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后金时如何逐渐强大的?明朝辽东防御体系最大威胁

后金时如何逐渐强大的?明朝辽东防御体系最大威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8 更新时间:2024/1/15 16:41:33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后金的故事。

明朝末期苦后金可谓久矣!

建州女真在万历三十年开始,逐渐兴起,骚扰地方。

李成梁再次镇辽后,于万历三十四年放弃早年自己修建的宽奠(今辽宁省宽甸)等堡,并开马市等,一度缓和了边事。方从哲上任后,继续前任政策,信用李家将,听任辽军私兵化,以为守边之策。

在万历四十三年,九十三岁的李成梁去世。此时辽军已经变成将领的封建私兵,“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暮气难振。”军饷不足,加上将领吃空饷,军户们纷纷破产逃亡。辽军已经不堪一战。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正月,后金努尔哈赤趁明朝朝廷党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决意对明用兵。

三个月之间,辽东边墙第一线的重要堡垒接连丢失,辽东的局势对明朝而言,将更为严峻。

使得明朝建立了两百多年的辽东防御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

因此明朝决定在辽东打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彻底消灭后金军事实力。

当时明朝驻守辽东的各地守军,总计约有两万余人。在后金八旗军压迫式战法的攻击下,军心靡演,几成惊弓之鸟。辽东守军只能被动地分兵驻守各个卫所,无法完成反击和进剿后金的任务。

因此明朝从全国各个防区抽调军队,试图组成一支在数量上、装备上压倒后金的大军。

明朝集结了约八万六千人。与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

明军似乎占有一定优势。但明军将领离心,上下解体;军饷欠发,兵多虚报;器械不修,情报外泻。

以至于当时并不参与机密的徐光(正遭讦,称病去职,屯耕于天津)也能看到,还写信给朋友称敌人必然将四路大军各个击破,“当之者必杜将军也”

杜松对于这次出兵也持有异议,他认为朝廷兵馆不足,士卒又久未经过训练,各营彼此又不熟悉,将领之间的关系也不协调,根本就不满足大规模兴兵的条件。众将的质疑,均被杨镐置之不理。

刘挺曾在朝鲜之役中与杨镐结怨,因而此次出征,东路明军在人员和武器配备方面在四路明军中最弱,这是杨镐的“主动安排”。刘挺率领的东路明军,“器械超舔,又无大炮火器”。

而且明军大约三分之一的兵源来自南方,而辽东处于东北严寒之地,三月,辽东大地仍处于极寒之中。

从南方来的兵源很难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而努尔哈赤的部队却是土生土长的游牧民族,对此地的气候、风水、地形等极为了解。

而且在萨尔浒之战前,明军没有做充足的战前准备,首先是在物质准备上极其不充分。

但是朝中大臣在应对战争时,又希望能速战速决,唯恐用兵过久,影响国家财政。而赵兴邦等人,又不知用兵之法,因此发红旗促战,且方从哲写信催促杨镐,于是双方大战提前展开。

结果显而易见,这种骚操作在后面还有一大堆。

战争过后,辽东一带的城市都暴露在了后金的进攻范围之内,再也没有战略优势地位。

明朝为了尽力保卫京师,守卫辽东,只好把战争的负担转移到了农民的身上,首先是征收“辽饷”,从每亩地二银钱,突然增加到每亩九银钱,这样沉重的负担终于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得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不可阻挡。

明朝末年的各种徭役、杂税,加上土地兼并,高利贷使广大农民、城市工商业户民不聊生,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除之外还有天灾。

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这一时期,明朝进入了冬天奇寒无比的小冰河时期,年平均气温大幅下降,夏季大早与大涝反复出现,冬天温度极低,广东、海南等地都有出现狂降暴雪的特殊天气。

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

万历二十八年,浙江嘉兴、嘉善,冬运河冰冻。

万历二十九年,畿辅八府及山东、山西、辽宁、河南荒、旱、霜。

万历三十年,中原多水,南方多冬雪。湖南浏阳,春大雪,民僵死。

万历三十二年,北京、保定、辽东、山东、陕西、凤阳报水旱灾。北京延庆冬大雪。河北香河,九月杏华。定兴、新城,冬十二月,雨冰,树枝多折。安新,冬,大雪连旬,平地数尺。

