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都已经出现火器了 清朝为什么又使用冷兵器作战

明朝都已经出现火器了 清朝为什么又使用冷兵器作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21 3:47:50

还不知道:清朝冷兵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时期的火器那么先进,清朝为什么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明朝在建国时,朱元璋就特别注重水军和火器的发展,并大力建造舰船。在陆军的121万军队中,有12一18万人在使用火器。

明王朝永乐年间,国力充实,朱棣得神机炮特置“神机营”肄可,全营兵力3600人,全配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装备3600步兵火铳,合用药9000斤。铁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合用药605斤,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永乐一朝,在战略上主动出击,软硬实力并用,先后七下西洋,是明王朝国防力量最鼎盛时期。哈佛大学李约瑟博士估计:1620年的中国全部船舶不少于3800艘。他在分析得出结论说:

明朝的海军在历史上比任何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任何的欧洲国家,以致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以说无法与明朝的海军匹敌。

宣宗至崇祯:15世纪中期,发明新式火绳枪,口经为15一20mm,最大射程60一80米,管径40一50mm,于1543年传入日本。英宗正统十二年,大同总兵朱冕奏疏“阵战“阵之法,选小“火车”850辆开始后,河南,山东相继制造,“以备战车”。从此言战,车者相继。

大明正德(1512)年,明军平定南海之役时缴获三艘海盗船,得到佛郎机火器。经明的神机营火器专家改进,制造出“神机炮”。并批量生产,但神机炮要三人操作。

嘉靖元年(1621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爱湾之战中,又从缴获得两艘葡萄牙战船中,得到了欧洲的火绳枪,称为“西洋番铳”。那时明廷没有太注意,直到沿海倭寇用上火绳枪,明军开始大量装备对抗。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收复倭寇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勤县)东南的战役时,缴获了一些日本人在1544年仿照葡萄牙人制作的火绳枪,日本人称之为“铁炮”。射程达100米,每分钟5发子弹。同时还俘获了一些善于制炮的日本人。神机营的火器专家,马宪和李槐学会此技术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出了比葡萄牙人还要好的火绳枪,第一批就造了一万支。此枪握紧枪托,则点火不动,故十有八九中。即飞鸟在林中,皆可射落,射程可达150米,称之为鸟统。抬枪,大型鸟枪,带有三角架装置,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以后的湘军还在使用。

《中国,军事史,兵器卷》记载,明朝后期的明军火炮,用精铁铸造。在技术上接近西方水平,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舰炮射程达4公里,野战炮射程达10里。开始采用爆炸弹丸(开花弹),分装填药,后膛装填,有射程,瞄准具等等。1537年,装备了3800门。1580年,戚继光自制,“自犯钢火轮水地雷”。

赵士祯(1554一1611)年,明朝的火器专家,浙江乐清人,他发明了,“火箭溜,””制电铳,””鹰扬炮“(类似于今天的迫击炮)等,著有《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生长于倭寇重灾区的赵士祯,深知火器的重要性,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给万历帝呈《用兵八实,》条陈,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并专门求教“朵思麻番”,听他详细讲解后,怕神机营造不好,自己出资,召集工匠试制。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创制出了比番鸟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此新式火绳枪不但改良了发火装置,还在枪尾部装上了钢刀,近战时做斩马刀用。此时“三眼铳”,“二十眼铳,拐子铳,迅雷铳,三五雷神机,鸟枪,抬枪,己经大规模装备明朝军队。

在万历援朝的“梁露海战中“(1598年),先锋邓子龙的标营新军所乘坐的三艘大型福船,就可容纳300人。在海战中,援朝的明军使用“水底雷”,击沉了倭寇一艘大型战舰。出动的500艘战船击沉了日本战舰450艘。

1624年2月后,随着明王朝水军主力的覆灭,北方战事的吃紧,和财政危机的不断加剧,明王朝已经无力建造和恢复庞大的水军舰队。在公元1627年时招安了,李旦,颜思齐,郑芝龙等海盗集团,来拱卫明王朝的南疆海域。虽然在1633年一1637年,崇祯曾计划打造一支1500一3000人的舰队,来恢复明王朝在海外贸易中的税收,来缓解危如卵翼,财政困难的明王朝,但是由于明王朝的财政困难,直至崇祯朝亡,也没有实现这一宏图。

清朝到了雍正时期,开始彻底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东一地允许与外商贸易。规定以鸟枪,弓箭,大炮,腾牌,为各省的标准装备,四者皆外的武器则依各省实情而定。如阵战用的鈚箭,校阅用的响箭,围猎用的哨箭,在雍正王朝得到极大的发展。雍正开始主张“以满州夙重骑射,不专习鸟枪而废弓矢,勉以优等,重新强调刀枪的作用。

