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文同是谁?他有什么成就?

历史上文同是谁?他有什么成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94 更新时间:2024/1/10 16:00:31

历史上文同是谁?他有什么成就?他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文同的成就

一、绘画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

看到了文同墨竹画中所具有的特质。可以说文同这类作品的出现,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文同的墨竹作品给当时苏轼、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诸多画家以重要影响,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文同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所写竹叶,自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洋州有篔簹谷,多竹林,时往观察,因而画竹益精。与表弟苏轼诗词往来唱和,确立了四君子题材。其画竹,“深墨为面,淡墨为背”。其后画竹者多从其学,世有“湖州竹派”之称。

至元代画墨竹蔚为风尚,如李衎、赵孟頫等名家,皆湖州派之继承者,对后世影响极大。也喜作古木老槎,并写山水。

四川仁寿县黑龙潭石壁有一铺所谓的隐形碑,灰白色的石面光滑无迹,泼水后却呈现出一枝墨竹,当地人相传是文同作品。苏轼:《苏东坡集》卷三二《文与可画贺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署名吴镇的《文湖州竹派》一文,列举文同之后的墨竹画家二十五人,画派形成于文同的亲朋好友中,如文同的妻侄、子女、外孙以及表弟苏轼等。湖州竹派在宋以后的八百多年间,影响一直不衰,其中最著名的受惠者有元代高克恭、赵孟頫、李衎、柯九思、吴镇,明代王绂,清代郑燮等人。

文同传世作品极少,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图》为其真迹,画倒垂竹一枝,形象真实,笔法严谨。广东博物馆藏有《墨竹图》一轴,系此轴临本。《墨竹图》此墨竹画轴,无名款,但钤有文同二印:静闲画室。文同与可。画悬崖垂竹,主干曲生,至末端而微仰,寓屈伏中隐有劲拔之生意。

枝叶甚密,交相间错,向背伏仰各具姿态,画叶之墨色浓淡相依,正如米芾论文同画竹云:“以墨深为面,淡墨为背,自与可始也。”

墨竹于北宋仍属初兴之画艺,与当时尚工笔写实之花卉犹有时代性之相关,故未见“介”、“爪”式的撇叶,也未见竹节间的书法连笔。通幅画法在“画”、“写”之间,与元代及此后的文人写竹相异其趣。

二、诗文

文同在诗歌创作上很推崇梅臣,他的《织妇怨》描写织妇辛勤劳作,反被官吏刁难,与梅尧臣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同一机杼。

他的写景诗更有特色。如“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早晴至报恩山寺》);“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晚至村家》)等句;形象生动,宛如图画,充分表现了画家兼诗人善于取景、工于描绘的特点。

他在诗中还常常把自然景物比作前人名画,如“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长举》),为古代诗歌描写景物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法,这同当时画家乐于向前人诗中寻找画意具有同样的意义,表明了北宋前期诗与画这两门艺术已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比起前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来就更前进了一步。

所著《丹渊集》40卷,《拾遗》 2卷,为其曾孙编,附《年谱》1卷、《附录》2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

标签: 文同苏轼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活到楚汉之争时,他能战胜刘邦项羽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派大军东进,一步一步统一六国,建立了大秦王朝。秦始皇的功绩可谓是无人能比,但奈何虽然他完成了大一统,却没能找到很好的统治方法,从秦始皇末年开始,秦朝就开始出现混乱,焚书坑儒更是助长了人们对秦朝的仇恨。最终秦朝没能撑得过二世就灭亡了。假如秦始皇活到陈胜吴广起义时期,他能战胜

  • 陕西督粮道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 这个官职是做什么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陕西督粮道

    对陕西督粮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陕西督粮道是个什么官,为何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道咸宦海见闻录》是晚清一部重要的参考史料,作者张集馨将自己在宦海三十年中的所见所闻以年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如今我们在翻阅这部史料的时候,可以切实了解到晚清官场的种种潜规则。如果读过

  • 古代人是如何寄信的?信鸽并不靠谱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世界,信差

    随着现在移动设备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写信寄信这种方式也逐渐被淘汰了,不管是便捷程度还是时效性,网络通信都是远远超过寄信的。现在信更像是一种特别的含义,看起来是比较雅致和郑重的,可以说和原本的交换信息功能偏离了。不过这些在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的古代就不一样了,在古代信件可以最重要的联络方式了。那么古代究竟

  •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有一字之差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宰相,丞相

    还不了解:丞相和宰相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仅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一句古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而与宰相称呼相似的“丞相”却并未听过与之类似的说法。所以大家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宰相和丞相难道不是对于一

  • 吕布的女儿最终真的投靠了杀父仇人曹操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布

    没有哪个时期比三国时期出现的英雄美人多吧,同样也没有哪个时期比三国留下的疑团多,有历史有人物就会有故事,可是由于当时水平有限,所以不能完全记载下来,我们只能凭借文物和史书去将历史还原,由此我们还是会有很多的疑问,这些疑惑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日得到答案,或者永远得不到回答。三国的吕布武功很高,可是关于他的

  •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为什么变成坏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匡衡,汉朝

    《凿壁偷光》大家都听说过,主人公匡衡的故事非常励志,激励了很多人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可是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为什么变成坏人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理由。匡衡的家庭时代都是农民,所以较为贫穷,很多时候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证,所以他的读书基本就成为了不可能。但是他从小就十分好学,

  •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但是这四位女子却可以例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主,南北朝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还要讲究三从四德,但是有着四位奇女子和别人不一样,她们分别是谁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盘点一下,一起来看看吧!一、山阴公主 这第一位女子便是山阴公主刘楚玉,她是宋孝武帝的女儿,南北朝时期宋国的公主,身份尊贵,在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但她出名的原因不是

  • “六扇门”是个怎样的机构?有没有锦衣卫的权利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六扇门

    “六扇门”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对六扇门的了解都来自于一部一度很多的电视剧《六扇门》。剧中的六扇门不仅为百姓办事,并且是非常的高效的权利机构。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六扇门吗?到底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六扇门是明朝时期确实存在的机构,而且还是和老百姓最为贴近的

  • 薛居正为何能得到皇帝看重?他在史学方面有哪些贡献?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居正,北宋

    薛居正,字子平,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曾主持编撰《旧五代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居正是北宋初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同样他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史学家。他在后唐政权任过职,只不过是通过旁人的推荐才得以进入朝堂为官。他的人生经历也算颇为丰富,先后历经过后晋政权,后汉政

  • 历史上的很多改革家为何下场都很惨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商鞅

    历史上成功的改革家对于古代政权来讲,无疑是最重要的人才。他们无不拥有长远的眼光,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谋福后世,推动历史进程。然而,古代改革家的下场似乎都很凄凉,大部分改革家都潦草收场,甚至,死无全尸。吴起、李悝就是改革家不得善终的典型,他们都让自己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