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说得是很多家族的荣耀无法一直存续,几代人之后就会走向没落。虽然打破这一魔咒的家族也很多,但相比武周石泉县贞公、鸾台侍郎、同平章事王方庆的家族来说,悦史君认为都是小儿科了。王方庆的远祖是东晋始兴郡文献公、丞相、太傅王导,到他的时候已经是第12代人,历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等8个王朝,而王方庆的人生更是一个传奇。显赫的身世王方庆本名王綝[chēn],因为他的字“方庆”很有名,“以字行于世”,所以后世都不称他的本名王綝,而是直接叫他王方庆。悦史君觉得,相比“綝”字的“止”或“良善”之意,“方庆”确实要响亮得多,以下行文也遵从史实,统一为王方庆。王方庆生于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不过他的身世却要显赫得多,祖先是东晋始兴郡文献公、丞相、太傅王导,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也就是著名的琅琊王氏成员。王方庆的先人东晋始兴郡文献公、丞相、太傅王导,东晋领军将军、中书令王洽,东晋东亭献穆侯、征虏将军、尚书左仆射王珣,南朝宋豫宁县文侯、太子詹事、侍中王昙首,南朝宋豫宁县愍侯、吏部尚书、侍中王僧绰,南朝齐南昌县文宪公、中书监、太子少傅王俭,南朝梁南昌县安侯、度支尚书、射声校尉王骞,南朝梁南昌县章侯、左民尚书王规等8代人,都是江左冠族,居于琅邪、丹阳等地。到了南朝梁南昌县章侯、左民尚书王规的儿子南昌县侯、吏部尚书、左仆射王褒时,因江陵城被西魏军攻破,王褒随梁元帝萧绎被北徙入关,开始搬到雍州咸阳居住,历任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取代西魏后,王褒又成为北周石泉县子、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少保、小司空。北周石泉县子、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少保、小司空王褒死后,他的儿子王鼒[zī]继承了石泉县子的爵位,王鼒就是王方庆的祖父。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丞相杨坚逼迫外甥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建立隋朝,王鼒在隋朝做到了卫尉丞。波折复平静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时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的唐国公李渊起兵反隋,很快攻入长安,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隋恭帝杨侑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自身只是一个傀儡。隋朝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被迫禅位于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李渊,李渊即皇帝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王方庆的父亲王弘直是唐高祖李渊第七子、汉王李元昌的幕僚,汉王李元昌很喜欢外出游玩打猎,王弘直就给他上了一纸谏言,其中有说道:“夫宗子维城之托者,所以固邦家之业也。大王功无任城战克之效,行无河间乐善之誉,爵高五等,邑富千室,当思答极施之洪慈,保无疆之永祚。其为计者,在乎修德,冠屦《诗》《礼》,畋猎史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迹,覆前戒后,居安虑危。奈何列骑齐驱,交横垄亩,野有游客,巷无居人。贻众庶之忧,逞一情之乐,从禽不息,实用寒心。”汉王李元昌看了王弘直的谏言后,稍微收敛了一些,但对王弘直却越来越疏远、排斥了。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汉王李元昌因参与皇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唐太宗李世民赐自尽。王弘直因早就脱离汉王李元昌的圈子,没有受到牵连。后来,王弘直又成为唐高祖李渊第六子、荆王李元景的幕僚,直到唐高宗李治的龙朔年间去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王方庆的起点也比较高,16岁的时候就到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府上担任参军。王方庆跟随越王府记室任希古研习《史记》、《汉书》,任希古改任弘文馆学士、太子舍人后,王方庆也跟着他一起学习,直至完全理解掌握了才结束。武则天南调唐高宗李治的永淳年间,王方庆被任命为太仆少卿。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贞观殿去世,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随后,皇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皇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武则天开始临朝听政,宰相裴炎受遗诏辅政。唐朝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在位才55天的唐中宗李显因过度重用皇后韦后家族,被皇太后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唐中宗李显的弟弟豫王、雍州牧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改年号为文明。唐睿宗李旦被软禁在皇宫里,不得预闻政事,成为傀儡皇帝,皇太后武则天临朝听政,掌握一切权力。不久,太仆少卿王方庆被任命为广州都督。广州地处南海边缘,每年都有很多胡商乘船满载大量的奇珍异宝,与唐朝的商人进行交易。前任广州都督路元睿经常强行索要胡商的货物,胡商首领非常愤怒,就把路元睿袭杀了。广州都督王方庆到任后,胡商们对他还是心存疑虑,很多人也王方庆的安全表示担心。王方庆没有任何顾虑,他对胡商秋毫不犯,很快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贸易变得更加繁荣。消息传回朝廷,武则天对王方庆非常满意。悦史君点评:王方庆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子弟,但他没有一点纨绔之风,而是踏踏实实地研究学问,兢兢业业地为官办事,赢得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和皇太后武则天等四帝一后的信任。广州都督虽然只是边陲守吏,但由于地处沿海及远离中原,情况比较复杂,王方庆还有更多地考验。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到底是怎样的人躲开了唐太宗立嫡非议,而获得武则天提拔?
