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北宋当初拥兵百万 北宋之后打仗为何不是割地就是求和

北宋当初拥兵百万 北宋之后打仗为何不是割地就是求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4/1/25 7:34:13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军队,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现在电视剧改编更注重和历史相符,因此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看官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清朝剧节奏快,宫内纷争乱而多;宋朝节奏慢,注重礼法,人民生活较为富裕。

在历史上延续了三百年的宋朝,确实非常注重礼法规章,而且特别关注科技的发展,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都是在宋朝出现的,拥兵百万,也曾是宋朝的一段佳话,但就是这样经济、兵力同时发达的朝代,为何在后来割地求和,兵败如山倒呢?

图片:宋朝皇帝看书剧照

一、积贫积弱的朝代

北宋的没落并非一日而就,而是在皇帝的更迭中,慢慢将宋太祖建国时的强硬一点点消磨殆尽,这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哪怕后来的几次变法也无法将北宋重新拉回正轨,只是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积贫积弱,是北宋面临的最大问题。

图片:北宋的皇帝更迭剧照

1、文人浪漫逃避现实

重文轻武,是北宋一个既定的历史事实,北宋文官科举考试制度严苛,因此选拔出来的官员都是有些真本事的,但是这些本事用在写文章上还不错,可一旦用到战场就不行了。

可是北宋武官的选拔却没有什么要求,以至于后来,文官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就会被派去做武官,甚至于武官成了文官升迁的捷径,比如高俅,就是通过下基层打仗,绕了一圈回朝之后就被提升为文官。

可是高俅怎么可能会领兵打仗?花拳绣腿训练出来的速成班将士到了战场上溃不成军,损失惨重,而这些坐在庙堂之上的皇帝压根就不知道,还和文官们对这些战役啧啧称赞。

图片:高俅领兵督战剧照

还有司马光,他就是文人逃避现实的代表,相比较打打杀杀,文人肯定更希望能够和平解决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事做多了就显得软弱无能。

不断的割地,进献贡品,甚至联姻,这些在当时蠢蠢欲动野心勃勃的西夏看来,反而是更大的诱惑。每次收到好处就消停一会,让司马光一干文人觉得特别满足,他们不用再面对战争,不用再去调兵遣将,又可以在京城喝茶开会,优哉游哉了。文人掌控政权、兵权,最后只能是带着整个国家被挨打,没落。

图片:文人司马光剧照

2、对大地主拉拢造成腐败

当朝廷富裕,皇帝有实权的时候,就有绝对的话语权,可是北宋还面临一个积弱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进行地方控制,北宋开始默许这些大地主将更多的土地划到自己名下,导致全国自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都被控制在那些大地主手上。

这个现象导致两个问题,第一,农民没有自己的耕地,只好给地主打工,被强权剥削,民不聊生;第二,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甚至于连军饷都发不出,不得已,在北宋又采用了另一个办法养兵。

平常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回归农田进行耕种,打仗的时候再回到军营,这个办法让原本就应该休养生息,习武强身的军队变成涣散不已的局面,一旦打仗,这支“农民兵”就成了摆设,毫无招架之力。

图片:士兵们回归农田进行耕种剧照

二、武将的不断牺牲

宋太祖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兵力才成功夺权的,所以,一上台他就夺了这帮出生入死兄弟的兵权。但是这远远不够,宋太祖对于兵力的忌惮已经达到十分恐怖的级别,他无时无刻都在想方设法监视这些优秀的将领,如果有一丁点造反的可能,他都会斩草除根,宋朝好几位将军都死在宋太祖手下,比如张琼

作为和宋太祖一起打江山的老人,张琼救过宋太祖的命,是他在战场上的贴身保镖,按理说宋太祖应该很信任他,建国后,让他做了殿前都候。

可是,张琼的性格火爆直爽,加上自己是功勋元老,对后面提拔上来的文官都比较不客气,因此,他得罪了军校石汉卿。这个石汉卿也是睚眦必报的人,他抓住了宋太祖对于武将谋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编造了张琼私底下培养护卫的消息。

图片:武将张琼剧照

传到宋太祖那,皇帝勃然大怒,也不问问张琼,直接绑了关起来审问,张琼定然不肯承认,甚至还破口大骂,宋太祖恼怒之下将张琼打晕,之后张琼就在狱中自杀了。

张琼的冤屈,杨业的惨死,一桩桩都在告诉我们,北宋的武将命运极其坎坷,他们既要打胜仗,又要防一不小心还会被在朝的文官挖个坑埋了。

以至于后来有权势的人家都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做武官,导致武官极缺,甚至用文官代替,这样的结果就是哪怕宋朝拥有百万精兵又如何,没有会带兵的将领,终究是场场败北,被人群殴。

图片:张琼被绑起来剧照

三、被架空的军事体系

北宋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皇帝特别相信宦官,在北宋宦官控制政权的现象数不胜数,甚至前线打了败仗,皇帝还以为是胜仗,欢天喜地,最后导致了靖康之难,北宋政权土崩瓦解。

