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和爱将,怎么还能受到重用?

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和爱将,怎么还能受到重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65 更新时间:2024/1/16 8:31:58

魏武帝曹操外宽内忌、睚眦必报,但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鲜有能善终者,就连头号大谋士荀彧也因为反对他称魏公,而落得被逼自杀的结局。但凡事都有例外,军阀张绣曾经背叛曹操,并杀死他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在第二度投降后,非但没有被杀,反而还深受重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01 叛曹

张绣是汉末凉州武威郡祖厉县人,年轻时在本县担任小吏,以意气雄豪、胆量过人著称。凉州军阀董卓军入洛时,张绣投军报效,并在叔父张济的麾下任职,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董卓被杀后,部将李傕郭汜控制朝政,张济因与他们关系不和,于是率众攻略荆州,结果在进攻穰城时被流箭射死,时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

张济没有子嗣,所以在他战死后,麾下的兵马便由侄儿张绣统领。荆州牧刘表闻讯后,在遣使吊唁张济的同时,向张绣表达休战、结盟以便共同对抗曹操(此时已迎奉汉献帝迁居许都)的意愿。张绣虽然痛恨刘表,但出于保存实力的需要,不得不暂时搁置私人恩怨,跟仇敌结成同盟。此后,张绣进驻宛城,跟刘表形成掎角之势。

张绣与刘表的结盟让曹操深感不安,为了防止他们偷袭许都、劫持献帝,于是决定乘张绣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以消除心腹之患。因此,在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宛城,结果行军至淯水时,张绣便因众寡不敌率军投降。事情本应该就此了结,可是曹操却在进驻宛城后,公然霸占张绣的寡婶邹夫人,并暗中策反猛将胡车儿,由是激怒张绣。

为了报复曹操,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深夜率兵偷袭他的大营,差一点儿将其擒获。由于事发仓促,毫无防备的曹操被打得大败亏输,不仅心腹爱将典韦为保护他力战而死,就连他最器重的长子曹昂,也因让马给他,不幸被追及的敌军杀害。经此一事,曹操跟张绣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怨,恨不得对他食肉寝皮。

02 降曹

虽然被曹操恨入骨髓,但张绣最终还是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在官渡鏖战期间第二次投降曹操。对于张绣的归顺,曹操大喜过望,非但没有追究旧日的仇怨,反而进拜他为扬武将军,并让儿子曹均迎娶张绣的女儿为妻,两人由此结成儿女亲家(曹均是曹昂、曹丕的异母弟,周姬所生)。不仅如此,曹操此后每逢征战都会把张绣带在身边,尽可能为他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

此后8年间,张绣跟随曹操击败袁绍、扫平河北,立下赫赫军功,并因此被晋升破羌将军,加封食邑至两千户。汉末天下大乱、人口剧减,十户之中往往仅存一户,因此将领的封邑没有达到一千户的,唯独张绣达到两千户,由此可见曹操对他的器重程度(“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见《三国志·卷八》)。

众所周知,曹操是个外宽内忌、睚眦必报之徒,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鲜有能得以善终者。想当年,曹操因为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所劫杀,曾把刻骨仇恨倾泻在徐州的无辜百姓身上,死在其刀下的冤魂多达数十万(详情见《后汉书·卷七十三》)。陶谦虽然侥幸死在病榻上,但等到曹操攻取徐州后,其家族依然难免被屠灭的结局。

但令人倍感意外的是,虽然身为曹操的仇人,但张绣非但没有被杀,反而受到重用,实在是反常。其实,曹操何尝不想对张绣食肉寝皮,但政治考量最终还是压倒私人恩怨,迫使他不得不宽恕仇敌。毕竟,当时跟曹操作对的军阀为数甚多,加之朝堂上还有一大帮政敌,唯有做戏给天下人看,表明自己是个公而忘私、不念旧恶之人,才能收买人心、消灭群雄、稳定局势。

03 身后事

关于张绣的结局,史书的记载出入很大。按照正史《三国志》的说法,张绣在跟随曹操北征乌桓时,因为罹患重病死在途中,时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但是,依据曹魏郎中鱼豢私撰的《魏略》记载,张绣是因为受到曹丕的言语威胁,心中恐惧至极而自杀(“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虽然《魏略》的记载比较翔实,但真实性却值得可疑。因为,曹丕此时尚在许昌,并未跟随其父北征乌桓。与此同时,曹丕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才升任五官中郎将(相当于副丞相),比张绣去世整整晚了4年。更何况,曹操正是用人之际,曹丕断不敢逼死父亲器重的将领,因此张绣忧惧自杀说很可能是鱼豢的捏造,可信度极低。

