲熹妃赐死年贵妃的事情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是,乾隆喜欢年贵妃,而且和珅长得酷似年贵妃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据说,在京城和珅的府邸,即恭亲王府里有一幅当年和珅和年贵妃的画像,画像里年贵妃与和珅确有几分相似。这也就说明了,乾隆喜欢汉女出身的年贵妃并不是空穴来风!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代名将李牧在战场上叱擦风云 为什么最后会死在一个娼妓手上?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邯郸保卫战如果不是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国,恐怕秦国灭六合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一些。即使这样,赵国也没有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相反他们在这段最后的时光,还害死了最后的名将李(牧)。而李(牧)的死仍然跟一个女人有关。李(牧)一直在雁门关一带和匈奴人玩命,弄得匈奴不敢向中原前进一

  • 广州起义过程简介 广州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经过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由叶剑英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率先行动,随着三声炮响,三颗耀眼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广州沉沉的夜空。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黄平、周文雍等领导下,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黄埔军校特务营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共约6000余人(其中工人

  • 春秋时期,各国国君都称“公”,只有楚国国君称“王”,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严格地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称“公”,其实都是不符规范的。当初武王伐纣成功,建立西周政权后,对王侯、贵族和有功劳的大臣施行了分封制。除了将都城以外的领土进行了分封,还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级,进行了相应的分封。在称谓上亦称为“鲁公”“晋侯”“申伯”等。然而,随着周平王东迁,这种天下共主的局面,发

  • 古代后宫三千佳丽:皇帝如何应付后宫开销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相信很多男人都羡慕过古代的皇帝,因为他可以拥有三千后宫佳丽。但是你知道吗?养着这些后宫可一点也不是轻松的活。同样是当老婆,可在古代,给皇帝当老婆是有工资收入的。在封建时期的中国,长期流行着一妻多妾制,给皇帝当老婆那是一种职业,有明确分工的。那么,给皇帝当老婆的工资到底能开多少钱?后宫三千佳丽,皇帝又

  • 名相诸葛亮为什么要拿扇子?仅仅是因为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只要有诸葛亮出场,总离不开一把扇子。这把扇子从早上摇到晚上,从夏天摇到冬天,从年轻摇到衰老,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潇洒和帅气。那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喜欢摇扇子呢?夏天是为了凉爽,冬天摇扇又是为了什么?传说先走几波吧。一种说法是是诸葛亮出山前他的妻子黄月英送给他的,黄月

  • 赵姬与这四个男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庄襄王孙异人在邯郸为人质时,这位赵姬是邯郸一富家女,被吕不韦选中,娶回做妾,不料孙异人在与此女相识后对她一见钟情,便硬让吕不韦把她让给自己,吕不韦被迫答应了,于是这位邯郸女就成了庄襄王的嫡妻,待庄襄王即位后,她便名正言顺地做了王后,庄襄王死后,她又以赢政生母的身份稳居太后之位。赵姬虽贵为太后,却风流

  • 金军的“铁浮屠”防御力那么强悍 为什么还是被宋军克制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铁浮屠”就是金军的全甲重骑兵。所谓全甲,就是战士和所骑的战马都身披重甲。“铁浮屠”盔甲是由长方形的甲条组成,使用坚韧的皮绳层叠联结起来,形成相互叠压的层状结构。上图就是金军“铁浮屠”重甲兵的手绘复原图“铁浮屠”对于普通弓箭、刀枪具有比较好的防御力,很难直接穿透形成杀伤力。但是金军的“铁浮屠”虽然防

  • 项羽在乌江看到韩信写的七字 长叹一声自刎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汉五年十二月,汉王刘邦率领大军,将西楚霸王项羽围困在垓下。当天夜里,项羽带着仅剩的八百余人,向南面突围而去,准备保存实力,东山再起,史称垓下之围。当时刘邦大将韩信,料到项羽突围之后必走乌江,于是就命人快马抢在项羽之前到达乌江口,并且在乌江口的一棵大树上用蜂蜜写下七个字:“立逼霸王乌江死。”树下的蚂蚁

  • 清朝官员等级是如何的?清朝官员品级详解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经略大臣(通常由大学士兼任,因事特设,事罢即撤)、大学士衔

  • 雍正真的杀死了亲爸爸?死后为什么不敢葬入祖坟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人死后,入葬祖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历史很悠久。从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可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帝,死活不愿意葬入祖坟,甚至找各种理由来说明原因,这位皇帝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愿意死后葬入祖坟,是什么原因呢?按照传统雍正死后,应该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