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唐朝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建都这里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唐朝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建都这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81 更新时间:2023/12/10 15:43: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长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对长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作为十三朝古都,长安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沉淀了从周朝到唐朝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安凭借着它绝佳的地理优势,使得唐朝及之前朝代的帝王都将其作为建都的不二选择,但是为何五代十国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将首都建立于此了呢?难道是这里的龙气耗尽了吗?

长安

政治动荡,战火纷飞

在唐朝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长安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即便它经历了诸如安史之乱、吐蕃攻占、朱泚兵乱等大灾祸,但只要经过简单的修复,长安依旧可以“神力如开元”。事实上,长安的衰败要从一个叫做黄巢的人说起。

公元881年,黄巢带领着军队杀入长安城,自立为王,此后三年内,黄巢军队在城内四处杀戮,百姓民不聊生,但是这种毁坏程度与从前并无二致,主要的城市建筑基本都完好无损。直到公元883年,各路藩镇的唐军攻破了黄巢占领的长安城,一群人如猛虎野兽一般在城内肆意的烧杀抢掠,致使“宫室、居市、闾里,十焚六七”。

晚唐诗人韦庄用一首《秦妇吟》描写了长安城经历劫难后的画面: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苍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此后,长安内外接连兴起大大小小的政治动乱,长安城的立都根基已然不稳,到了唐昭宗时期,军阀朱温强迫皇帝迁都洛阳,并向长安全体军民宣布“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就这样,这座千古名城被毁于一旦,但与此同时,另外一座古城开封也正在悄悄的崛起。

但话说回来,政治动荡自古有之,为何唐朝末期的政治动荡对长安的影响格外严重呢?这是因为唐朝结束后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每一个政权在定都的时候都选择避开长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长安实在是没有宫殿了。在这样一个乱世,每一个政权都忙于战争,根本没有时间重新修建宫殿,就这样,长安的人口大多转移到了洛阳和开封,残破的长安长久没有人进行修缮,就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沦了下去。

黄巢起义

水土流失严重,漕运功能退化

除了政治的原因,长安王气消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环境的退化。以森林资源为例,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地区,本该是水土肥沃,森林密布,沃野千里,但由于此地常年被王朝作为都城,无论是建造宫殿还是居民生存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做支撑,以至于到了唐朝最鼎盛的开元盛世,整个长安城附近已经没有树木可伐。

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先秦时期,关中地区水源非常丰富,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环绕的盛景,但失去了森林的涵养,水资源急剧减少,不仅大河的流量缩小,连众多人工渠道都相继干涸了。

古代不比现在,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从前国家的运输大多要依靠河道漕运,水资源的退化让长安的漕运功能日渐衰退,富庶程度也大不如前,相对来说,开封和洛阳地区水资源要丰富的多,在运输方面也比长安更有优势。所以赵匡胤在考虑大宋都城的地址时基本是在开封和洛阳两座城市内做选择,长安基本没有被概括在内。

长安

国家矛盾出现变化

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够打败六国统一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他六国军队很难攻近函谷关。汉高祖刘邦本来是楚人,但他依然选择在秦朝的领地上建都,考虑的主要还是安全问题。

函谷关

但是,到了宋朝,国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敌人发生了变化。宋朝要防守的并非是国家周围的各个诸侯,而是北方的众多少数民族,比如契丹、党项、女真等。此时把都城定于函谷关包围的长安城中意义不大。当然定都开封也不是最安全的选择,但是开封丰富的物资可以给国家提供足够的战略支持。

其实,宋朝的南北战事也并没有很多,尤其是在澶渊之盟建立之后,南北出现了百年的和平局面,大宋似乎没有面临什么威胁。再后来,元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南北矛盾基本消弭,明清两代将都城建在了更加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北京,自然也就不会再考虑常年不用的长安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唐朝长安

更多文章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看看这个用生命验证的人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子午谷奇谋,魏延

    你真的了解子午谷奇谋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悉三国的人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定不陌生,这个军事谋划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诸葛亮和魏延的激烈争论,即便是历经数千年,后人依旧对它津津乐道,而其中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子午谷奇谋到底可行不可行。想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必须先对子午谷奇谋有一定的

  • 明朝之前的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吃茶是真的吃茶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喝茶

    对明朝喝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喝茶,都是买一包茶叶,然后放进杯子里,冲上开水,温了就喝。这种方式,简单爽快,非常大众化。但是古代人喝茶的方式,可完全不一样!原来明朝以前的喝茶方式,真是把茶叶,都吃进肚里去了!可不是简单的泡水就喝哦。1.“茶叶粥”

  • 刘光世为什么能成为中兴四将之一?他担得起这个称号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光世,南宋

    说到刘光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并列的将领,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中兴四将”等等,都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些大将,作战能力一定很强,为人也一定非常好,正直忠诚,否则不会被列入进来。但是却有一个人颠覆了这种认知,那就是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

  • 辽国为什么会重视燕云十六州?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燕云十六州,宋朝

    每当一提起燕云十六州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塞外民族争夺的关键屏障,燕云之地占据居庸关及卢龙塞天险,地势险要不说还易守难攻,一直都是中原王朝必须占据的地方,由于后晋高祖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燕云十六州问题就成为中原王朝与辽的一

  • 在东吴投降西晋之前 东吴到底还剩下多少军队和国力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东吴,西晋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实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全体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历史时期之一,魏蜀吴三国的风流人物,更是让不少人心生向往。但是最后这三个国家,却没有一个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直到公元280年,孙吴被西晋灭亡

  • 清兵有洋枪洋炮却打不过列强 清朝装备差距真的很大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装备

    还不知道:清朝装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号称没有一个昏君暴君,个个勤政,可是近代以来中国却不停地被列强羞辱,外战几乎没胜过。可能现在很多人受影视作品的影响,还认为清军只会大刀长矛,自然打不过列强军队。一提到西方军队就是船坚炮利,真的是装备的差距吗?事实上18世

  • 王莽建立的新朝有多硬气?曾向“万国”宣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新朝,王莽

    说到新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的秦汉晋隋唐宋元清,对外都或多或少有过妥协,于是“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的明朝,被很多人誉为史上最硬气的王朝。但较真的话,还有一个比明朝更硬气的王朝,尽管只存在15年,却向周边“万国”都宣过战。这就是新朝,一个备受古代

  • 汉朝与匈奴和亲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朝一共和了多少次亲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和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和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这是宋人王安石以汉代著名和亲远嫁者王昭君为素材而写作的怀古之作。粗浅看来,王安石对昭君出塞的认识与我们大多数人对此事的印象是一致的。但作为一位政治家,王安石其实比我

  • 古代妾的地位比奴才还要低 但做妾却有一个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妻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妻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古代的妻和妾,我们总是在古代的电视剧或者小说当中看到古代的男人有妻子也有妾,这是当时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了。在那个年代女性就成为了一种附属品,而男性的话呢,他们拥有越多妻子和妾就代表着他们身份地位越高 了,当然啦,也并不是所有古代男

  • 汴京之围宋朝为什么会被几万人围困?八十万禁军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汴京之围,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汴京之围宋朝为什么会被几万人围困?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看过《水浒传》的人都应该听过,里面有一个豹子头林冲,号称是宋朝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单单指的是禁军八十万,还不包括湘军以及边军,金国二次南下,根本不可能让这么多宋军全军覆没了吧,那汴京被围困的时候,这些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