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与孙权有没有关系?

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与孙权有没有关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88 更新时间:2024/1/23 18:13:14

周瑜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声望天下知晓,他提出来进取西川,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不料,当他走到巴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却生病去世了。有人认为,周瑜是死于一场阴谋,因为凭他的能力和声望,一旦脱离孙权自立,天下尤其是孙权是没有办法制约他的。那么,周瑜之死是来源于东吴的一场阴谋吗?

(周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否定的,有三点理由。

一是周瑜受过重伤

赤壁之战后,周瑜准备夺取江陵城,渡江到北岸屯驻,约定日期与曹仁大战。很不幸,在交战过程中,周瑜被乱箭射中右肋,伤势很重。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便率兵上阵。东吴士气受损,周瑜只能强打精神到军营巡行视察,激励提高官兵的士气,终于把曹仁逼退。周瑜受伤这件事情,应该是很严重,否则,周瑜不会强挨着起来巡营。这应该就是周瑜早逝的重要原因。古人寿命本来就不如现如今长,周瑜死时三十六岁,受这么重的伤,应该也能说得通。差不多的情况还有郭嘉,去世时三十八岁,还没有记载他受过很重的伤。同样的情况还有孙策,因为伤势过重(创甚),去世时二十六岁

二是这事如果存在,一定是瞒不住

三国时期的大将以及郡守刺史,都有自己的属官和亲兵,要想用阴谋弄死一个人,这事情肯定瞒不住。原因是,这不是在东吴宫中,周瑜是死于在外任内。周瑜作为将军,有自己的亲兵;作为南郡太守,还有自己的僚属,尤其是,这个南郡衙门,是从荆州刘表这儿继承过来的,如庞统就是原来的郡功曹。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到了东吴,等到丧事结束回到南郡,他又成了刘备的属下,如果东吴人因为压力不敢说出事情,庞统作为另一个阵营的人,是没有必要隐瞒真相的。再说了,南郡旧有班底,绝不是只有庞统一人。如果这事有那么一点风声,刘备是一定会问的,当年周瑜建议孙权扣留刘备于京,刘备就问过庞统。

三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如果真是阴谋,周瑜如果觉得事情不对头,他也会给家里人或者是身边的人暗示些什么,这样就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根据现有的资料,周瑜不是暴死,而是病情逐渐加重而死,因为他有时间上书给孙权交代后事,这就证明他知道自己是因病而死。《三国志•周瑜传》写的是“病卒”;《鲁肃传》写的也是周瑜“病困”期间给孙权推荐鲁肃。

再有,如果史家对此有疑问,因没有确凿的证据材料不能下结论,也就是不好直接说,他门也会用暗示的手法写出,如吕后杀韩信故事。《史记》在记载吕后杀死韩信后,刘邦的反应是:“且喜且怜之”,这就证明了刘邦事前并没有安排。如果刘邦事前作了安排,他的第一反应是“放下心来”,而不是高兴,所以是喜,因为这是意外之喜。还有那个“且怜之”,如果是刘邦早有安排,那他在心理上是早已经迈过了那道坎,还有什么可怜悯的!正因为刘邦事前没有安排,所以韩信之死才是个意外之喜,而同时不免为一代人杰竟死于一个妇人之手而惋惜。回到周瑜身上,明确的记载是病死,暗示性的语言一点儿也找不到,凭什么要认为周瑜是死于阴谋?

顺便解释一下孙权和刘备的谈话,《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有一段记载,刘备离开京准备回到荆州,孙权亲自送别,宴会后,张昭、鲁肃离开,只有刘备和孙权两个人单独说了几句话。当说到周瑜的时候,孙权感叹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是说周瑜的文韬武略,是当今天下顶尖精英,看他的志向十分远大,恐怕不会长久地做他人臣子。这当中有两个疑问”一是孙权和刘备,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吗?二是这是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是谁把这样的谈话内容透露出来的?难道就不是刘备假借孙权之口的挑拨离间吗?所以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有一句话:“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谮(音:zen)”是造谣中伤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句话难道就不是刘备自己编造出来中伤周瑜的吗?

所以说,史书不是推理小说,即便是推理小说,也必须有理可推,总不能每一件事情都是阴谋吧!

标签: 三国周瑜

更多文章

  • 如果朱标继承皇位,会对明朝的格局产生哪些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标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皇帝的位置,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把蒙古部落建立的元朝推翻驱赶到了漠北,终于重新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地位,在位时非常痛恨贪官,对于那些贪官朱元璋可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杀戮让大明王朝的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的国力迅速达到了恢复,然而明太祖去世了之后,继任国家的是

  • 关羽的地位如何?他的官职为什么不高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关羽

    在刘备的阵营中,诸葛亮是个重要的人,为刘备开创大业谋划了很多,因此在蜀汉地位很高。而关羽也是如此,不仅是因为他跟刘备的关系特殊,更重要的是他完全靠实力本事。那么,在蜀汉,是关羽的地位高还是诸葛亮高呢?很多人似乎认为当然是诸葛亮,当然也有人觉得是关羽,那么真实情况是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古代,官

  • 曹操的五子良将实力怎样?和关羽相比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曹操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这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 和珅一生有八九个老婆之多 最后她们为何都没有留下子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老婆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的老婆,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说起《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才华出众和机敏多变的纪晓岚,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想到纪晓岚的对手和珅以及他的为人油腔滑调和随机善变。对于这个和珅,我们还知道他有很多漂亮的老婆,但是却很少知道他的后代。所以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他

  • 秦魏两国之间有什么恩怨?又因何而起?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战国

    说到秦魏两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大秦帝国》系列影视作品中,秦国每每遭遇危机之时,老秦人总会唱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虽然这是为影视剧作创作的歌曲,并非

  • 李廷机想要辞职,为何写了一百多封辞职信,万历皇帝都没有回他?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历,明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万历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简直堪称历史上最懒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竟然有三十年的时间都没有上朝,尽管国家并没有因此破灭,不过这样的奇葩,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少见。而且,当时有一个官员李廷机,为官清廉,一步步做到了

  • 五代时期的那些国家,它们的国号有哪些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十国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五代十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以后,全国进入到了一段为期6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不过还好这次五代十国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不像晋朝十六国那样混乱。但是仔细看看五代十国的国号会非常有意思,基本上都是过去灭亡朝代的国号,难道这些国家的建立者都是当时皇室的后裔么?其

  • 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还能坐稳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杀功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有三位皇帝被“标签化”得最深,秦始皇、杨广、朱元璋。前面两位且不说,倒是朱元璋挺冤枉,尽管他的确杀了不少大臣,但这是残暴不残暴的问题吗?如果不那么做,明朝能否往下延续还难说。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可这两人已经形成

  • 清朝时期的后宫有哪些规矩?后宫是如何运作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后宫

    大家好,说起清朝的后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各朝各代皇帝的后宫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在唐宋期间,就出现了皇帝后宫干政的现象,所以到了清朝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各位后宫也只能争宠,也就不再干政了,但是争宠似乎也非常惨烈,大家最近看了这么多宫斗剧肯定也

  • 王莽头颅的骸骨为什么会被历代王朝收藏?这有什么寓意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西汉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网上有一个问题曾经很火:“历史上有没有人疑似穿越者?”下面很多答案都回答了同一个人——王莽,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王莽新政,这对于一个古人来说,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先见,如此传奇的一生,在后世也算得上是绝无仅有,因此历史学家们对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