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小时候的故事,经历的艰难困苦——从而促使他以后成就皇帝梦

朱元璋小时候的故事,经历的艰难困苦——从而促使他以后成就皇帝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73 更新时间:2024/1/18 8:32:46

在家乡,只剩朱元璋一人,年方十七岁,尚未成年,无计谋生,只得去当和尚。因朱元璋出生时体弱,朱五四曾祈福于佛寺,许将他舍予佛寺出家,一方面减了张吃饭的嘴,另一方面也希望神佛保佑,这孩子能平安长成。当时母亲陈氏舍不得,极力反对,于是朱五四便只将他在佛寺寄名。不想十七年后,成为孤儿的朱元璋仍然做了和尚。

孤庄村西南山坡上的皇觉寺,就是当年朱五四为朱元璋寄名之处。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际,便进皇觉寺拜在长老高彬法师座下为徒。高彬收下朱元璋,让他做了小行童。行童即寺院中的粗使童仆,每日打扫佛堂、上香点烛、鸣钟击鼓、侍候长老的起居并承担各种杂役。皇觉寺是个大佛寺,寺中佛堂僧众极多,因此朱元璋的活计也就相当繁重。法师高彬是个有家室,脚踏僧俗两界之人,所以留下朱元璋,就是为了有一个役使之人,经支使他做这做那。众师兄也欺他新来乍到,指派他干各种粗活。朱元璋每天扫过佛堂,侍候过高彬,还要侍候众师兄,师父师兄们也并未认真教他什么佛经,只不过把他看作奴仆罢了。有几次朱元璋因日里操劳,睡过了头,误了撞钟上香,还被罚至佛前长跪。为了有个安身之地,混口饭吃,他也只得忍气吞声,不作怨言。

对于有超常才智情怀的人,经过一番刻苦磨炼,更会奋发有为。朱元璋自幼贫苦,遭遇家破人亡的惨祸,寄身寺院,又受尽欺凌,若是意志薄弱,早已变成一个愚昧的老实和尚。可他仍保持着乐观上的精神,足见意志之坚强和心理承受能力之大。日后他平定天下的过程也是颇多波折,并非一帆风顺,可他坚持战斗近二十年,终于在四十一岁时做了皇帝,这种坚强的意志,无疑是他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力量之源。

不久又出现了更为难堪的情况。由于连年来旱情不减,日益严重,主要靠出租土地收取地租和接受布施的皇觉寺,最终储备告罄——佃农逃荒相继,寺中经济来源减少,坐吃山空,已无力担负僧众的生活。寺中主持德祝法师无法可想,只得以“岁歉不足给众食”为由遣散僧众,让他们去各自谋生。朱元璋亦在被遣之列,无家可归,只得带了木鱼瓦钵,袈裟芒鞋,浪迹江湖随缘募化去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更是一种新的体验,为了活命,他先向南走到庐州,再往西走到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往东折向陈州,经鹿邑、亳州,南下颖州,一路乞讨,转了一大圈子。

此次游方募化,他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白天里走村串户化几钱、一钵饭,夜里投宿古寺或农家歇脚。遇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便以野果充饥,找山洞歇脚。深秋中的一天,朱元璋已两日无食,路过一个叫剩柴村的地方时,腹中饥饿难忍,四处只见荒村断壁,找不到人家化缘。来至一个废园,见园东北角有棵柿树,居然尚存几枚霜柿,朱元璋摘而食之,由于爬树,他喘息良久,怅然慢行而去。及至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南渡长江,攻取金陵时又路过剩柴村,却见废园依旧,柿树仍在,便脱下红袍披在树上,指树道:“封尔为凌霸侯。

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朱元璋曾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作为,日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穷崖崖息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木止,心滚滚乎沸扬。”以凄凉语调记录这段萍踪浪迹、尴尬无奈的生活,他的心情自然不会静如止水,“沸扬”二字足可说明一切。

几年流浪,朱元璋受尽白眼,阅尽炎凉世态,但同时也掌握了适应各种环境,以应付大千世界,在逆境中求生存的能力。譬如他游历中经常脱掉袈裟,为人干些粗活,挣些衣食,同时又广交江湖朋友,得到了丰富的处世经验,自然也沾染上一些江湖习气。

从至正四年到至正七年的三年时光中,一个名叫朱重八的小和尚在乞讨中成长为一名二十岁的青年,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河南南部和安徽西部。经此游历,熟悉了这些地方的人情地理,见识了这些地方的山川,开阔了心胸和视野。在流浪期间,他始终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和贫苦的农民广泛接触,更加深刻地了解民生疾苦。尤为重要的是,朱元璋从这些农民口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当时盛行于江淮各地的白莲教教义和反元思潮的熏陶。几年来的流浪生活,同时也铸就了朱元璋坚强果决而又猜忌残忍的性格,健全了他的体魄。至正八年,朱元璋返回皇觉寺,此时他身心成熟、机智圆融,年二十一岁。

