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李渊最信任的人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唐宗室,而是裴寂?

为什么李渊最信任的人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唐宗室,而是裴寂?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23 更新时间:2023/12/13 21:56:31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裴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要说武德年间李渊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也不是李孝恭李神通等李唐宗室,而是李渊昔日的同事裴寂。相信很多人对裴寂这个人都比较熟悉,毕竟他就是那个让刘文静嫉恨的人。

裴寂虽然出自于河东裴氏,但是他的前半生实在是平平无奇,等到616年,年近五十的裴寂成了晋阳宫的副监,而他的领导、晋阳宫监正是比他大四岁的李渊,但是的李渊还是太原留守。两人之前就是好朋友,又有这段共事的日子,其亲密程度自然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裴寂深受李渊信任,也因此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中,裴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的话在李渊那里比较管用,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为了说服李渊起兵,李世民和刘文静找到了裴寂,让裴寂去说服李渊。

而裴寂说服李渊的方法和特别,他和李渊通宵宴饮,在酒酣之际让晋阳宫的两位宫女去服侍李渊。要知道晋阳宫是为隋炀帝杨广而建的,宫中的宫女都是属于杨广的,李渊一下子拥有了两个,这要是传到杨广耳朵里,项上人头可能就搬家了,所以李渊这算是被逼着踏出了起兵的第一步。

当然这段记载很可能只是李世民干涉修史的记载,但也足以说明裴寂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换做别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和李渊如此肆无忌惮的喝酒,也不会对李渊产生什么影响力。

李渊攻进长安后,将杨广之孙杨侑扶上了皇帝之位,但是这仅仅是暂时的,等到杨广被骁果军解决了之后,杨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这件事不可能李渊主动去逼杨侑退位,然后自己坐上去。

逼杨侑退位有很多种办法,很快,杨侑就决定“主动”让位于李渊,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开国之君,李渊不可能直接接受,而是要假意推辞,而裴寂就带头站出来劝李渊接下皇帝这个重担,为百姓谋福祉。

裴寂甚至对李渊说:“寂之茅土、大位,皆受之于唐,陛下不为唐帝,臣当去官耳。”如此盛情难却,李渊也只好答应了,然后就有了大唐王朝。

其实,要真正论起来,裴寂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但是他胜在得李渊信任,办事能让李渊高兴,所以他才能成为百官之首,即便好不容易请求上了一次战场还大败而归,但依旧很得李渊的宠信。那么,裴寂究竟有多受宠呢?《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

这待遇是屡屡立下大功的刘文静远远不可比的,也难怪刘文静会嫉恨裴寂,两人的起点差不多,也是旧友,而且明明刘文静做得更多,但是无论是官职还是受宠程度,刘文静都要低裴寂一等。

还有一件事能说明裴寂的受宠程度,麟州刺史韦云起上表说裴寂要谋反。谋反这样的大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敢轻视,都持着慎之又慎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渊看后心里不是没有起伏,即便他很信任裴寂,即便表中没有提到任何有力的证据,但万一呢?

所以李渊就让人去调查这件事,调查的结果就是没有发现裴寂有任何谋反的迹象。李渊就对裴寂说:“朕之有天下者,本公所推,今岂有贰心?皂白须分,所以推究耳。''

表明自己对裴寂是很信任的,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查,就是为了给裴寂洗脱罪名,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裴寂不可能谋反。

当然至于裴寂信不信这话,就不是李渊关心的了。再说,他是皇帝,查这个是应当的,本就不需要在事后给臣子什么像样的交代,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不想寒了裴寂的心,让两人之间产生隔阂。

而且李渊不仅这样对裴寂说了,还为裴寂做了不少,他让后宫的三位贵妃带上珍馔和宝器,兴师动众的到了裴寂的府第,在裴寂府第中摆宴,算是代李渊来抚慰裴寂,他们通宵达旦,第二次才回宫。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李渊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抚慰了裴寂,更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天下人,他对裴寂没有丝毫的猜忌,裴寂仍旧是他最信任的人,别有用心的人可以省省力气了。能做到这个份上,李渊这个皇帝也是真的对裴寂信任无比了。

这种信任不仅是因为两人过去的旧交情,也是因为李渊对裴寂的了解,他知道裴寂是一个能力一般、野心一般的人,所以不会相信这样的裴寂能够背叛他,同样的,正因为裴寂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才能让李渊坐到那个高位之后还能对一个人保有如此的信任。两人之间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标签: 唐朝裴寂

更多文章

  • 指鹿为马故事的真相是什么?胡亥到底是怎么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亥,秦朝

    你真的了解秦二世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题记(一)李斯赵高拥立秦二世秦王嬴政出巡死在路上,公子扶苏是不知道的,加了火印的

  • 子路性格较为独异,为何却是孔子门下的十哲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子路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子路(仲由)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

  • 三国时期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熟悉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隐居于隆中茅庐,然而却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并对天下走势做出了极准确的预判,在刘备求教时,诸葛亮给他绘出一幅三足鼎立、甚至一统天下的蓝图。而那个时候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究竟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要

  •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何会容忍卫国继续存在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在短短的十年间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相继被秦国所灭。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此时的秦国境内已经不可能出现其他的政权了,但是在历史的细节中却透露出一个被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当时还存在一个

  • 古代太监手里为什么要拿着拂尘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监,拂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监拿拂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封建社会是个非常神奇的社会,在当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例如太监,就是当时产生的,不过他们的出现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帝,只不过是身份比较特殊,吃的穿的和普通人也不一样。让我们最好奇的就是他们手中拿的东西,每个太监基本上都

  • 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为什么年仅24岁就去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常茂,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常茂的故事大家听过吗?1369年,常遇春因为卸甲风突然暴病而亡。对于这位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更是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朱元璋有万般不舍,不仅追封开平王,还赠谥忠武,配享太庙。而对于他的子嗣也是厚加抚恤。根据宋濂为常遇春撰写的神道碑序文记载,常遇春有三个儿子常茂、常升、常森,

  • 群臣皆畏惧齐威王,为何淳于髡却敢讽刺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淳于髡

    淳于髡,髡字读做kūn。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龙口市)人。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公元前349年,楚国侵齐,他奉命使赵,说服了赵王,得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闻风

  • 耶稣真的是神吗?历史上耶稣到底是人还是神?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耶稣,神

    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神话人物的传说,耶稣就是其中一个。关于耶稣是人还是神的争论,至今都没停止过。在历史上耶稣被称为神的儿子,是拯救世人的神!耶稣真的是神吗?耶稣是人还是神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耶稣是《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主,又称基督(希伯来语为弥赛亚),耶稣被称为神的儿

  • 曾国藩与原配妻子欧阳氏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在一起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清朝

    说到曾国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起曾国藩这个人物大家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不知道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相信很多人只是知道曾国藩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别的了解并不多,但其实曾国藩早年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编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件关于曾国藩的趣事。道光十四年

  • 孙权上位后,哥哥孙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曾经计划北上袭击许都,迎接汉献帝到江东,以此挟天子而令诸侯。不过遗憾的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