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1/4 4:31:56

对汉献帝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何不反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为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提供了法理依据。

董卓废少帝并最终杀掉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少帝不听他的话,而且还密谋想要杀董卓,当时的情况下,董卓弑君以绝后患不失为果断。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会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占据天时,但自己所控制的皇帝始终想杀掉自己时,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

曹魏衰弱的时候,少帝曹芳与大臣密谋诛杀司马一家,结果被司马师兄弟俩废掉,继任的魏帝曹髦更是举兵直接奔司马府上杀去,结果被反杀。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就算皇帝很重要,一旦到了这一步也必须杀掉,因为可以立为皇帝的接替者很多,杀掉某一个皇帝,并不影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曹操抓到了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逐鹿天下的天时。汉献帝曾经两次密谋谋杀曹操: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正月,献帝的老丈人董承联合刘备等人要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曹操十分恼火,诛杀董承,怀有身孕的董贵妃未能幸免,只有刘备机智得以逃脱。当年为了攻打刘备,曹操甚至连背后袁绍大军的威胁都顾不得,终于在下邳击溃刘备军队,抓到了刘备的老婆和儿女。建安十九年,献帝的伏皇后因为被发现对此事不满,也被曹操所杀。

而董承等人诛杀曹操的行为,起因却是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虽然《三国志》中认为衣带诏是董承伪造的,但对于曹操来说,这显然不足以证明汉献帝的清白,只能说明曹操虽然火大,汉献帝虽然已经在计划杀他了,但他并不想杀死汉献帝。

人们之所以选择斩草除根,就是因为后患无穷,按道理讲,汉献帝既然能够杀曹操一次,自然也会杀第二次。果不其然,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联合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人要推翻曹操,带兵进攻许都,攻打丞相府。曹操此刻刚刚收复汉中,准备趁势攻打刘备,统一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因为后方发生了这件事情,他非常惶恐,让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匆匆回到许都。

这一次曹操的损失是巨大的,他不仅失去了赤壁之战后最佳的统一机会,而且险些遭到反噬中原不保。蜀国谋士法正判断曹操之所以撤兵,必然是许都发生变乱,所以力劝刘备攻打汉中(《法正传》)。结果第二年夏侯渊就被刘备所杀,曹操痛失被视为天下根基的汉中之地,不得不疲兵西进,曹操的封了曹丕为魏国太子,把国家大事交给曹丕,自己带兵前往长安与刘备对峙。

然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操却始终没有杀掉汉献帝,甚至到了曹丕废汉献帝的时候,还给了汉献帝封国,让他安享晚年。那么既然汉献帝两次想要杀掉曹操,曹操为什么不杀掉汉献帝呢?难道当真如曹操自己诗歌中赞美自己所说的那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曹操之所以不杀汉献帝,其本质还在于汉献帝杀不得。

首先,董卓诛杀少帝,他的下场是很惨的,虽然司马师和司马昭后来杀了曹髦,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统一,曹魏的政权并不稳固,与汉朝不可同日而语。汉朝皇帝仍然有着安定天下民心的作用,即使是后来曹丕废掉了汉献帝,也不得不去拜祭光武帝刘秀的庙宇请求原谅,《三国志》中曹丕在位六年,每年都以发生日食为由而改变国家的法令,就是为了解除人们对汉室的思念。

其次,如果曹操杀掉献帝,另外再立一个新皇帝,那么天下诸侯也可以令立一个姓刘的当皇帝,甚至刘表、刘备这样的都可以立刻自立了。《武帝纪》中,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接汉献帝,就是因为董卓杀掉少帝刘辩之后,他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可是刘虞一直不同意。而袁绍一开始却始终不承认汉献帝,才给了曹操可乘之机。如果曹操杀掉汉献帝,袁绍等人自然不会再错过时机,天下诸侯人人都可以找一个姓刘的拥立。

除了他们之外,刘备、刘表本来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人,而之前又有刘秀以平民皇族身份崛起,完成光武中兴的现实例子摆在眼前,一个汉献帝死掉,刘邦的子孙当时最少有几万人,很有可能冒出无数个皇帝。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虽然汉献帝多次谋杀曹操,但是曹操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报此仇。

标签: 汉献帝曹操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时是什么场景 刘禅的子女又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汉,刘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蜀汉灭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最后结局如何?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禅被司马昭抓到魏国以后,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从此以后,不少人都认为这个亡国之君胸无大志,只懂得贪图享受。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

  • 上官小妹: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一生被困深宫中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上官小妹,西汉

    上官小妹,即孝昭上官皇后(前88年-前37年),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汉朝时期有个人,虽不是皇帝,却有很多皇帝

  • 关羽和张辽都有着辉煌的战绩 张辽为何没有关羽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张辽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关羽和张辽都是万人敌,都有辉煌战绩,为什么张辽没有关羽出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 罗贯中同志浓墨重彩、巧装打妆了关云长。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不仅是刘备的义弟,还是蜀汉五虎上将的首位。他形象威武:骑赤兔马,用青龙偃月刀。十八路诸侯聚义,他力斩华雄,参与

  • 汉桓帝与汉灵帝为何会被后世评为昏君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灵,即汉桓帝与汉灵帝,这两位皇帝是被后世公认的昏君,而关於他们的昏庸。其中的一个重大的举证,就是这两位皇帝竟开卖官鬻爵的先河。这在今人看来,这两位皇帝一

  • 易牙为何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易牙

    易牙杀死亲子只因了一句玩笑话,到底是本性恶毒还是无奈之选?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易牙的能人,他天生对烹饪料理十分感兴趣,当时他周围的人对于他的这一爱好都嗤之以鼻,因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投奔仕途才是人们眼中的明智之选,只有那些有资格为国君效力,为国君所看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易牙的能人,他

  • 古代打仗声势浩大 双方打仗真的有百万大军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打仗

    对古代打仗,双方真的有百万大军交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中国古代战争的描述都是“兵对兵,将对将”,双方排开阵势,扎住阵脚之后,双方领兵大将出到阵前,互通姓名之后,开始厮杀。古代打仗声势浩大,动辄几百万大军,可是真的有那么多人数吗?如何知道对方的人数有多少呢?古代

  • 古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仅有兵法还有布阵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打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时战争的真实打法,不止有兵法、布阵,原来还能这样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古代战争,大家一定会想到电视剧里的场景:两军交战之际,士兵排好阵型。双方的将领,乘高大战马,持长枪、大斧,身披盔甲,纵马出列,奔至第一线,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

  • 荆州作为隆中对的重要部分 刘备为何不派诸葛亮去守荆州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荆州

    还不知道:刘备为什么不留下诸葛亮镇守荆州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遭孙权背刺丢失荆州,不仅是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时也决定了鼎足三分的战略格局。而荆州作为刘备集团“隆中对”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备为什么不留下诸葛亮镇守荆州呢?建安十六年,刘备在受到刘璋邀

  • 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为什么死在两个山民手中?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明末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一代领袖李自成到底是怎么死的?对于他的死因,网上争议很大,有人说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而是剃度出家当

  • 田承嗣参与安史之乱,为何朝廷却没有处罚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田承嗣

    田承嗣,唐朝中期割据军阀,一代枭雄,世为卢龙军裨校,曾于安禄山手下为将。后在藩镇林立的中唐时期,凭借智谋和狠辣,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统领七州,拥兵五万,其势力居于河北三镇之魁,即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世袭势力——魏博田氏家族。田承嗣因家族世代为卢龙军裨校,故早期在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