万历三十四年,全国多水。江苏淮安等县,正月雨雪甚。海南琼山,冬大寒,百物凋落,六畜冻死。

万历三十五年,全国多水。陕西西安、凤翔等地,五月申戌大雹。福建邵武,冬十二月,大雪,大树丛竹尽折。南京正月雪后池内冰结为花。

万历三十六年,自江淮以北如陕西、河南等地,旱魃为虐,赤地千里。上海、江苏、安徽、江西、 湖北、湖南、云南各地大水泛滥为灾。

万历四十年,山东、河南蝗。南方大水。

万历四十三年,是年三月至七月,不雨,民情嗷嗷,多逃亡者。盖自京畿、河北以至山东三千里。南方多水。

万历四十四年,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七月陕西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南、扬、常、镇,蝗。七月乙未,时江西水忽涨;河南蝗蝻冰雹。

回顾历史,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不是后金,甚至不是李自成,而是自身的原因。当时的明朝,士绅和皇族游手好闲却富得流油,农民却穷的没饭吃却要納天下之税,可以说分配制度已经非常畸形了。这样的朝廷,就算是没有李自成,就算是没有皇太极,一样会灭亡,更不要说当时的明朝还是内外夹击,天灾不断了。

标签: 后金清朝

更多文章

  • 高骈:唐朝后期名将,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骈,唐朝

    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

  •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水浒》和《三国演义》都是男孩子们从小爱看的,里面豪情万丈的江湖和肆意驰骋的疆场简直就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读起来畅快淋漓却又耐人寻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道路上,四大名著几乎是绕不过去的砍。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民间一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 秦灭六国时都有哪些名将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六国,名将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灭六国,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秦王统一六国期间,派出的主要名将有王翦、王贲、李信、桓齮、蒙恬、蒙毅,但他们中有的死在灭六国的战役当中;有的在秦朝朝统一六国后选择归隐,还有的在秦始皇去世后不幸被害。历史上关于王翦的出生并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她早年一直随侍在秦王身边,深得秦王

  • 在古代棉花是何时传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们是如何御寒?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棉花,南北朝

    棉花没有普及之前,古人在冬天怎么避寒?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棉花,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花朵为乳白色,开花后不久会转变为深红色,才开始凋谢。凋谢后会留下绿色的小型的蒴果,被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的表皮中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

  • 隋文帝登基后,杀过哪些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文帝,隋朝

    对隋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文帝在位的期间勤政廉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什么事都以百姓为第一位。但是即便他再廉洁在亲和,一旦涉及他的江山地位,也一定不会手下留半点情分,就算是曾经与他一起打天下,对他的基业有恩之人也不例外 。在公元586年,他开始了大清洗,将又碍于

  • 圆明园本是皇子赐园,它是如何成为皇家的御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圆明园

    圆明园是我国建筑的瑰宝,不仅在建筑方面,其中收藏的各种珍贵文物和字画也件件都是国宝级别的,可惜的是随着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侵略,最终变为了一片废墟。在我的印象里,圆明园就是清代的皇家御园,但听说圆明园一开始并不是皇帝的园林,这是怎么回事呢?的确,圆明园在最初并不是作为皇家御园修建的,当时它仅是“四阿

  • 为什么说曹操是三国最厉害的军事家?他的军事能力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曹魏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厉害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有军事才能的那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遍地都是能打仗之人,最有名的像诸葛亮,虽然他最强的是政治,但是其军事才能也不遑多让,苏轼曾言“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挡,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

  • 同样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屠杀的兄弟,为何李元吉的历史形象那么差?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元吉,唐朝

    李元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明君,他甚至成为后世明君的典范,但是他的一生中却有一个污点,那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屠弟,杀死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最终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登上帝位了。可奇怪的是史学家对李建成和李元吉身后评价

  • 在西汉人心中,“皇”和“帝”哪一个更重要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以前,中原王朝采用分封制的背景,为日后的诸侯混战埋下了伏笔,各国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货币不通用导致无法通商限制经济发展,度量衡不一导致管理和商业的混乱,将这一切统一并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作为历史上亘古绝今的始皇帝,后世对他的解读从未停止。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解析,从《史记》

  • 北宋当初拥兵百万 北宋之后打仗为何不是割地就是求和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军队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军队,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现在电视剧改编更注重和历史相符,因此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看官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清朝剧节奏快,宫内纷争乱而多;宋朝节奏慢,注重礼法,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在历史上延续了三百年的宋朝,确实非常注重礼法规章,而且特别关注科技的发展,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