更多文章
大唐第一女刺客聂隐娘竟是日本忍者的原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唐
唐代传奇小说《聂隐娘》被奉为中国第一篇真正的武侠小说,而聂隐娘作为其中当之无愧的女一号,也被后人视为大唐第一女刺客,这个人物当然纯属虚构,但是聂隐娘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真实的唐代历史。小说原作中最早发现聂隐娘异能的是魏博节度使,“以金帛署为左右吏”,到了元和年间,魏博节度使派遣聂隐娘去刺杀陈许节度使
诸葛亮“以茶治边”,一段“桃色丑闻”引发整个茶寨被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桃色
雍正年间,来自石屏的刘汉成跟随着同乡人的脚步南迁来到易武茶山,看着云遮雾罩的山野间自然生长的野茶树,他相信闯出一番大好事业的“天时和地利”已经具备。他不仅仅满足于像他的许多同乡一样开辟万亩茶园,他还引进了全新的制茶工艺,让原本“粗制”的茶叶制成了“真正的”普洱茶,也就是至今都为大家所熟悉的“元宝茶”
北大高材生被退学,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是造谣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因为
北京大学的春假,是四月一号到七号,于是收拾行囊预备春游者有之,向图书馆借来大量典籍打算好好用功者有之,住家近的,不妨回家探亲,甚或利用数日假期,返乡完婚的,也很有几个。但有一位离开沙滩红楼的同学,不会再回来了。春假前最后一期《北京大学日刊》上刊出“本校布告”称:“学生张厚载屡次通信于京沪各报,传播无
梃击案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关于梃击案背景,到底是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
梃击案背景梃击案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关于梃击案背景,到底是什么呢?当时,正值沿袭嫡长子做太子这一制度的明朝,而如果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就要由年龄最大的皇子做太子,当时神宗皇帝的王皇后正好没有儿子,于是大臣们就主张让年龄最长的朱常洛做太子,但是却引来了宠妃郑贵妃的不满。但是因为当时王皇后和朝臣包括东林党
大唐史上有一个公主,为何刚刚成婚,便被其丈夫砍头?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唐
和亲是历史上处理与外族关系,最常见的一种政治手段,古有著名的王昭君出塞,一直为后人传颂,唐朝有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部,也成了为后世歌颂的一段佳缘,但是,这都只是史学家在说好,站在国家的利益上说这是佳缘。和亲的公主本人,到底是不是愿意呢?过得真的好吗?没有人在乎这个。有一个公主,其和亲命运是看得见的“不
拿破仑和希特勒哪个更厉害?他们之间又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希特勒
拿破仑是哪个国家的拿破仑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发动了无数次的战争,而且最终都是胜多败少的结果,这些成绩就是许多人无法超越的了。而且他还创建了法兰西帝国,并且多次发展对外的扩张战争,将自己的帝国变成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军事奇迹。虽然在滑铁卢失败了,可是他身上的魄力和英雄气概,始终让人们心生敬
孙悟空是个猴,猪八戒是个猪,那么沙僧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是个
每次一到放假的时间,电视上就会自动播放起老版的《西游记》,它是我们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本来没打算看《西游记》,但是每次换台的时候跳到了那个台上,还是会忍不住看几眼。可能大家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部作品里面,孙悟空的本身是猴子,猪八戒的本身是猪,那么沙僧的本身是什么?好了,具体情况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水浒传》你知道有哪些人武功不高也不善战,却最终成为了梁山好汉?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水浒传
有一技傍身,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混口饭吃,这是个放之四海皆准之的真理。《水浒》里的108将中除了武功高强、能征善战的头目将领外,也不乏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凭着一技之长而名列“七十二地煞”,而且还多能善终。文案们的出路《水浒》里的专业技术人才中排名最靠前的当属“圣手书生”萧让。萧让是负责文案材料写
“跳槽”一词原本为青楼女子的行业术语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青楼
一、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女人伺候过六位帝王她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她从十三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这真是传说中六位帝皇玩……二、“跳槽”一词原本为青楼女子的行业术语跳槽在现代指的是换工作,但是在古代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古代,这个词是用
8年抗战中,中国哪座城市被毁得最惨?南京重庆都比不上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不上
8年抗战中,中国哪座城市被毁得最惨?可能除了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外,没有比长沙受灾更严重的城市了。南京是首都,重庆是陪都,都是日军重点进攻之地,而长达6年的4次长沙会战,让长沙这座受尽磨难,其中发生在1938年的大火,让这座历史名城变为焦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逾3万人遇难,这就是当时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