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邙山之战率领北齐军获胜,力挽狂澜的人是谁?是高长恭吗?

邙山之战率领北齐军获胜,力挽狂澜的人是谁?是高长恭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3/12/19 11:41:41

邙山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颜值即正义、长相就是战斗力,这一规律对男人同样适用,比如传闻帅到戴面具的兰陵王高长恭。公元564年的邙山之战让他扬名立万,甚至因此诞生了《兰陵王入阵曲》;但实际上,真正力挽狂澜、率领北齐军获胜的,是名将段韶

邙山之战的背景:北周20万大军围洛阳

南北朝期间,北齐、北周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双方几乎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大战;而中原要冲洛阳附近的邙山,时常成为他们的主战场;两边的开国者——宇文泰高欢,都曾几乎在此地丧命。北齐武成帝高湛在位期间,此地再次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

当时,北周在位的皇帝是宇文邕,但实际掌权者是宇文护,他们与北方新兴游牧政权突厥走得挺近。公元564年,双方合计从西、北两面对北齐进行夹击,突厥甚至派了十万大先行进入幽州掠夺一番,以试探北齐底细。

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同年8月,北齐将流落在晋阳的宇文护之母送回北周,以期缓解双方的关系。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宇文护一时间思想有些动摇,但突厥人可不跟他讲究这些。九月,突厥大军再次集结大军进入幽州,并派使者联络北周出兵。

担心惹恼盟友,宇文护不得已如约东征。十月,北周征集了20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北齐,主攻方向仍是中原重镇洛阳。

当时北齐在西线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周军顺利杀到洛阳城后开始围攻,北齐武成帝高湛则派出了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前去救援。

两人率军到达洛阳外围后,远远望见周军的庞大阵势后,直接怂了:“畏周兵之强,未敢进”;而城内已经被围攻了近30天,形势岌岌可危。洛阳若失,则整个华北平原就会暴露在周军眼皮之下,此时的高湛,想起了另一位名将——段韶。

段韶力挽狂澜,大出风头的却是高长恭

段韶时任并州刺史,正在北线抵御突厥人的入寇。为了解决洛阳的困境,高湛紧急将其召回晋阳商议对策。段韶认为,洛阳对北齐而言更加关键:

北虏侵边,事等疥癣。今西邻窥逼,乃腹心之病,请奉诏南行。

这与高湛的意见不谋而合。段韶随即动身,带着1000骑兵赶往洛阳。但高湛还是不踏实,几天后他也亲自前往。

段韶日夜兼程抵达前线,并立即率领高长恭、斛律光等将领登上邙山查看敌军情况。双方在太和谷不期而遇,正式拉开大战。

当时的局面是周军在下、齐军在上,前者仗着兵力优势,派遣大量步兵往山上强攻;段韶则率军且战且退、逐渐诱敌深入,待到对方体力消退、势头放缓时,齐军却突然发力、骑兵发动猛攻。北周军队无力应对,阵型迅速崩溃,大量将士甚至被赶到山涧中摔死。

北齐军队趁势往洛阳城外的北周军队猛攻,高长恭亲自率领500骑兵突入金墉城(洛阳城西北角的小城)下,为了让城内人辨认自己的身份,他摘下头盔:“免胄示之面,(城内)乃下弩手救之”。

最终,北周军队全线溃退,北齐大获全胜、度过了危机。随后高湛赶到洛阳后论功行赏,提拔段韶为太宰、斛律光为太尉、高长恭为尚书令。

由此可见,段韶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但实际上,在民间迅速成为红人的却是高长恭:

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陈曲》

但是,被军人们封为偶像,并不会带来好果子。齐后主高纬上台后,对高长恭的威望极为忌惮。公元573年,他派人将其毒杀。一带帅哥就此香消玉殒。

由此看来,不仅“自古红颜多薄命”,男人长得太帅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标签: 邙山之战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朱标为救老师跳河,老师却被朱元璋杀掉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标,明朝

    从根本上来讲,朱元璋并没有将所有侍卫全部杀掉,朱元璋杀掉的,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在太子朱标落水后第一时间救出朱标的侍卫。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件事是否属实尚且不论,暂且由笔者简单讲述一下这篇故事。宋濂年纪大了以后,便上书朱元璋告老还乡,此后,宋濂虽不任职,却仍旧与朝中

  • 古代打仗结束后都是尸横遍野的 这些尸体是怎么处理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打仗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打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引言:你说人的一生,辛劳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名誉,亦或者是荣华富贵吗?也许这些东西对于人的一生来说的确重要,有的人更是将其当作一生的追求,可是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又能带走和改变什么?现代人越活越透彻,有的人年

  • 商鞅变法中,有哪些不够人性化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变法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商鞅变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变法,从结果来看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变法。秦国正是因为启用了商鞅变法才走上强国之路,有了能够一统六国的资本,不然战国最后的赢家是谁恐怕还不好说。但后人评价商鞅变法还是有不少做出批驳的声音,这究竟是为什么

  • 古代帝王为什么都喜欢巡游?巡游的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秦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巡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始皇自公元前219年开始的十年里先后数次出游,最终甚至还丧命在旅途中;隋炀帝为了旅游还开辟了京杭大运河;乾隆爷更是有三下江南的美名;还有其他诸如明武宗和李凤姐的传说等等,为什么这些帝王都喜欢巡游呢?他们的目的不外乎两个,首先他们

  • 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国家的?他又是如何对待死囚犯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唐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最繁华的朝代绝对非唐朝莫属。而唐朝最繁华的时期,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所出现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之为天可汗,当时的唐朝四方来贺,繁华无比。尽管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一直备受诟病,但其执政之后,励

  • 朱元璋做了什么?他为朱允炆埋下了什么祸根?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太祖朱元璋最初扶立的太子朱标,是以马皇后所生的长子,宅心仁厚,属于官僚士大夫们最欢迎的那种储君,也足以让其他朱氏兄弟服下定心丸。这意味着朱元璋驾崩后,他们虽没有成为九五之尊的机会,但以朱标的宽厚,至少身家性命还是安全无虞了。

  • 唐初最逆天的猛将是谁?最后结局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唐朝

    说起大唐这个中国历史上鼎盛繁华的王朝,很多人可能最想去闻听的就是已经稳定之后,大唐得京城内的故事。大唐的车马,大唐的高楼,美女歌舞,以及诗文传遍京城的风流才子。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这些,因为电视剧看多了,仿佛说到唐朝就想起盛唐夜晚的灯火通明。还有就是杨柳岸,恋人的依依惜别。这些风花雪月的故事,确

  • 后金时如何逐渐强大的?明朝辽东防御体系最大威胁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金,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后金的故事。明朝末期苦后金可谓久矣!建州女真在万历三十年开始,逐渐兴起,骚扰地方。李成梁再次镇辽后,于万历三十四年放弃早年自己修建的宽奠(今辽宁省宽甸)等堡,并开马市等,一度缓和了边事。方从哲上任后,继续前任

  • 高骈:唐朝后期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骈,唐朝

    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

  •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水浒》和《三国演义》都是男孩子们从小爱看的,里面豪情万丈的江湖和肆意驰骋的疆场简直就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读起来畅快淋漓却又耐人寻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道路上,四大名著几乎是绕不过去的砍。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民间一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