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的也做了很多功绩,为何存在感很低呢?

雍正的也做了很多功绩,为何存在感很低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4/18 20:28:06

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的时期,相对于其他两位皇帝,雍正的存在感总是很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200多年以来,雍正皇帝就一直不如他的儿子乾隆皇帝招人喜欢。除了近年来的少数翻案作品之外,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雍正是一个严酷、苛刻、吝啬的暴君,而乾隆则是一个慷慨、宽厚、仁慈的明主。明明是在时间上一直延续下来的康(熙)雍(正)乾(隆)时代,人们却只承认康乾盛世,独独要把雍正从里面挖出来,以示在这个“暴君”统治之下的时代绝算不上什么太平盛世。

仿佛是生怕自己的名声太好,雍正上台后的第一个月,就干了一件注定要让自己为千夫所指的事情——下令吏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积欠,并限期追缴。一时间,在康熙朝几十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大政策下舒坦惯了的官员们被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多年来被熟视无睹的一个个贪污挪用公款钱粮的大窟窿被纷纷刨开。对于发现的亏空,不论涉及多大的贵戚,雍正都严厉查处。一时间被革职、抄家,乃至斩首、自杀的比比皆是。

官员们哪吃过这样的苦啊!一个个在水深火热之中期盼着救星的来到。终于,雍正十三年,救星来了——雍正去世,“乾隆爷”即位。连年号都还没来得及改,这位大救星就下令把雍正十二年以前各省亏空积欠钱粮等一并豁免,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困扰官员们多年的棘手问题。对大批因为亏空钱粮而被处理的官员们,乾隆也是恩泽普降“名下应追各项银两,俱著豁免”,有关服刑人员“概行宽释”。如此大的反差,怎能不让人们对乾隆的天恩浩荡颂声如雷,同时也暗暗对严酷苛暴的雍正齿三分呢?

雍正制定的另一项凸显其“苛暴”本质的政策是要求绅衿与平民百姓一样一体当差纳粮。要知道,绅衿——士大夫,历来是封建朝重要的统治基础,从而也得到了统治者的特别优待。所谓“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绅衿阶层一直享有经济上的特权,如以儒户、宦户的名义不用当差服徭役、不用缴纳耗羡钱粮等等。而他们本来应当承担的这些负担,自然只能转嫁到平民头上,或者减少国家的收入。虽说绅衿们的家底普遍比平民们要阔绰,税赋负担反而少,却从来没有多少社会舆论对此有所非议。

然而,雍正这个“胆大妄为”的“暴君”却连这样的天经地义也敢打破!从雍正元年开始,就在河南开始试点推行“绅衿里民一例当差”的改革。雍正二年又正式下令革除儒户、宦户名目,禁止绅衿逃避丁粮差役,并严厉打击其包纳拖欠钱粮、包揽词讼、欺凌佃户等不法行为。此令一下,一时间舆论哗然,让读书人跟泥腿子一样当差纳粮,这不是要斯扫地了吗?

各地绅衿因此而与地方官龃龉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雍正作为败坏斯文的形象也就在士人们的眼中根深蒂固了。而乾隆即位后,在这个问题上又一次展现出了英明仁慈的形象。即位不久,他就下诏“一切杂色徭役,则绅衿例应优免”,恢复了绅衿们的全部特权,并且还给予特别优待。于是“积弊”尽扫,士人们又可以扬眉吐气了,而由他们所主导的社会舆论自然也忘不了要激浊扬清,歌颂英主,鞭笞暴君一番!

把这样两个天差地远的人放在一起,人们会喜欢哪个、讨厌哪个,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哪怕是在文学作品里,人们也很自然的会把“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小燕子安排去与乾隆一起“策马奔腾,分享人世繁华”,而雍正则充其量是指挥着一帮血滴子去到处搞暗杀。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细致地把乾隆那些丰功伟业仔细梳理一番,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事情在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花钱!

不论花在谁身上,只要是花钱,不管花得聪不聪明,是不是地方,有没有效率,总归是一件讨人喜欢的事情。一方面收到钱的人自然会感激涕零,另一方面这么多银子堆下去也多少会有些政绩,再加上只要不在乎钱,在打击贪污腐败方面也就不必那么认真,大可宽大为怀,让官员们皆大欢喜。这样一来,执政者的名声自然会越来越好,执政者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真是乐而不为呢?

