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朝官员制度是如何的?宋朝官员品级一览

宋朝官员制度是如何的?宋朝官员品级一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59 更新时间:2024/1/19 2:34:10

(一)枢密使:

神宗定新制,以枢密院掌边防机密、兵符、军籍、差除路分都监以上及将官诸班直内外禁军之事。是故枢密院之地位,有与民国训政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相近似。武穆任枢密副使,奉旨位在参知政事席上,乃在朝议事,排列席位,仅次於左右相。调任万寿观使奉朝请,乃有官而无专守。

(二)宣抚使:

宋以任使将相重臣总师征讨之官称,无定额。北宋大臣范仲淹富弼,南宋名将韩世忠均曾任之。武穆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在光复襄阳诸郡之後,任职四年以上。

(三)节度使、制置使:

辖诸路军务,恩数与执政同。朝廷宗室近属,年资久者,若任除将帅,始授此官。或以功勋显著之帅守充之。武穆曾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相当於明、清之总督,民国省区以上绥靖主任。制置使亚於节度使。武穆曾任舒、蕲、鄂、岳、荆南、黄、复州(今皖、鄂、湘三省地区)制置使。

(四)开府仪同三司:

按武穆於绍兴与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乃宋文职官阶三十七阶之首,各阶称谓、俸额如下表:(表摘录自杨树藩之宋代文官制度,略)

(五)太尉:

南宋绍兴年间釐正武职官阶,共分六十阶,太尉乃六十阶之首,为北宋政和年间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职之首。武职阶俸,较文职为低,因宋代重文轻武,而武穆每以战功晋阶,荣宠擢拔,乃加以文阶。武穆於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已拜太尉(按天子任命曰拜),犹若现在上将,再晋几星。按武穆文武官阶,均晋至首阶(武职自五十七阶起),兹列南宋绍兴年间釐正武职官阶六十阶称谓如下:

(1)太尉,(2)通侍大夫,(3)正侍大夫,(4)宣正大夫,(5)履正大夫,(6)协忠大夫,

(7)中侍大夫,(8)中亮大夫,(9)中衞大夫,(10)翊衞大夫,(11)亲衞大夫,(12)拱衞大夫,

(13)左武大夫,(14)右武大夫,(15)武功大夫,(16)武德大夫,(17)武显大夫,(18)武节大夫,

(19)武略大夫,(20)武经大夫,(21)武义大夫,(22)武翼大夫,(23)正侍郎,(24)宣正郎,

(25)履正郎,(26)协忠郎,(27)中侍郎,(28)中亮郎,(29)中衞郎,(30)翊衞郎,

(31)亲衞郎,(32)拱衞郎,(33)左武郎,(34)右武郎,(35)武功郎,(36)武德郎,

(37)武显郎,(38)武节郎,(39)武略郎,(40)武经郎,(41)武义郎,(42)武翼郎,

(43)训武郎,(44)修武郎,(45)从义郎,(46)秉节郎,(47)忠训郎,(48)忠翊郎,

(49)成忠郎,(50)保义郎,(51)承节郎,(52)承信郎,(53)进武校尉,(54)进义校尉,

(55)下班祗应,(56)进武副尉,(57)进义副尉,(58)守阙进义副使,(59)进勇副尉,(60)守阙进勇副使。(六)开国公:

宋之爵制,区分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十二等。

郡王以上非赵氏不封,皇子、兄弟封爵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制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近亲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武穆曾封开园子、侯、及开国公。

(七)险校少保、少保:

宋制「检校官」,一共分一十九阶: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仆射、右仆射、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左散骑常侍、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武穆於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加「检校少保」。又有三公之贰,亦曰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武穆於绍兴十年(一一四O)加「少保」。

(八)观察使:

唐制观察使,亚於节度使,领一道或数州。宋制视察使为兼判遥领之官,武穆曾於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授亲衞大夫遥领建州观察使(今福建建瓯)。

(九)镇抚使:

南宋始置,权以招抚群盗,镇抚地区除茶盐之利仍归中央外,其余财赋听任移用。武穆曾於建炎四年(一一三O)任通泰(今江苏南通泰县)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十)承宣使:

密院承旨,是曰承宣。武穆曾任武安军及镇南军承宣使。

(十一)刺史:

宋制州刺史不赴任者,以他官知判州府事。且以刺史职为武臣迁转之次序。武穆曾於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授不赴任之英州刺史。

(十二)统制:

建炎初年,高宗始置。乃战时武官职称,无定额,命以节制军马,统摄诸将,逐级区分为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副统制、同统制。武穆历任统制、副都统制、都统制。相当於现在之团、师、军长暨兵团司令官。又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乃临时兼领。相当於革命军北伐时集团军总司令或对日抗战时期战区司令长官。

官品绍兴、乾道、庆元。先后修定,间有官、勋已从罢省,而令仍不废,今具载焉。

诸太师,太传,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传,少保,王,为正一品。

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传、太保,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

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开国郡公,上柱国,为正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传、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为正三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开国侯,护军,为从三品。

诸通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国伯,上轻车都尉,为正四品。

诸太中大夫,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轻车都尉,为从四品。

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为正五品。

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开国男,骑都尉,为从五品。

诸朝议、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骁骑尉,为正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尚书诸司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飞骑尉,为从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尚书诸司员外郎,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太子侍读、侍讲,两赤县令,云骑尉,为正七品。

