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松赞干布是如何娶到文成公主的?唐太宗出了多少难题?

松赞干布是如何娶到文成公主的?唐太宗出了多少难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3/12/7 6:04:32

文成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唐朝宗室女儿,贞观十四年(64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次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他在位期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市),平定吐蕃内乱,降服古象雄王国(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统一西藏,正式建立起了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在高原上打开了自己的天地,有了强大的政权作为依托,于是,他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权和荣誉。

当时,西域各国的国王都以能娶到大唐公主为荣,因为,在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唐军攻灭了东突厥国,俘虏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威震西域,唐太宗被西域周边各部的国王与酋长尊为“天可汗”。

能迎娶到一位“天可汗”的女儿,那绝对是无上的尊荣,松赞干布也不例外,他在统一吐蕃后,就派遣使臣到唐朝,提出要像突厥王、吐谷浑王一样,迎娶大唐公主为妻。

但当时恰好吐谷浑王入朝,在中间挑拨离间,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新贵松赞干布的求亲请求。

贞观十二年(638年),既然吐谷浑王不仗义,松赞干布一气之下,就组织吐蕃军队,开始进攻吐谷浑,很快,没有多少实力的吐谷浑就被松赞干布击败,逃到了青海之上。

同年秋,松赞干布又一鼓作气,率吐蕃大军攻下了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并扬言大唐不许配一个公主,就要大举入侵唐朝,抢也要抢一个公主回去。

唐太宗盛怒之下,派大唐开国名将、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率领唐军五万以击之。

然而,还没等侯君集亲率的主力部队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就已经击败了吐蕃军。牛进达率领少量唐军袭击吐蕃军营,斩获一千多吐蕃首级,表现出大唐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松赞干布大惧,立即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并派遣自己的亲信大使——宰相禄东赞前往大唐谢罪,同时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无数珍宝,正式向大唐下聘礼,希望以诚心感动唐太宗,为自己迎娶到一个漂亮的大唐公主为妻子。

唐太宗看到了吐蕃王真心求亲的心意,便答应了这门婚事,但是,又因为当时的天竺、格萨、大食、霍尔的国王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也希望能迎娶贤惠漂亮的文成公主。

于是,唐太宗决定让各国的婚使们来一场智力竞赛,谁获胜了,便可把公主迎回自己的王国,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

唐太宗的“六试婚使”分别是:

第一试:用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的九曲孔眼。

第二试: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

第三试: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

第四试: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分辨其根和梢。

第五试:夜晚出入皇宫时不迷路。

第六试:在300名宫女中能准确地辨认出文成公主。

比赛开始后,其他几国的婚使都很为难起来,都没有找到可靠的办法来回答这几道难题,而吐蕃婚使禄东赞机智应对,他分别做出了答案:

第一试,禄东赞用一根细丝线,将一头系在蚂蚁的腰上,另一头则缝在绫缎上,接着,他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蚂蚁闻到甜味,便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缓慢地爬了进去,绫缎也就随着丝线穿过了九曲明珠。

第二试,禄东赞将所有的母马和马驹分开关在不同的房间,然后一天都不给马驹投喂草料,也不给水喝。一天后,将马驹重新放回马群中,小马驹很快就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去诉苦了。

第三试,禄东赞让跟从的一百名骑士排长队杀了羊,并按顺序一面小口喝酒,小块吃肉,同时一面揉羊皮,于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吐蕃的使臣们就把酒喝完了,肉也吃光了,羊皮也揉好了。

第四试,禄东赞令人将木头全部运到河边,投入水中,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则浮在水面上,自然能分辨出其根和梢。

第五试,当各国使臣都赶到皇宫中后,禄东赞想到自己初来乍到长安时,路途不熟,怕迷路就在关键路段涂上颜色,到皇宫后,禄东赞凭借着自己先前做好的记号,再次赢得胜利。

第六试,当300名衣着一样,相貌也相仿的宫女,分左右排开后,一时令人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具体哪一位是文成公主。

