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长身为刘邦的儿子,有哪些幸运与不幸之处?

刘长身为刘邦的儿子,有哪些幸运与不幸之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03 更新时间:2024/3/18 10:28:20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基于血缘之纽带,兄弟之间手足情深,本应兄友弟恭,齐心协力,但下至普通百姓之家,上至王公贵族之府,甚至皇室宗亲之间,兄弟阋墙之事屡出不鲜。文帝素有仁君之名,但他与淮南厉王刘长的兄弟关系,却多为世人所诟病。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生在帝王之家,他既是幸运的,同时又是不幸的。

幸运二:幼冲封王,国富地广。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当时刘长只有两岁多。淮南国地理位置优越,属于富庶之地。地域也很广,辖四郡五十县,在封国中远胜于吴、楚、燕、代等。

幸运三:吕后抚养,安享富贵。刘长的母亲赵姬自杀之后,刘邦很后悔,就让吕后以嫡母身份抚养。刘长因此和吕后的关系比较亲近,所以在吕后残害刘氏宗亲时,他有幸免遭祸患,在淮南国安享荣华富贵。

幸运四:文帝最亲,荷蒙殊遇。由于吕后对刘氏宗亲的残害,到文帝即位时,高祖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文帝和淮南王,也就是说,刘长成为文帝唯一的兄弟。文帝对刘长也特别照顾,刘长骄蹇,数不奉法,而文帝常宽赦之。

不幸一:父母早亡,幼年失怙。高祖九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刘邦,事情被朝廷发觉,张敖、赵姬等一并被捕。赵姬的申诉未被刘邦理会,吕后也不肯进言求情,赵姬便恚而自杀。汉十二年四月,高祖崩长乐宫,当时刘长只有三岁,也就是说,刘长自幼便父母双亡。

不幸二:常附吕后,无缘帝位。功臣集团诛灭诸吕后,刘长做为高祖仅剩的两个儿子之一,成为皇位的侯选人。但他最终被排除,理由一是年纪尚幼,二是母家恶。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从小由吕后抚养长大,与吕氏关系密切,众大臣有所顾忌。

不幸三:小过常赦,养恶成祸。汉文帝即位,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特别是椎杀审食其后,文帝也没有治其罪,使得刘长愈加骄纵不法,恣意妄为,最后卷入谋反案,身死国除。

孝文帝三年,刘长自封国入朝,趁机前往辟阳侯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根本没有想到刘长要杀他,轻身出来相见,刘长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了审食其,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刘长驰马奔至宫中,向汉文帝谢罪,说明他椎杀审食其的原因:一是他的母亲赵姬本不该因赵相谋反案获罪,那时审食其若肯竭力相救,定能说动吕后,但他不力争;二是赵王刘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审食其不尽力劝阻;三是吕后封吕氏外戚为王,意欲篡夺刘氏天下,审食其不挺身抗争。总之,他杀审食其,是为母报仇、为国除害。汉文帝哀悯刘长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其实刘长的理由并不充分。审食其之于赵姬,最多算是未尽心营救,刘长必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似乎反应过激;吕后杀害刘如意母子,涉及皇位之争,也非审食其能劝阻;吕后封吕氏外戚为王,是和王陵、陈平、周勃等权臣的商议后进行的,与审食其没有太大关联。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了薄昭写给刘长的信,其中这样写道:“大王以未尝与皇帝相见,求入朝见,未毕昆弟之欢,而杀列侯以自为名”。可见刘长椎杀审食其早有预谋,这既是泄愤,更是扬名。汉初之人重视复仇,刘长不惜以身试法,为母报仇,会赢得孝子之名;而审食其党附吕后,与众大臣有隙,椎杀之亦可扬名于列侯。因而他擅杀朝廷重臣的行为,得到了文帝的宽赦,众大臣也无人为审食其鸣不平。而且此后,“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

文帝的宽赦,是法外开恩,但刘长没有对此反思,反而更加骄纵恣意。回到淮南国,他不用汉法,自己制订法令;像皇帝一样,文书称制,出入称警跸。

到了文帝六年(前174年),一件扑朔迷离的淮南王刘长“谋反案”乍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刘长“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輂(音jú,古代的一种大马车)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从表面上看来,刘长“谋反”有内外呼应的布局,而且人证物证俱全,似乎定案毋庸置疑。但是,其中的疑窦却有不少:

一、谋反的兵力仅有部属七十人,輂车四十乘,兵力如此之少,如同儿戏;

二、谋反的地点舍弃自己的藩国,而选择京城附近的谷口,匪夷所思;

三、不与淮南国近邻的吴楚合谋,而越千里之外欲与匈奴联合,舍近求远;

四、叛乱之时,首脑人物刘长不在军营指挥,却在封国之内安然度日,不合常情;

五、接到朝廷的使者传召,就乖乖地到长安接受审判,他不知谋反死罪?