乾隆时,更谕令各省,“督抚不动声色,将鸟枪改为弓箭,最终导致了清朝火器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乾隆年间还曾制造出镶骨燧发枪,和欧洲同时期装备的步枪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最可惜的是,此等优秀装备,又一次成为了皇家狩猎的工具。乾隆后期,绿营也开始腐败堕落,开始出现了军队为邀功杀害百姓的事件。

嘉庆朝时。曾试图采用“京旗垦置“的办法,把部分八旗子弟迁置关外,想阻止八旗子弟腐败堕落的步代,但是此举遭到八旗子弟强烈抵制,收效甚微,很难得到彻底的推行。到嘉庆朝时,满族八旗子弟已有50万,加上家属150万。此时绿营兵也有60万人,此时的八旗子弟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沉重负担。

道光时期,国家养兵七十万,军费支出2000万白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此时的清朝,不但防务废驰,八旗兵和绿营兵纷纷腐败,堕落。加上督抚之间的不和,军队置将法式的管理,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使兵不知有将,将不知有兵。此时的清朝己经彻底的落后于西方列强。

鸦片战争时,连清朝的火器专家于拱臣,都不知开花弹为何物。对于火炮的建造,只是一味的增加重量,以求加大射程。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

鸦片战争后,装备了5吨重的铁炮,“耀武大将军,射程却不如明王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在左宗棠西北平叛时,从明朝一处炮台挖出百余枚开花弹,使左宗棠不禁仰天长叹:

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失传,以主被列强所凌辱。

标签: 清朝冷兵器

更多文章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是被拥立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元朝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是被拥立起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要说起来,韩林儿之所以能够被拥立,其实主要功劳在于他的父亲韩山童。韩山童早年传播白莲教,宣传“明王出世”。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聚集在一起,宣誓造反,其部众纷纷用红

  • 优势巨大的袁绍,为何最终却失败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三国

    优势巨大的袁绍,为何最终却失败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交战的双方是袁绍军与曹操军,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本不占优势的曹操军一举获胜,他也由此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 为什么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汉朝

    为什么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韩信北伐一次成功,诸葛亮为何五次都失败?一张图说明原因在历史的过程中,四川作为富饶的盆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汉中作为这个盆地的北大门,纵观整个历史,能够通过汉中发兵顺利的入主关中平原的,唯有“兵仙”韩信一人,而后世三国时期,诸葛亮

  • 揭秘:空城计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

    空城计是诸葛亮发明的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所创,只不过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演绎出来的,真正运用过此计的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却鲜有人知,那么此人是谁呢?其实真正用过“空城计”的人,便是赵云。赵云生平虽然没有过多的战绩可以炫耀,也没有

  • 导致唐朝衰败是因为藩镇吗 皇帝为什么没有削藩或者整顿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藩镇

    还不了解:唐代藩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衰败是因为藩镇问题吗?为何皇帝对此不愿意做出整顿?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皇帝是有机会削藩并且整改当时制度的,可是为什么当时的皇帝却任由着朝政越来越混乱,最终却走向衰败呢?在古代,皇室子弟和功臣们的权利和地位都是以世

  • 古代宦官到底有什么优势 宦官长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宦官

    对古代王朝和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宦官做到数千年来,长久不衰,宦官一职究竟有什么好处?提起“宦官当政”,人们总会想起东汉时期的宦官与外戚争权事件,而又总是把宦官与太监相提并论,其实两者之间有联系但要差别开来的。历史上 “宦官泛滥时期”尤其是东汉、唐代与明代,在这

  • 古代圣旨传递会用加急 从京城传到广州要多少天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圣旨

    还不了解:古代圣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时皇帝的圣旨从京城传到广州,一般需要多少天时间?圣旨作为古代皇帝最高的指令,其意义不言而喻。而传递圣旨自然就是件很重要的事,一般如果圣旨传递的距离较远,都会用到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之类的方式。那么以这样的速度把圣旨从京城

  • 什么是辟召制?它是如何在历史上发展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辟召制,汉朝

    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跟现代的高考制度差不多,古代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手段。发展到唐朝时,科举制度算得上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形式了,尤其是在当时权力地位至上的年代,这份公平实属不易。无论是哪个阶级的人,都可以通过

  • 长坂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真的能够七进七出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坂坡,赵云

    还不了解:长坂坡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坂坡之战赵云能够七进七出,历史上有这件事情存在吗?长坂之会是孙刘联合的起点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 这一年对于刘备来说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里,刘备在与曹操和袁绍两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刘备果断的决定

  • 清初三藩割据指的是什么?详解清初三藩割据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三藩割据

    想知道清初三藩割据指的是什么吗?三藩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财政,以及地方的实际统治权,其实已经‘势成割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中,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自视功高盖世,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