而禄东赞事先就做好了准备,他知道文成公主容貌上的一些特点,经过反复辨认,终于确认左边排行第6位是文成公主,从而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场“六难婚使”的故事,也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唐太宗见最终是吐蕃王的婚使依次答对了六道难题,便下令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并准备了庞大的送亲队伍,其中携带了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以及粮食种子,且队伍中还有大量的文士、乐师、农技人员。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物品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

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准备这么丰厚的陪嫁物,自然不是担心文成公主吃不上大唐的美食,穿不上大唐的丝绸,而是有着远大的打算,那就是通过这次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不仅仅是对吐蕃的笼络,还要从经济上、文化上对吐蕃进行帮助,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

松赞干布见到文成公主后,又激动又自豪地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于是,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在拉萨市内拔地而起,而且,由于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又在拉萨建造小昭寺,还协助泥婆罗(今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

文成公主还将长安开元寺里供奉的镇国之宝——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佛像一同请入吐蕃,这尊佛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千百年来被藏民视为圣物,深受膜拜。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

标签: 文成公主唐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一个将要老死的人,为什么还要带兵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司马懿

    古代的七十多岁相当于现在的百岁老人,而司马懿却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谋反的,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是无欲无求了,那到底为何他要带领死士谋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曹操时代,不论是曹氏还是夏侯氏,那都是人才辈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曹操在打天下时,所依靠的最主要力量就是以曹氏和夏侯氏

  • 刘病已和许平君的故事是怎样的?许平君是被谁害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病已,西汉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惨遭陷害,一家都因此死于非命,只剩下尚在襁褓之中的皇曾孙刘病已被关押监狱之中直到五岁时汉武帝大赦天下,刘病已才得以出狱。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月,汉武帝病重,临终前留下遗诏,恢复刘病已的宗室身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

  • 朱棣登基之后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棣是通过篡位当上皇帝的,虽然他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很多人却一直对他的篡位耿耿于怀。那么朱棣登基之后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朱棣在执政过程中做出了很重要的决策,这些对明朝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人们眼里他的功绩几乎可以比肩他的父亲,是明朝历代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一

  • 冒顿公然羞辱吕后,为什么自己还能安然无恙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冒顿

    吕太后为人非常狠辣,为什么有一个却敢公然羞辱他,而且自己还能安然无恙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此人就是冒顿单于(前234年-前174年),挛鞮氏,冒顿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一

  • 古代和尚和道士都吃素 和尚为什么都是胖子多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和尚,道士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尚和道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两者的身材为什么完全不同,和尚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现实里,和尚往往都是胖子多,反观是道士身材消瘦,为什么道士胖不起来?作为我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两大宗教。道教佛教历史由来已久。在公元1纪元,班超出使西域,和印度相

  • 古代御医相当于什么级别 御医的医术水平很高吗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御医

    时至今日,影视作品成为了人民茶余饭后的生活,古装剧并不是一定是真实事件,古人的生活和现代生活差距还是很大的。古代御医医术如何,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详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人与现如今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在拍摄古装剧时,很多地方都会被遗漏。因此就出现了与历史不同的情况。在很多古装剧中,御

  • 廉颇戎马一生,他都立下了多少战功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廉颇

    廉颇戎马一生,他都立下了多少战功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省安阳市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

  •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什么会惨败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廉颇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此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楚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

  • 曹髦为何没能除掉司马昭呢?他的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司马昭

    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于自己,此时国力已远超曹操那个时代。但曹叡死后,司马懿便通过高平陵之变成为了帝国的实际控制者,此后魏帝不得不看着司马家的脸色而行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家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且大有取代曹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曹魏末代皇帝曹髦

  • 邓芝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什么要背叛司马昭?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司马昭

    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后,他已扫除了内部的最后一个对手,司马昭之心,可谓路人皆知了,魏晋革命已是箭在弦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但是,性格刚烈的高贵乡公曹髦并不甘心做一个束手待毙的傀儡皇帝,竟亲率左右攻打司马昭,虽兵败被杀,却对司马昭构成了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公然的弑君行为触及了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