宋仁宗时期就已经出现宦官和前朝大臣勾结的现象,导致皇帝接收信息不及时。当时西夏屡屡来进犯,并且声势浩大,刘仲武已经老了,出兵征战的是刘平。

刘平带领一万多名将士到达好水川,在这里和西夏十万精兵相遇,后面的战况可想而知,这支最精锐的部队,就这样被西夏围困绞杀,全部牺牲。战报发回宋朝后,却被官员和宦官们隐瞒起来,宋仁宗久久都没有得到战报,而西夏却已经在庆贺了。

图片:被西夏围困绞杀剧照

而宋仁宗还是偶然间在清晨和一位打扫卫生的老官人聊天时才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位老官人曾经也是个士兵,后来年纪大了,就进宫做了打扫卫生的宫人。

他的女婿也在宋军之中,就是此次出征好水川的士兵,几日前就得知全军覆没的消息,一家子沉浸在悲伤之中,这位老官人情绪低落,一点也没发现宋仁宗的异样,将得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这个消息让宋仁宗如五雷轰顶,前线已经如此惨败,作为皇帝,他居然还不知情!可见北宋时期武将的地位如何凄惨,可是这样的事情却还是没有引起皇帝重视,最后不了了之,而宦官和文官勾结依然继续,所有的军事体系已经被架空,皇帝不知前线战况,还生活在一片祥和之中,这也是北宋走向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图片:宋仁宗不知前线事情剧照

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其平衡点才能够有互相抗衡的力量,而像宋朝这样一味的抑制武将,只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权再次推翻,一个曾经富庶的朝代就这样匆匆走向了灭亡。

标签: 北宋军队

更多文章

  • 董承为什么要帮汉献帝?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董承

    董承怎么死的历史上关于小人物的记载都不会太多,一则对整个历史发展没太大的影响,二则是人们的关注重心都会放在大人物上,没有时间聚焦小人物。三国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人们不会关心他们的出生,自然也不会关注他们的死亡,董承是三国中的典型小人物,那么董承是怎么死的,在历史资料中关于董承是怎么死这个问题是如

  • 史上少有的节俭,道光皇帝到底有多节俭?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道光

    道光皇帝可谓是清朝最为节俭的皇帝了,甚至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都很少见这么节俭的皇帝,不过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下压力很大,国家财政状况堪忧,他想要身体力行给群臣和百姓做个榜样,很可惜,没有起到任何效果。1842年8月,清政府因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让

  • 揭秘: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有何特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五代十国

    我们之所以会研究一段历史,主要是为了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下服务。五代十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却似乎并没有多少可以总结的,研究的人很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五代十国时期,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武力政治。武力政治就是以武力来维系的政治。谁都武力越强,谁就会

  • 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游玩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是一个很喜欢出行游玩的皇帝,他曾多次微服出巡,沿着江南一路玩过去,因此后世才留下了这么多乾隆爷当年吃过的美食。不过也有说法是乾隆为了体察民情顺便查看运河的运营情况,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

  • 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军事科技四个世界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朝时期的军事实力很强,能够排在世界前列,与当时拥有先进远洋技术的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战争也都以胜利告终,可见当时大明的军工水平是很强的。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在军事技术方面曾取得四个世界第一。1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

  • 三国时期文官武将都是什么性格?汉朝基因对此影响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官,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时期文官武将枭雄身上看强悍精神传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汉朝的性格就是霸气,这霸气从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俾睨天下的不守规矩开始,到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大杀四方唯我独尊发展到了高峰,就连东汉也一脉相承了汉朝的霸道。虽然汉世祖光武皇帝

  • 王进是水浒的一位好汉,为何他却没加入梁山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王进

    说到王进,真的是一个可惜的好汉,前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的好武艺,却被高俅陷害,没能假如梁山好汉阵营。水浒中率先出场的并不是梁山好汉的成员,而是宋朝的大官们,从洪太尉到高俅,都写的是朝廷的腐败。写高俅之时,说高俅不学无术,后来机缘巧合发迹当上了太尉,但是高俅真正开始作恶就是拿这第一位好汉开刀的!八十万

  • 司马昭为何迟迟不敢称帝呢?他是怎么考虑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司马昭

    皇帝是封建王朝权利的顶峰,坐上皇位就相当于拥有了当时最高的权力,能享受到最顶级的资源。在秦朝之前,政治家都向往着王位;在始皇帝创立帝制之后,权力者就觊觎着这个叫皇帝的位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想处在权力的巅峰。毫无疑问,权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具备吸引力的,庸才如袁术,贸然称帝受到四方攻击,

  • 弘晖是雍正的嫡长子,如果他没早逝是否能顺利登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弘晖,清朝

    你知道弘晖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乾隆,是雍正很出色的儿子,也是康熙很出色的孙子。所谓“出色”,是从长辈们对他的态度反推而来的:康熙初次见到弘历,就觉得他仪态不凡,可堪大任。雍正一经登基,立刻将四儿子秘密立储。总而言之,如同天选之子。在后人心中,总觉得,四阿哥弘历登基是必然的,你

  • 庆父是个大奸臣,为何孔子却要庇护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庆父

    历史上的奸臣贪官有非常多,但是能像下面这位一样,被历史明确记载,却还得到孔夫子的语言庇护的,可真不多见。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图)子曰春秋 刘华龙_绘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