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赵国经历的两次“废长立幼”分别在何时?有何影响

赵国经历的两次“废长立幼”分别在何时?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15 更新时间:2024/1/24 23:10:47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国经历的两次“废长立幼”分别在何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废长立幼,是指在古代历史上,废掉嫡长子的继承权,把该权利转给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的做法。众所周知,废长立幼,往往是取祸之道。比如东汉末年,袁绍和刘表,都犯了废长立幼的错误。其中,就袁绍来说,建安七年(202年)夏五月二十八日(6月28日),袁绍去世。在袁绍去世后,袁谭、袁尚为了争权夺利而相攻,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建安十年(205年),袁谭被杀,袁尚与二兄袁熙逃亡辽西乌桓。到了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定乌桓,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而就荆州牧刘表来说,本来有长子刘琦可以继承自己的位置,但是,他废长立幼,选择了年幼的刘琮。公元208年,刘表去世,刘琮即位,立即就归降了曹操。相对于袁绍和刘表,曹操则没有废长立幼,也即让年长的曹丕即位。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战国时期,赵国这一诸侯国曾不止一次废长立幼。在这几次废长立幼的事件,有两次对赵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促使赵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一方面,就赵武灵王这位君主,废长立幼,最终导致沙丘宫变。具体来说,在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是韩国国君的女儿,生下太子赵章后不幸去世。赵武灵王后来娶了一个应梦美女名吴娃,她相貌端庄,性格温柔,深得武灵王宠爱。后来,吴娃生下一子,名何。数年后吴娃病逝,对此赵武灵王十分悲痛,每当想起吴娃,总是愁肠百结,为了报答吴娃对自己的钟爱,赵武灵王决定圆其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吴娃之子何,是为赵惠文王。在废长立幼之后,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让曾经辅佐自己坐稳王位的国相肥义教导扶助次子赵何。天赋聪敏的赵何,在肥义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了王的角色。学会了治理赵国的一套本领。

但是,废长立幼的问题,还是无法避免。就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来说,原本被立为太子,现在却只能臣服于年幼的弟弟赵何,这在心理上是极为不平衡的。与此同时,赵惠文王赵何日益坐大,不足50岁的赵武灵王突然生起了一种失落感。他看着被废的公子章一副大度无私一如既往地孝敬自己的作派,开始后悔自己当时的一时冲动,废了太子又让了王位。而这,促使赵武灵王决定平衡赵章和赵何之间的势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沙丘宫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对于赵武灵王这位君主,在深感内疚的同时,计划着一个弥补公子赵章的办法。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封公子章于代,号安阳君,使大臣田不礼佐之。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把公子章立为代王。意赵王何和代王两王并行,自己作为主父,能够在这两个王之间居中调停,从而宠幸执掌赵国大权。当然,找屋里名望的这一计划遭到宰相肥义的明确反对。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来到沙丘宫这个地方。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谋,乃假主父之命,召赵何。赵何欲往,肥义察觉情形不对,为保赵何,自己先亲往。肥义在去主父宫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

赵章见事情败露,急领亲兵攻打赵何宫,结果被赵何的手下击败。赵章在被击败之后,便快马逃入主父宫,求父亲庇护。主父心软,遂纳赵章。很快,李兑、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要求主父交出赵章,主父不允。李兑、赵成乃遣人索之于宫中,得赵章而杀之。最终,不仅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被杀,赵武灵王也被困在沙丘宫中,最后被活活饿死。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导致赵武灵王、赵章、肥义等人被杀,这无疑是赵国的巨大损失。并且,因为沙丘宫变,原先呆在赵国的乐毅、剧辛、庞煖等人,也选择离开赵国。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赵国的衰落。

另一方面,到了赵国后期,赵悼襄王这位君主废长立幼,直接葬送了赵国的江山。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5年―公元前236年在位。对于赵悼襄王来说,原本有长子赵嘉,这位公子不管是德行还是能力,都是胜任赵国君主之位的。但是,赵悼襄王却选择将品行不端的赵迁立为太子。赵迁不仅能力比不上赵嘉,更在品德上放纵不羁。虽然赵国的贤臣都劝谏赵悼襄王不要废长立幼,不过,赵悼襄王显然是执迷不悟。

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迁继任赵国国君之位,史称赵王迁。赵王迁二年(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将领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一作武逐),赵国将领扈辄率军前往援救。秦军在平阳(一说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并斩杀赵军十万人。同年十月,秦将桓齮再度率军攻打赵国。对此,赵王迁任命将领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前往抵抗秦军。李牧率军在宜安、肥下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桓齮逃回秦国。赵王迁因李牧击败秦军有功,于是封李牧为武安君。也即李牧这位名将的存在,力保赵国没有走向灭亡。

