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王允巧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他自己的结局怎样呢?

王允巧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他自己的结局怎样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13 22:13:26

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根据《后汉书》记载,他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但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的反扑,和他的家族一起被处死了。

根据后汉书记载,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他反对董卓的暴政,和董卓义子吕布结为密友,利用吕布和董卓的矛盾,于初平三年,在吕布的帮助下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王允侄子王凌被曹操赏识,在魏国官至太尉,但是在讨伐司马懿时兵败被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

生平

东汉末年,奸臣董卓弄权误国,祸国殃民,其行径激起了满朝文武和普通百姓的极度愤慨,人人欲诛之而后快。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3年)四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声中,董卓终于被朝廷诛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担任铲除董卓这一历史重任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便是东汉献帝时期的司徒王允。

望族世家 初露锋芒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东汉社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泛阅经传。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土都对他刮目相看。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他崇慕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到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由于出生上层士族世家,平日除了习文练武之外,王允也经常跟随父辈们出入官场,结交许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愿意与下层人民接触,因为这样更能接近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经验。一时之间,少年王允不仅在同辈中间脱颖而出,而且在整个山西也已经小有名气。

一次,同郡名士郭林宗因事拜访王允的父亲,正好逢上父亲有事外出,王允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讲究礼节,大方自然。随后,又与客人读文论武,商讨切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在与王允短暂的接触过程中,郭林宗见他举止有度,谈吐非凡,不禁深深啧叹,对他如此年纪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学识和涵养而大感吃惊,当场拱手称赞王允说:“王相公可谓是一日千里,旷世奇才啊!今后一定能成为天子的肱股、国家的栋梁!”之后,郭林宗还主动与王允交好,结为朋友。从此,并州士人便习惯称王允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

19岁那年,王允被推举为郡吏。任职不久,便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王允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对手下衙吏们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格杀勿论!”随即下令逮捕赵津,并立即将他解押东市,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他们深恶痛绝的祸害已除,个个拍手叫好,他们还纷纷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谢慰问王允,称赞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经受世事的考验,并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秉公为官的信心。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导致中央和地方买官鬻爵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地方官僚权钱交易极为普遍。与王允同郡的同乡中有一个名叫路佛的游混无赖,从小娇生惯养,既无学识,也无德行,他仗着家里有钱,向太守王球行贿,要王球给他个官当。财迷心窍的王球是个见钱眼开的昏官,收下路佛的赂贿后,便给了他一个补吏的职位。王允对这种肮脏交易十分忿恨,当众揭露路佛的丑行,并与王球变颜争辩,指责他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王球恼羞成怒,利,用手中权力,立即将王允捉拿起来,投入牢中,准备随时杀掉。刺史邓盛很早就听说过王允的事迹,很是钦佩他的才识和性格。当他得知王球要杀掉王允的消息后,立即亲自骑上快马,前往太守衙门,保释王允,并且请他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王允很感激邓盛的救命之恩,同时也为邓盛的正义行为所感动,于是一心一意为邓盛效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邓盛深感满意。在邓盛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大,为他日后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础。

标签: 汉朝王允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诞生后,西域传入到了中原哪些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骞,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初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也正是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们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屡次进攻骚扰中原的汉王朝,双方断断续续战争不断,如何彻底消除北方的威胁,一直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道难题。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他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人口中得知,在西域

  • 古代的驿站有什么作用?镖局又是什么性质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镖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镖局,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经常有新闻说快递和外卖小哥送错货啊送的太迟导致什么什么的。有的人认为拿了这份钱就该将这事办好,也有人说就这么几个钱得风里来雨里去,就因为迟到几分钟就对他们进行辱骂。其实快递这碗饭,从来就不是好吃的。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往深了说,花钱就是大爷,这搁

  • “三武一宗灭佛”,揭秘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北魏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唐武宗李炎灭佛、后周世宗柴荣禁佛。因为前三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因此,这三位的灭佛活动又称为“三武灭佛”,而周世宗柴荣

  • 清朝为什么会闭关锁国 清朝的覆灭不是没有原因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对清朝闭关锁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争议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外族所建立的政权,他封建且自大的国策也是让后人诟病的原因,下面让我们看看,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清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的。清朝的闭关锁国其实并不是一家独有,早在元朝时期,朝廷

  • 东吴是怎么跟曹魏与蜀汉平分天下的?是靠周瑜还是鲁肃?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是怎么跟曹魏与蜀汉平分天下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所以能在一段时期内维持和平相处,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人的因素绝对是主导。曹魏阵营中,司马懿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正在慢慢地掌控着曹魏的政权;蜀汉方面,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继续着匡扶汉室的理想伟业。那

  • 西夏皇室内乱时,宋神宗伐夏行动为何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神宗,北宋

    宋神宗,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第一次伐西夏大败后,如果宋朝君臣静心思过,休养生息,还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但是,宋神宗急火攻心,第二年又发动了大规模攻夏战争,结果,永乐大败,宋朝再次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这次对夏战争的败事之人总共有三人,徐禧、种谔以及沈括(《梦溪笔谈》作者) 本来,

  • 历史上的白袍将军有多厉害 看看这三个人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薛仁贵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白袍将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必将伴随着杀戮。于是,就有了影视剧中呈现的战场上的场景。不知道大家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是猜测哪方会赢还是打仗两方将领的计谋谁更胜一筹?还是两者都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有些名将

  • 清朝妃子脖子上系一条白领是干什么用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清朝

    相信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都会发现,清朝后宫妃子衣服与其他朝代略有不同,那就是脖子上多了一条白领子,这条白领子有的妃子佩戴的也不一样,在尺寸和花纹上面都会有很多讲究。有的妃子戴着都是白色,有的又戴着是花纹,不禁看的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这条白领子有个专业的名词,叫“龙华”。龙华,它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也是一

  • 乾隆之子为何接连去世,背后真的只是因为疾病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跨越276年,历经三个世纪的风雨, 许多历史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在最近热播的几部电视连续剧里,有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细节,例如为何乾隆皇帝正宫两个嫡出的儿子都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呢?清朝乾隆年间的医学水平算是比较稳定的,乾隆能够活到八十

  • 晋国如果活到战国的话 秦国还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国,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晋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本来是非常好的,但是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两个国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都建立了自己的霸权之后就开始为了争夺天下的霸权而进入了长达百年的秦晋争霸时期。在秦晋争霸的大部分时间里面,秦国都是不如晋国的,甚至说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