加强财政、控制开支、整顿吏治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自己没有好处不说,也断了别人的财路,很容易惹来一身骂名,虽说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是更健康了,可又有几个人会为了这个来感谢你呢?你只不过是为下一任执政者的慷慨美名做了嫁衣而已。愿意这样做的执政者,要么是太“笨”——笨到不会为自己打算的地步,要么就是太“命苦”——命苦到继承到了一个已经被差不多掏空了的家底,以至于没办法继续再掏下去。

不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雍正真的这样做了。终其一生,雍正都是在殚精竭虑地用尽各种方法去改善税收的体制、提高官僚系统的效率、开源节流、加强国力。虽然因此落得个怨声载道,但雍正留给乾隆的遗产却是实实在在的。比银子的数目更重要的是,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清廉、高效的税收和行政体系,为乾隆能够当一个“慷慨宽厚”的明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然而乾隆留给他儿子嘉庆皇帝的又是些什么遗产呢?单从银子的数字上来看,倒也不算少,大约有

7000万两,与雍正中期的数目差不多。然而,隐藏在这之下的,却是大清帝国的根基已经被乾隆式的“慷慨宽厚”几乎掏空了的严酷事实。而这一切的成本,最终都要老百姓来承担。老百姓的忍耐终究是有限度的。于是,嘉庆元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五省的白莲教大起义。而对于这场起义的原因,即使是嘉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是“胥役多方勒索”、“民怨沸腾”所致。这场起义持续9年,造成人民生灵涂炭、社会经济被破坏的情况且不说,仅军费就达2亿两以上。

说到这里,雍正和乾隆的名声为什么如此不同就很清楚了。虽然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例如雍正时代宫廷政治斗争比较残酷等),但真正影响到千家万户对他们的印象的,还是这两位皇帝不同的统治政策和作风。应该说,他们两人分别代表的两类领导官员,即使到今天也还颇具典型意义。

乾隆式的官员,在经济政策上好大喜功,喜欢花钱,搞工程,上项目。而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只要钱花得够多,不管效率如何,总归会有一些政绩、有一些GDP的。收到钱的人(例如承包工程的),当然会很高兴。而一般的老百姓,也会因此而增加一些就业机会,在财政状况恶化的不良影响暴露之前,他们可能也会支持这样的官员。在官员政策上,乾隆式的官员喜欢“宽大为怀”,一团和气,搞好“团结”,让大家都如沐春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官员常常是既有“政绩”,人缘又好,很可能被当成德才兼备的典型,有着无量的前程。

而雍正式的官员则恰恰相反,在经济政策上,他们会努力地去开源节流,对于建设项目会认真评估,达不到标准绝不轻易上马,从而会给人们一种吝啬乃至严苛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他们也会将其带到官员政策之中去。很明显,这样的官员通常不会有多么好的人缘,如果没有伯乐在上,他们的前途也会比较晦暗。

说到这里,笔者必须澄清一点,那就是笔者并没有要全盘肯定雍正式的官员,也没有要全盘否定乾隆式的官员。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不花钱是不行的,乾隆花的那些钱,也有花在正道上的(例如普免钱粮、兴修水利等)。同样,在官员政策上一味搞高压也不见得会有最理想的效果,雍正为自己树了那么多的政敌,搞得人人自危,负面作用也不少。如果想要经济社会以最优的方式发展,我们需要在雍正式的官员与乾隆式的官员之间有一个平衡,或是两种官员之间的平衡,或是同一批官员身上这两种倾之间的平衡。

可是,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现有的体制下,当乾隆式的官员对人们的吸引力实在是比当雍正式的官员要大得太多了!“朕即国家”的终身制皇帝尚且喜欢当乾隆,更何况今天这些任期只有短短几年、花得又不是自己的钱的官员们呢?因此,一个合理的推断是今天乾隆式的官员一定要远远多于雍正式的官员。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乱之后,乾隆式官员的缺点就会集中凸显出来。要知道,在人人都想当乾隆的情况下,想让这些官员在决策时保持完全冷静的头脑,把钱都花在刀刃上,在廉政方面对人对己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显然是不大现实的。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后宫嫔妃,在亡国后的下场有多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嫔妃,唐朝