最后,赵王迁七年(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兴兵攻打赵国。在这场战役中,秦王嬴政可谓势在必得,王翦统率驻扎在上郡的军队攻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驻军一同进攻赵国。面对准备消灭赵国的秦国大军,赵王迁自然继续仰仗李牧这位名将。对此,李牧和将军司马尚率军顽强抵抗秦军。于是,秦国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企图兴兵反叛赵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赵王迁并没有明辨是非,直接派人剥夺了李牧等人的兵权。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迁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没有防备将他抓住杀害,并撤免司马尚的官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冤杀李牧,无疑成为赵王迁一生最大的错误了。当然,这也是因为赵王迁品行不端,宠幸郭开等佞臣,至于郭开这位佞臣,早已和秦国眉来眼去了,所以在赵王迁面前陷害李牧。赵王迁八年(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李牧这位名将被杀后,秦国名将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走,秦军于是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赵王迁被俘获后,赵悼襄王的长子公子嘉,则跑到代地建立代国,以此继续抵抗秦国。

标签: 废长立幼战国

更多文章

  • 明朝与宋朝为什么都出现过文官带兵的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与宋朝在治理上,都是用文官带兵,当时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发生了杯酒释兵权的事,这让宋太祖得到了好评。同样是大一统王朝,明朝的治理方法则要有所不同,与宋朝不同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不崇文抑武。明朝初建,军事制度仿唐朝而行。当时的明朝士兵,执行兵农合一的政策。由折冲府管理,战时大将受命统兵出战,战后交还兵

  • 三国最难得的人才,刘备曾找他追了半个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三国

    三国时期有很多人才自号清雅,不愿出仕官场与那些他们所看不起的人所共事,比如司马懿,早年不惜自残也要躲避曹操的征召,为诸葛亮也是在南阳一面拼命给自己打广告一面还要对刘备再三避而不见。这些人要么是为了待价而沽,在获得自己满意的筹码后才出山,要么就是真清高,看不上追求自己之人,不过他们这么做也是以硬实力为

  • 唐朝时期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薛仁贵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期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连年对外战争与民间尚武,游侠成风不无干系,连士子都有要求通晓弓马骑射的基本功的传统。在我国的王朝史中,大唐可以说是最繁荣的,这个朝代总共统治了接近二百九十年,领土更是极为辽阔。大唐之所以一直被流

  •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为何会被别人诬陷至死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高仙芝

    高仙芝是唐朝中期名将,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高仙芝何许人也?仅从名字来看,这位大神应该是汉人无疑,实际上,他不但不是汉人,还来自中原王朝的死敌:高丽。《旧唐书·高仙芝传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要打水战 直接渡江打陆战不好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赤壁之战

    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曹操为何不趁夜偷渡过江打陆战,而非要与周瑜打水战?如果曹操趁夜偷渡过江,能否成功登岸并击败周瑜大军?在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很奇怪,曹操坐拥十几万大军,还有荆州水师,战船无数。为何一定要将战船用铁锁连接在一起,与周瑜的水

  • 班勇:班超之子,用两年时间平定了西域动乱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班勇,东汉

    班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东汉时期,刚刚亲政不长的汉安帝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西域发生动乱,北匈奴和车师联兵大举攻打河西诸郡,而西域各国也开始进入观望的姿态,由此,汉帝国的西线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此时帮助汉帝国渡过难关的,则是名将班超之子班勇,他率500将士出塞

  • 刘长身为刘邦的儿子,有哪些幸运与不幸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长,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基于血缘之纽带,兄弟之间手足情深,本应兄友弟恭,齐心协力,但下至普通百姓之家,上至王公贵族之府,甚至皇室宗亲之间,兄弟阋墙之事屡出不鲜。文帝素有仁君之名,但他与淮南厉王刘长的兄弟关系,却多为世人所诟病。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生在

  • 开创霸业的晋国是如何维持近百年的时间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国,春秋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春秋时期,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以后,不复当年的辉煌。于是,春秋时期群雄并起,以至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最为璀璨的明星莫过于“春秋五霸”。齐国的齐桓公在

  • 北魏为什么会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宇文泰是怎么成为高欢的对手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南北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魏政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雄踞中国北方170年,是南北朝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帝国,但细看其历史就会发现,当北魏发展到中后期时,社会矛盾不断显现,最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处于动乱的状态,从此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分裂。1、 分列前的历史背景这里不得不说的就

  • 张良为何能够躲过刘邦和吕后的毒手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张良

    古代皇帝权势稳定之后便开始对功臣动手,正所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汉朝时期的汉初三杰中也是如此,韩信和萧何都没有躲过刘邦和吕后的毒手,那为什么只有张良一个人能够全身而退呢?张良的结局是他自己选择的,并不是吕后和刘邦给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良知进退,他懂得什么时期,做什么样的事情。在刘邦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