诸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閤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为从七品。

诸奉议、通直郎,七寺丞,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

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开封府诸曹参军事、军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县令,两赤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令,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为正八品。

诸宣教、宣议郎,御史台检法官、主簿,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閤门祗候,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太子诸率府副率,亲王府记室,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监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京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推官,为从八品。

诸州签判,节镇、上中下州录事参军,京府诸曹参军事、军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丞,两赤县主簿,尉,为从八品。

诸府诸曹,节镇、上州诸司参军事,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三省枢密院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为从八品。

诸承事、承奉郎,理亲民资序者,从八品,承务郎准此。

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主簿、尉,三京赤县主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为正九品。诸承务郎,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迪功郎,中、下州诸司参军,诸州上中下县主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为从九品。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墓惨遭盗掘 一只千年白狐为什么甘愿为墓主守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不学无术,经常纠结一群地痞流氓,在自己的封地内打猎游玩,欺男霸女,毫无节制。刘去不但酷虐淫暴,残忍成性,而且嗜好盗墓,在他的封地内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这些古墓,无一例外全都被他挖掘过。我的朋友爰猛,跟我说过,他的伯父在广川王手下做中尉,经常劝谏刘去,但没有被采纳。后来因

  • 神秘怪兽中外都有提到,中国2000年前就有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若问哪部作品最能体现我国古代人的想象力?我相信许多人的答案正是那部光怪陆离的《山海经》。在这部作品中,有这样一种怪物出现:“长着马的身体和人类的面孔,皮肤上有老虎样式的花纹,背后生有鸟类的翅膀。”——英招,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是,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可以说,这种怪物英招在古代出现的可

  • 作为一个皇帝,竟放弃帝位出家,是懦弱不堪还是为爱纯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相信一说起清朝的出家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顺治皇帝。相传这位皇帝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嫔妃——董鄂氏。这位嫔妃在世时,顺治便极为宠爱她,年纪轻轻便将其封为皇贵妃。要知道皇贵妃在古代可是形同副后的存在,由此,自是可看出顺治帝与董鄂氏之间的感情。后来,顺治帝好几次都想将其封为皇后,但是由于皇后并不是一个嚣张

  • 最著名的五件考古珍宝 秦兵马俑只能排第四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随着上世纪时,西方考古引入中国时。在河南的安阳,考古学家发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不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中国夏、商、周三代,都是中国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但殷墟的发掘,给商代的历史,做了最好的证明。除了发掘出甲骨文、旧城的遗址,在安阳殷墟,考古学家还找到了著名的司母戊大鼎

  • 杨广的真实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荒淫无度,这是大多数人对杨广的评价。杨广哀嚎:好伤心。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建立繁华盛世的心急切了点。谥号是对一个皇帝一生功过的总结。《谥法》有曰: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炀”这么恶的谥号,历史上很少见。很不幸的是,杨广成了炀帝的代言人,史称:隋炀帝!杨广

  • 精心策划的瓦尔基里行动 为什么没有杀死希特勒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纳粹横行之时,有识之士不断策划并实施暗杀希特勒的计划。1944年7月20日,一个装有定时炸弹的皮包放在了希特勒东部战场总部“狼穴”的会议室中。12时42分,炸弹爆炸,希特勒仅受轻伤,侥幸逃脱。这起由施陶芬贝格集团策划的暗杀行动立即震惊世界,它虽没有成功,却标志着第三帝国已是穷途末路

  • 中国古代没有农民起义?什么是农民起义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近现代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是指居有定所、从事农业耕种的劳动者。但是笔者翻遍中国历史书,发现中国从来没有这种农民的起义和革命。下面逐项叙说几次主要的被历史书断定为农民起义的暴动和起义:1、陈胜(?~前208)、吴广(?~前208)。这两位河南人被历史学家称赞为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 道光临终留遗诏死后不入太庙?因大清有如此祖训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公元1850年农历正月十四,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清宫里却是一片阴郁,哀声四起,因为就在这一天,道光皇帝驾崩了。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道光皇帝竟然在弥留之际留下朱谕遗诏,要求自己死后灵位不进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死后都是要入太庙享受后世祭祀的,这是作为皇帝最起码的尊严与殊

  • 靖南王耿仲明与耿精忠的关系 耿仲明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靖南王耿仲明是三藩的的其中势力之一,他在早期的时候在明朝总兵的手下做事,但事后来总兵被杀死后,耿仲明就逃到孙元化的手下做事,在此后他便与孔有德两人一起做事,最后耿仲明和孔有德两人投降于清朝,在投归于清王朝后耿仲明和孔有德两人还是多次带兵出征,在战绩上面也是连连立下战功,在崇德年间,耿仲明被封为了怀顺

  • 汉代尺子出土,终于知道三国时期人物的身高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三国演义原文,描写关羽的。尺是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古人动不动就七尺男儿、八尺男儿什么的,按照现在3尺为一米,七尺就两米多,九尺都成巨兽了,显然不对头。所以古代一尺的长度肯定跟我们现在的不一样,那三国时期那些猛将们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