不管是病死还是被逼自杀,张绣的身后事无疑相当风光,曹操不仅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为他上谥号为定(注:按照谥法,“大虑静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属于美谥),并且允许其子张泉承袭侯爵。张泉在曹操的提拔下,最终官至长乐卫尉,掌领卫士、守卫宫殿门户,虽然职位不高但权力却很大。

曹操虽然厚待张绣父子,但内心深处肯定恨不得把将他们千刀万剐,而这个心愿最终由曹丕来替他完成。就在曹操病死的前一年(219年),张绣离奇地卷入“魏讽谋反”案,因此被魏王世子曹丕逮捕并处死。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曹操授意曹丕这样做,但这种结果应当令他相当满意。毕竟,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子曹昂,如今由其子张泉来抵命,也算是一种不错的结果。

标签: 张绣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人才兼具,为何会娶一个丑老婆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诸葛亮

    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仅才能非凡,学富五车,同时还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这样一位优秀的人,为何会娶一个丑老婆呢?诸葛亮不仅才华冠绝,史载“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犹如松柏”,是不折不扣的才子加帅哥。名士黄承彦非常欣赏诸葛亮,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匹配。”诸葛亮当即“拜谢泰山”,没有任何犹

  • 白起外号“人屠”,他是身世如何?真是被狼养大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白起

    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恐怖的当属白起了,他人称“人屠”,一生征战所杀敌军数不胜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命令时任员外散骑侍郎的周兴嗣编写《千字文》。也正是这本书确定了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赵国的廉颇、李牧二位将军自不用说,史书上的介绍甚繁,然而介绍秦国名将白起、王翦的史料却相对简单。尤其在历史

  • 福康安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福康安

    乾隆是著名的风流皇帝,与多位女子都有着一夜风流,甚至包括自己皇后的弟媳,福康安的身世之谜,就是这么来的。乾隆皇帝十分好色,户部尚书傅恒的姐姐是乾隆的孝贤纯皇后,那么傅恒的妻子就是孝贤纯皇后的弟媳了,因为是皇后的亲戚,所以她可以从掖门直接到宫里面去。乾隆见她容色貌美,于是乾隆皇帝趁机和她发生了关系,傅

  • 原本赵飞燕霸占着貂蝉的位置 赵飞燕是怎么被移除四大美人行列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赵飞燕,貂蝉

    对赵飞燕和貂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我国古代四大美人,几乎是众人皆知,不过,早期的四大美人并没有貂蝉,她的位置被赵飞燕占着。那么为何赵飞燕被移出了四大美人行列呢?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古代四大美人画像提起赵飞燕,就必须要提到另一个女人——赵合德,她是赵飞燕的亲妹妹,

  • 著名才子温庭筠,为何却总在科举作弊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温庭筠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作弊就一直伴随着它,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唐朝时期的著名才子温庭筠,就是一个替考的高手。现在的高考放在古代,也就是科举。古代高考作弊吗?那是当然!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的作弊方法。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达官显贵们对主考官的打招呼,荐门生——当然也不排除主考官的主动献媚,直接

  •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和珅与纪晓岚谁更聪慧?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纪晓岚,清朝

    说到和珅与纪晓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和珅要比纪晓岚聪明?因为电视剧等影响,人们的固定思维总会觉得纪晓岚十分的聪明;而和珅只是一个狡猾的小人,不够聪明。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真的要从历史的角度评价谁更聪明,或许和珅相比较纪晓岚会更加的聪明!根据史料记载,或许

  • “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为何有这样的婚嫁习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匈奴

    说到匈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匈奴最初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帝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28年。匈奴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

  • 常遇春一生为将未曾败北,他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常遇春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朱元璋对常遇春很器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即使是古代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大明开平王常遇春是历史上摧锋陷阵,所向必克的一员神将,更堪称功勋盖世,重光华夏的伟大民族

  • 晋文公的首席谋士,狐偃都有哪些故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朝,狐偃

    狐偃是晋文公的舅舅,晋国重臣,骊姬之乱使晋国混乱,狐偃劝重耳流亡外国。重耳开始了19年国外流亡。最终在赵衰、狐偃、胥臣、先轸的辅佐下重耳成为国君晋文公,狐偃帮助晋文公成为霸主,是晋文公的首席谋士。狐偃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名臣,他能够青史留名,当然离不开辅佐晋文公称霸诸侯的功劳,由此也可以反过来说,晋文公

  • 茅麓山战役:大顺军最后的挣扎,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明朝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大顺农民起义军进入了北京,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延续两个半世纪的明朝在北方的牢固统治宣告结束,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上吊自杀,然而他一定想不到这支亲手毁掉他为之努力一生的大明江山的军队,会在二十年后成为大明最后的守护者。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661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