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田氏代齐对齐国有哪些影响?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田氏代齐对齐国有哪些影响?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4/1/20 19:09:24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历史阶段。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是,其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瓜分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在三家分晋后,又出现了田氏代齐,也即田氏齐国取代了姜氏齐国。对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显然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对于齐国来说,因为田氏代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即春秋时期,是姜氏齐国。而到了战国时期,则是田氏齐国和秦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这六国相抗衡。在此基础上,齐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位“齐太公”。对于这两位齐太公来说,各自建立了一个齐国。不过,这两位齐国的开国之君,在名气上可谓是天差地别。

一方面,就第一位齐太公,也即姜子牙,无疑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受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姜子牙和同时期的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等人一样,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在商朝末年,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谋士,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兵马的统帅,人称姜尚。在此基础上,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因此,在笔者看来,姜子牙在西周初期的地位,完全可以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也即西周的建立,姜子牙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推行分封制,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

在得到周武王姬发的册封之后,齐太公姜子牙来到了齐国。彼时,旁边的莱国对齐国虎视眈眈,甚至想要夺取齐国的疆域。对此,齐太公姜子牙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并且,齐太公姜子牙还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不过,作为姜氏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子牙并没有长期留在齐国,而是留在西周都城镐京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

周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周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周康王六年,齐太公姜子牙卒于西周都城镐京。

齐太公(田和)

另一方面,对于姜子牙所建立的姜氏齐国,不仅是西周时期的大国,到了春秋时期,齐桓公更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无疑是齐国实力的最好体现了。不过,正是齐桓公这位君主在位时,田氏的祖先来到了齐国,并被齐桓公授予了官职。当然,田氏在齐国的崛起和壮大,其实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春秋末期,田氏才篡夺了姜氏齐国的大权。而就齐太公田和来说,则成为田氏齐国的开国之君。

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生称为子禾子,田庄子之子,田悼子之弟。陈完的八世孙。公元前405年,田和嗣相位。此时,田和在齐国的地位,完全可以和曹魏的司马昭、司马炎相提并论,也即其取代姜氏齐国,实际上只差最后一步了。公元前404年,魏赵韩三家联合攻打齐国,攻入到齐国境内。周威烈王廿三年(前403年),三晋伐齐至长城,俘虏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不久之后,三晋获得了周王室的册封,也即魏国、韩国、赵国正式瓜分了晋国,成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对此,就齐太公田和来说,自然也是踌躇满志,准备正式建立田氏齐国。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齐君。公元前390年,齐师伐魏,取襄阳。不久田和与魏文侯、楚人、卫人会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周安王及诸侯。也即在建立田氏齐国上,田和成功拉拢了魏国等诸侯国。公元前386年,在周王室的册封下,田和成为齐侯,这意味着田氏齐国获得了周王室的认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吕齐君主)死,齐国吕氏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总的来说,对于第二位齐太公,也即齐太公田和来说,虽然在名气上远远不如齐太公姜子牙。但是,田和稳扎稳打,成功完成了田氏代齐这一目标,建立了田氏齐国。对于田氏齐国来说,和魏国、韩国、赵国、秦国、楚国、燕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闵王时期,齐国屡屡对外扩张,西却强秦,南吞宋国,成为能够和秦国相抗衡的大国。当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正值巅峰时期的齐国,也因此引起了战国七雄的猜忌,从而遭到五国伐齐。在乐毅伐齐之后,齐国的国势大减,从而没能在战国中后期东山再起。到了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之战中,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国得以一统天下。也即在战国历史上,田氏齐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春秋齐太公

更多文章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孙权到底是如何应对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

    公元219年,东吴集团夺回了荆州,逞了一时之快。但是,这次娄子真是捅大了。孙权深知杀死了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绝对是与刘备结下了血海深仇,这场孙刘之间灾难性的火拼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于是,刘备不顾一切地要发动进攻孙吴的战争,哪怕是在将帅乏人的情况下也要也要御驾亲征。这种要拼命的架势,

  • 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他老婆是什么反应?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迁,汉朝

    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他老婆是什么反应?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9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很小的事件,但是却是和一个伟人有关,这个伟人就是司马迁。当时的李陵在和匈奴打仗的时候打败了,而且投降了匈奴。当时汉武帝大怒,准备严惩。不过当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

  • 韩桓惠王派间谍拖累秦国,为何反而帮了秦国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韩桓惠王

    战国时期纷争不断,七国之间为了搜集情报和扰乱敌对国家,互派间谍已是屡见不鲜。但并非所有间谍都能收到奇效,也有可能会弄巧成拙。就拿韩桓惠王来说,他派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修渠,不但没有达成“疲秦弱秦”的初衷,反而让八百里秦川成为一片沃野,为秦军横扫六国提供了充足的粮草。秦国日益强大,韩王使计疲秦从公元前2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六次下江南?真正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六次下江南,乾隆真的是游山玩水吗?背后到底有什么真相存在?乾隆十四年八月(公元1749年),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收到江南奏折,奏折里提到,乾隆皇帝西行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这么丰饶的地方为何乾隆皇帝一次也不来呢?因此两淮盐督在奏折里跟乾隆念叨:江南民众十分盼望皇上能来巡视江

  • 三国时期的石亭之战最后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亭之战,三国

    在整个三国历史中,还有很多经典的战役,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石亭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大战。不过,相对于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石亭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最被忽略的一场大战。因为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场战役,尤其是对石亭之战的意义不太了解。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

  • 唐朝的名门望族一般不会娶公主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古代

    唐朝的名门望族一般不会娶公主吗?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朝时期的这个名门望族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唐朝事情的门阀观念非常的重,话说就算是名门望族也不会说去娶这个公主,那么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吗?还有这个唐朝的门阀观念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在这

  •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什么感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什么感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李隆基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正值太平公主势力最大的时候。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认为李隆基不会对太平公主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当李旦册立李隆基的时候,太平公主没有阻挠。但是,很快太平公主就后悔了。李隆基被立为太子这一

  • 一向高傲的关羽,为什么却非常看好魏延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刘备在占领西川以后,自立为汉中王。我们都知道,一般皇帝即位,少不了大封功臣,因此刘备分封了五虎上将军。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赵云,中将军马超还有就是后将军黄忠。关羽看到分封名册的时候,对前四个人是没有反对意见的。在看到黄忠的时候,关羽就按奈不住自己的性子,大

  • 明朝为何会形成大规模的流民现象?朝廷是如何控制与管理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流民问题

    从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后,流民问题一直是历代王朝所面对受统治者重视的社会问题。到了明朝,流民问题更是贯穿了整个朝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社会对流民的定义是:他们的成分复杂,可能包括相当广泛的社会阶层,但始终以农民为主体;由于自然的、政治

  • 唐朝时期,酒文化为何会与政治交往、文化发展产生联系?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酒文化

    唐朝时期国风已经获得了成熟的发展和进步,酒在社交环境当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上至下,朝廷里面的宴请酒宴,普通百姓之间的酒席,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单品,那便是酒,酒在餐桌上是重要的一个东西,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都需要用到酒,例如嫁女儿、娶媳妇,考中科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