    亡国之后,后宫嫔妃会落得怎样的下场?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于古代女人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得到皇帝的独宠,成为后宫首屈一指的存在。能够做到这份上的后妃,无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要她们受宠一天,便会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只不过,这样的荣宠是建立在一个条件之上的,那就是国家和平昌盛。倘

  • 襄樊之战孙权没有偷袭荆州的话,关羽会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襄樊之战,三国

    襄樊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所周知,在三国乱世的历史上,原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随着关羽孤军深入北伐,荆州失守之后,蜀汉便注定了无法在乱世中夺取天下,如果说三国时期,关羽在襄樊大战中,孙权没有偷袭荆州的话,在这个前提下,关羽能够取得怎样的战绩呢?对此其实无外乎是两种

  • 刘邦真的是白手起家吗?他是如何大败项羽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邦

    都说刘邦是个小流氓出身,身上的一些流氓习气难以改正,没想到在做了皇帝后,刘邦还是能看到之前身上坏毛病的影子,真印证了那句话,狗改不了吃屎。(一)论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平定了天下,他与群臣在南宫宴会。当刘邦喝得半酵的时候,对群臣说:“各位列候、将领不要隐瞒朕,都要为我讲出实情。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呢?项羽

  •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他们又是怎么上厕所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太监

    对古代太监上厕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在这一时期中,人们都过得相对来说比较的艰辛,尤其是那些特别贫穷的百姓,每天不仅为了吃穿而发愁,甚至还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去做打算。在当时一些贫穷的人,每天不仅吃不饱穿不

  • 什么是田氏代齐?春秋时被灭掉,战国却位列七雄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田氏代齐,战国

    什么是田氏代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王灭商后,周天子夺得天下,为了巩固刚打下了的天下,周天子大肆分封诸侯,将大量的土地分封给了王室、功臣和古代帝王之后。其中,舜帝的嫡系后裔妫满被封在了陈地,受胙土命氏这一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陈”成为了妫满及其后裔的氏。公元前505

  • 古代婚姻可以一夫多妻 古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婚姻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婚姻制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有很多的男同胞都很羡慕古代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因为在当时的人们中,只有富人才能够享受到这种制度,而穷人家一般都是难以娶到一个老婆的。在古代,中国或者说是整个世界也还是有贫富差距的。而多妻制只是当时贫富差距

  • 凌惠平怎么死的?她的尸体为何能千年不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凌惠平

    古代的墓穴中出土的尸身绝大部分都已经化为白骨,有一些则变成了干尸,但是极少数情况下,尸身会变成保存完好的湿尸,能够很好地保存尸体死亡时候的样子。2002年7月7号,连云港市西南不远处的基建工地,挖掘机挖掘出一座保存相当好的古墓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事。该市的文管部和博物馆人员听闻消息后立刻赶往现场

  • 洪秀全当太平天国天王的十一年间,他做了哪三件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

    你们知道洪秀全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关于太平天国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英勇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捍卫了民族尊严。另一种说法是最腐朽落后的封建帝国,太平天国占领了最富庶的地方,结果被打的满目疮痍。以前,知道太平天国是一场伟大的

  • 历史上的扬州这么繁盛,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百年前,近代诗人陈去病在个人笔记《五石脂》中写下“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陈去病在肯定扬州繁盛的同时,明确指出了扬州繁盛的原因,“实徽商开之”。扬州是一个被商人改变的城市。历史上扬州繁盛,客商云集,来自徽州的客商发挥了重要作用。扬州与徽商有着撇不清的关系。扬州繁华千年,但因盐达到鼎

  • 乾隆作诗一首大臣不服,结果此大臣惨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寿命普遍不长,能活到七十岁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既是不易,能自称古稀老人颇有一份自得的心情。可是到了乾隆皇帝这,这种自得转变成了某种皇权专属。乾隆皇帝在七十岁时,作诗自称古稀老人,并刻了一枚“古稀老人”的印章。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当“古稀老人”的称呼在特定时期就变得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