关于此案,学界大多认为,刘长于此案扮演的不过是收留、联络谋反人员的角色,并非主谋。他被治罪,主要原因还是他恣意枉为,不遵法令,逾制谮越,收容罪犯等。

刘长来到京城,丞相张苍、典客冯敬等人,以不法、谮越、谋反等罪,论定刘长应该处以“弃市”。文帝两次下诏,表达“从宽发落”的意念,最终议定废黜王国之封,流放蜀郡严道。流放之时,将刘长囚禁在辎车之内,命令沿途各县以次转送。没有想到的是,押送途中经过的各县官员都不敢给淮南王打开囚车的封条,这就意味着刘长连日承受着没有饭食下肚的折磨。于是刘长对仆人说:“谁说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

关于淮南王刘长之死,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帝故意纵容,以养成其恶,最后摧杀,如同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杀弟囚母一样。这显然与史实不符,因为文帝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严责,却曾经转托舅舅薄昭对刘长极力规谏。

文帝没有听取袁盎的意见,最终使性情刚烈的淮南王不堪其辱,绝食而死,文帝也因之被世人诟病。文帝十二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厉王的遭遇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标签: 刘长西汉

更多文章

  • 开创霸业的晋国是如何维持近百年的时间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国,春秋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春秋时期,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以后,不复当年的辉煌。于是,春秋时期群雄并起,以至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最为璀璨的明星莫过于“春秋五霸”。齐国的齐桓公在

  • 北魏为什么会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宇文泰是怎么成为高欢的对手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南北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魏政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雄踞中国北方170年,是南北朝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帝国,但细看其历史就会发现,当北魏发展到中后期时,社会矛盾不断显现,最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处于动乱的状态,从此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分裂。1、 分列前的历史背景这里不得不说的就

  • 张良为何能够躲过刘邦和吕后的毒手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张良

    古代皇帝权势稳定之后便开始对功臣动手,正所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汉朝时期的汉初三杰中也是如此,韩信和萧何都没有躲过刘邦和吕后的毒手,那为什么只有张良一个人能够全身而退呢?张良的结局是他自己选择的,并不是吕后和刘邦给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良知进退,他懂得什么时期,做什么样的事情。在刘邦需要他

  • 曹操竭力奋斗了一生,为什么最后没能统一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曹魏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众所周知曹操是三国史上较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竭尽全力,奋斗一生,为何仍然没能顺利统一三国?人们普遍喜欢三国的原因,除了通过《三国演义》得知一些历史因素外,其实还有另外2点因素。首先,三国是底层群众奋起反抗的赞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

  • 历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发展又是如何没落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品服色制,隋朝

    还不知道官品服色制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黄色代表快乐、明朗;蓝色代表忧郁、理智;红色代表热情、祝福;紫色代表高贵、神秘。颜色赋予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常常通过眼睛感知、分辨色彩并在脑中解读其寓意。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颜色除了具有不同

  • 乾隆时期,为什么国库经常出现亏损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乾隆

    封建王朝时期的最后一个盛世是出现在清朝,被称作康乾盛世,很多人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不断歌颂,却不知道雍正皇帝才是最会赚钱的皇帝,也可以说他替清朝打下了经济基础。但也是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正式掌权。由于思念、观念等原因,康熙推行“闭关锁国

  • 晋国当初没有分裂的话 秦国还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晋国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国和晋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把这个问题分成四个问题解析,第一个问题:晋国为何会分裂?第二个问题: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第三个问题:晋国不分裂秦国有机会吗?第四个问题:秦晋同样都是干掉宗室势力,为何结局相反?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探析,就会发现,问题背

  • 商鞅变法有哪些利弊?为什么商鞅下场不好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商鞅

    在战国时期,商鞅很有名气。因为他得到秦孝公的认可,在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可以说,他是法家思想的代表,研究出了一套商鞅式的法律体系。商鞅进行变法的目的,是想让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总体来说,商鞅变法的确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是却侵犯了少数旧贵族

  • 松赞干布是如何娶到文成公主的?唐太宗出了多少难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文成公主,唐朝

    对文成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唐朝宗室女儿,贞观十四年(64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次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他

  • 司马懿一个将要老死的人,为什么还要带兵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司马懿

    古代的七十多岁相当于现在的百岁老人,而司马懿却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谋反的,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是无欲无求了,那到底为何他要带领死士谋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曹操时代,不论是曹氏还是夏侯氏,那都是人才辈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曹操在打天下时,所依靠的最主要力量就是以曹氏和夏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