标签:

更多文章

  • 同治到底是慈禧与荣禄偷情而生还是与恭亲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咸丰帝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武则天”式的人物,她虽然没有称帝,但把持朝政近四十年,操纵了三代皇帝,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在私生活上,奢侈淫乱,还效仿武则天,做出许多不为人齿的淫秽之事。如果说慈禧太后以前与恭亲王的恋情还只是偷偷摸摸的话,那么在她政权稳固之后,更

  • 谁的陵墓这么牛?朱元璋修帝陵都要为他绕道走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朱元璋是个穷孩子,标准的赤贫出身。可坊间里经常有传言,说朱元璋能当皇帝,都是因为他爹妈埋得好,当年埋在了龙脉上。朱元璋也挺相信这件事,毕竟这跟大明公司能开多久有关。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没少往老家凤阳砸钱。给自己爹妈修的陵墓,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也就是安徽凤阳的明皇陵。但他就是不敢迁到爹妈的骸骨,而

  • 朱元璋为什么将岳父满门抄斩?手握“免死铁券”仍然无用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朱元璋为何将岳父满门抄斩?及时手握“免死铁券”仍然无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他之前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不过幸运的是,经过农民起义朱元璋顺利成为了一国之君!明朝洪武十七年,南京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临川侯胡美突然被打入监狱,后被赐死,其家人也未能幸免,“子婿刑死,美赐自尽”。更让人奇

  • 乾隆皇帝的老婆那拉皇后,死后却只花了200两银子办丧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说起清朝的乾隆皇帝,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了,当时的清朝经过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励精图治,到乾隆皇帝继位时,已经是极为富强;加上乾隆皇帝刚继位时,那还是比较英明勤勉的,故而国力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而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也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这么说来,乾隆皇帝和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是

  • 诸葛亮北伐究竟是如何的,三国演义与正史的记载到底有何异同?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第一次北伐(对应演义中一出祁山)三国演义中赵云作为北伐先锋,“力斩五将”,和年轻的姜维打成平手,为我们展现了老当益壮的虎将形象。然而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一事件的,因为当时赵云的部队和诸葛亮并不在一起,历史上赵云此时和魏国大将军曹真对峙在东边的箕谷,也就不可能作为北伐军先锋出战了。至于街亭之战,历史上是有

  • 西安乱坟岗发现西汉大量金饼到底是谁埋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1999年11月2日,在西安未央区谭家乡北十里铺村新华砖厂,司机赵浩学用推土机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扁圆形的金属疙瘩。去掉外边黄土之后,发现那是黄灿灿的金饼!经过事后清点,发现的金饼总数量在219枚。专家鉴定之后,发现这些金饼属于汉代的黄金币,每枚的重要约为汉代一斤左右,这219枚金饼的总价值折合人民

  • 揭秘失传千年的秦王照骨镜 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在浙江一带有一个渔夫在河中深水里撒网捕鱼,收网的时候渔夫觉得渔网非常沉重,好像是捕到了一条大鱼。渔人大喜过望,和老婆一起用力的慢慢收渔网,唯恐惊动了大鱼,被鱼儿逃脱。然而等渔夫收网之后发,现渔网里面根本不是大鱼,而是一面一尺方圆的铜镜。那铜镜背面雕刻着曼妙灵动的缠

  • 易中天说明朝皇帝是最差的皇帝,究竟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百家讲坛大家一定都看过,易中天教授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他为什么会说明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呢?其实易教授这么说也不无道理,明朝个别皇帝有点个性,也有昏庸不作为只贪图享乐的,只不过用最差劲这个词来形容有点过了,可能是易老师讲到精彩时,随口带出的词语吧。其实回头看看,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第

  • 为什么说明朝的皇帝是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奇葩之处,干过和尚和乞丐。历代皇帝,既做过和尚,又当过乞丐的,怕只有朱元璋一人了!朱元璋小名叫朱重八,重八意思就是两个八,二八一十六,明朝历经十六个皇帝就灭亡了,岂不是天意。早知如此,朱元璋应该改名叫“朱无穷”。明惠帝朱允炆。奇葩之处,莫名失踪。朱允炆小时候孔孟之道学的太多了,性格变得

  • 乾隆墓被盗丢失珍宝无数 最可惜的竟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自古以来,人们对古董的喜爱从未停息。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盛世存古董,乱世存黄金。而这天底下最有能力将世间珍宝汇集一地的莫过于帝王。这其中乾隆皇帝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古董爱好者。他不仅喜欢收藏古董,还为我们后世“制造”出许多值得收藏的物件。乾隆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他收藏的奇珍异宝,比清朝前面五位皇帝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