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广州起义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广州起义简介

广州起义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广州起义简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32 更新时间:2023/12/16 0:38:43

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

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亦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9月中旬,国民党武汉政府所属张发奎第2方面军第4军,乘国民党南京政府所属第8路军在广东省东江地区进攻南昌起义军之际,从南昌进至广州,同国民党新军阀中的桂系军阀李济琛争夺广东地盘。张发奎初到广州时,为稳定其统治,曾一度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采取一些欺骗政策,企图获得广州工人阶级和市民的支持。中共广东省委适时地识破和揭露了张发奎的欺骗政策,并利用张、李之间的矛盾,积极恢复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工会、农会并进行各种斗争,全省工农运动日趋活跃。在广州市,有组织的工人纷纷驱逐国民党派到工会的改组委员,选举自己的工会委员,并为争取真正的民主权利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进行斗争。10月14日海员举行的罢工,得到各业工人的援助,2万多工人举着镰刀斧头红旗,向反动政府示威,显示了广州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力量。在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农民运动,也有所恢复与发展。为配合南昌起义军的行动,广东东江等地区农民,在9月发动了秋收抗租暴动。7~17日,中共海陆丰县委领导海丰、陆丰两县农民赤卫军和农民群众举行起义,一度占领该两县城。10月30日,工农革命军第2师(由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编成)和海丰、陆丰农民赤卫军及农民群众,再次举行起义,占领了两县全境,并建立了两县的苏维埃政府。

属于粤系的军阀张发奎,在广州站稳脚跟后,于11月17日用武力驱逐了桂系军阀李济琛驻广州的机关、部队,接着向西江、北江扩展,夺取了广东政权。李济琛为了夺回在广东失去的地盘,迅速调动兵力,进行反扑。李济琛所属之黄绍竑部集结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准备从西面进攻广州;陈铭枢部则由东江地区向广州推进。张发奎亦急忙将其第4军主力调往广州以西之肇庆地区,一部调往广州以东之石龙地区。李福林第5军则分别驻守在韶关、江门等地。此时,粤桂军阀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这样,张发奎在广州市内的部队,仅有第4军军部、教导团、警卫团、新编成的第2师第3团、担负训练任务的炮兵团和一些警察武装。另外,第5军军部和少数部队驻守在珠江南岸。这些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则为共产党所掌握。仅就广州市区的力量对比来看,确实是举行武装起义的有利时机。但是,粤桂军阀之间的战争,尚未大规模爆发,张发奎的部队仍驻守在广州外围,这无疑将对起义构成严重的威胁。

准备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省东江地区,准备再行北伐。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批判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向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讨论了广东全省的暴动计划,准备在广州市和广东省各地发动工人、农民举行暴动,配合南昌起义军夺取广东政权,并决定成立广州、西江和北江暴动委员会。随后,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各地区党组织即展开了紧张的工作。10月初,南昌起义军在潮安(今潮州)、汕头地区遭受严重损失,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部分修改了短期内夺取全省政权的计划,改为在广州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斗争;在其他地区则继续发展暴动。11月17日粤桂军阀发生武装冲突,中共中央认为两广军阀争夺广东地盘的冲突,实际上是工农群众革命潮流的高涨,当即通过《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要求广东省委“坚决地扩大工农群众在城市、在乡村的暴动,煽动士兵在战争中哗变和反抗,并急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统治”。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省委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除要求各地利用粤桂军阀之间的战争,发动农民拒交冬租,举行暴动之外,特别关注组织和领导广州市的暴动。11月26日,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秘密召开了有部分省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具体研究了广州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张发奎在广州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雍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起义。会后,张太雷等人到教导团和警卫团中进行起义的动员与组织工作,并着手组织与训练工人赤卫队,将工人赤卫队编成7个联队和两个敢死队,周文雍为总指挥。同时发动与组织郊区的农民参加起义。第4军教导团系由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分校改编的,叶剑英曾兼任团长。为保护和发展这支为共产党所掌握的部队,叶剑英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团共1000余人,装备较好,战斗力也较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起义的政纲、宣言、告民众书等文件,以及成立苏维埃政府的人事安排等问题;研究了起义力量的部署和军事行动。会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随后又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制度是如何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

  • 铁浮屠那么厉害 岳飞是想到什么办法克制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铁浮屠是金国人发明的特种部队,他们之所以能靠几万人的军队,征服数百万北宋大军,靠的就是这支铁浮屠部队。还有同样骁勇善战的契丹族,同样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怎么最后败给了金国女真族了呢?原因就是金国发明的这个铁浮屠太厉害了,他基本上就是刀枪不入的。无论是谁,遇到到这样的部队,你只能乖乖地等死。说了这么多

  • 汉代官制是如何的?汉代官制品级详解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

  • 唐朝官员俸禄怎么给?分别是给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的俸禄来源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禄米《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递至从九品为30石,都是每年供给一次,外官无禄。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

  • 为什么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李自成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并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但是走到半路上听说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的悲惨境遇,大怒,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便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写信“请兵”光复大明,但是多尔衮一路慢慢吞吞的

  • 为什么故宫的三大殿没有树?答案出人意料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故宫里树非常的少,尤其是宏伟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居然没栽一棵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宫的结构故宫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上早朝、举行盛典什么的。而内廷是皇帝和他妃子们生活的地方,就是皇帝的后花园。外朝的核心建筑便

  • 三国时期马超临终前的一句话竟然使蜀国后期走向败亡?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马援死后一百多年的三国时代,他的后人中,又出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大将,此人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官封骠骑将军、威候。马超出身将门世家,父亲马腾是西凉军阀,手下有一支实力强悍、剽悍善战的西凉军。马腾被征召入京后,马超成为西凉军的掌门人。在曹操统一中原的战争中,桀骜不驯的马超与曹操发生激烈冲突。最初的

  • 同样是河北四庭柱,为什么赵云能秒杀高览,却杀不了张郃?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名将,他们之中,有的骁勇善战,有的谋略过人,有的以狠辣著称。但是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却只有赵云一人。当然了,真实历史上的赵云虽勇,但他获此殊荣,主要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毕竟在演义中,他智勇双全,且威名赫赫,经常一枪将其他名将秒杀,战绩比第一猛将吕布,还要耀

  • 三国时期 为什么外族不敢中原土地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称势,其他小国都难以望其项背。在乱世之中,三个大国始终矗立其上,经历多年混战,世间纷乱。奇怪的是,在三国鼎立之时,三国时期始终没有外族大面积入侵。北方的匈奴分为了几个部分,其地盘大多都在以曹操为首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严格管控之下,并且,曹操对匈奴采取了分别治理的方略

  • 长平之战,整个战国时代最为惨重的一战,为什么会导致如此惨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公元前的260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战争,我们称之为较长平之战,是整个战国时代杀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大家都知道,次战争是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的。秦赵两国之间的争霸之战,最后是赵国被秦国的将军白起。赵国的军队被白起活埋了四十五万人,惨痛的结局告终。么一次战争是三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也是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