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金国的铁浮屠那么的厉害 后金为什么不敢使用他们

金国的铁浮屠那么的厉害 后金为什么不敢使用他们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82 更新时间:2024/1/4 22:36:08

很多人都不了解金国铁浮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写在前面:“浮屠”是塔的意思,古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铁浮屠”的意思就是铁塔一样的骑兵,是一种“人马俱装”的重骑兵。

两宋时期,铁甲重骑兵仿佛是一种“时尚”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重型护具在各族之中非常流行。辽国有“铁林军”,西夏有“铁鹞子”,据《宋史.兵志》记载:“‘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这种重骑兵,人、马俱披铁甲,并用钩锁链接,即使战死也不坠马。

而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则组建了一支称为“铁浮屠”的重骑兵部队。铁浮屠是人和马都装备铁甲,人只露两眼,马只露四蹄,几乎是刀枪不入,全速冲锋几乎无人可挡。北宋就是在这种骑兵的冲锋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

“铁浮屠”并非无敌于天下,缺陷和优势一样明显

铁浮屠在平原地形进行野战非常具有优势,以远程步兵为主力的北宋军队在野战中几乎屡战屡败。但是到了南宋,如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改良战法,想出了应对“铁浮屠”的战法。例如郾城大战中岳家军不再正面“硬刚”,而是设好埋伏,利用大刀、长斧这类破甲武器“上砍敌兵、下砍马腿”,大败金军。

铁浮屠有几个很致命的弱点:

太重导致机动性差。虽然人马俱装铁甲带来优良的防御力,但同时沉重的重量也降低了机动性。和欧洲马不同,亚洲马以耐力见长,载重太大使马的速度和灵活性都降低了,机动性大打折扣。

不适应复杂地形。北方的平原很适合重骑兵突驰,但是到了南方,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河流很多,重骑兵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铁甲并非“免疫伤害”。铁浮屠的铠甲是一种鳞甲,将许多小型铁片连起来,这种铠甲可以很好的防御刀剑长矛等攻击,对弓箭也有很好的防御力,但是对于大斧、战锤等破甲武器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岳家军使用长斧等重武器砍杀下,“铁浮屠”损失惨重。

后金改良了战法,下马重步兵取代了传统重骑兵

到了明朝,在努尔哈赤带领下,白山黑水间崛起了一支女真族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并且表明承袭完颜氏,以“金”为国号,史称“后金”。

但是后金的军事上却没有完全继承金国的传统,不再使用“铁浮屠”,而是使用了新的战法——下马重步兵。

重骑兵有着许多缺陷,并且后金的时代,火器已经很大普及了,传统重骑兵难以发挥作用;而步兵存在着机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后金军队以马匹为代步工具,迅速移动到有利地形,然后下马步行作战,这种战斗方式非常类似于后来欧洲的“龙骑兵”。

并且,后金士兵的铠甲也从沉重的鳞甲变成内夹铁片的棉甲,既可以在寒冷地区保持体温,又可以提供很好的防护,并且重量大大减轻了,减轻了士兵负担,提升了灵活性。

不使用重骑兵的“后金”如何突破敌人阵型

重骑兵的最大用处就是突阵,利用强大的冲击力和优越的防御力可以一举撞开对方的阵型。因此,在古代很长的时间里,重骑兵都是战场的“统治者”。后金大幅度减少了重骑兵数量后,如何突破地方阵型呢?

后金的重步兵并不是只会使用刀剑长矛等近战武器的,作为“林中猎手”出身的女真族,人人都是优秀射手。女真人使用的弓磅数都很大,并且使用重箭,因此杀伤力非常大。女真步兵常常冲到明军阵前,近距离放箭,专门射击明军缺乏保护的面部和两肋,明朝晚期名将——“大刀”刘綎就是被这样射死的。

一到两轮射击过后,后金重步兵就会抄起长矛、大刀等近战兵器发动冲锋,而且如果一次冲不开敌阵,会退回来再次发动冲锋,一连几次,直到撞开敌阵。

清弓两端弓稍很长,反曲幅度非常大,因此弓拉开后形变区更大,效能更高箭速更快

女真军队使用的箭头既大且中,中箭者非死即伤

清弓的拉锯很长,因此效能更高

这种看似简单的作战方式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却屡次奏效。其中,后金军队严格的纪律性和战斗意志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也和晚期明军作战力颓委有很大关系。明朝晚期,由于朝内腐化,军队使用的铠甲甚至有用纸裱糊上色来“糊弄”,这样的军队谈胜利根本不可能。而同时期的后金军队,装备精良,人人武勇,弓刀娴熟,虽然国力不济,但是依然在与明朝的较量中不落下风,最终夺下了江山。

标签: 金国铁浮屠

更多文章

  • 清朝时的赌神刘学询,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刘学询

    “大清赌王”刘学询12岁时就在家中挂出“不扫一室”的条幅,“扫天下”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他还有个绰号叫“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一生叱咤风云,纵横白道、红道、黑道与官场、商场、战场,他的“投资”方式也相当另类。刘学询与张之洞、岑春煊、李鸿章等历届两广总督的关系都不错,其中关系最

  • 曹振镛是公认的庸才,为何却能久居高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曹振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写下这首著名诗篇时,正值道光中期,官场出现严重的人才荒,新人是绣花枕头,旧人是饭桶,像龚自珍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在主流官员群外徘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时道光树立了一个模范官员—曹振镛。这是件值得玩味的事,无论是当时

  • 古代悬赏通缉令为什么能抓住犯人 身份证明果然很重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犯人

    对古代抓犯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古至今,当政府无法抓到犯罪人的时候,这个就会通国发布悬赏通缉令,依靠群众的力量抓捕罪犯。在现代,我们拥有很多通讯手段、监控手段等,抓捕到犯人。但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科技的帮助,想抓捕一个犯人,应该是非常难的吗?光凭一个悬赏通

  • 周王室为何会衰落?周朝哪一任皇帝导致了它的衰落?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朝,周王室

    还不知道:周王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

  • 本来就羸弱不堪的周王室,为何会频繁爆发王位争夺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朝,周王室

    还不知道:周王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王室进入春秋以后,实力已经远远不如大的诸侯国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内部仍然爆发了多次王位争夺战,加速了周王室的灭亡,让本来可以苟延残喘的周王室,多次面临灭亡的危机。周庄王时期的王子克之乱,周惠王时期的王子颓之乱,周襄王

  • 范仲淹为何会屡次被贬?他到底触动了谁的利益才如此不受待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仲淹,北宋

    范仲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随着《清平乐》的热播,仁宗时期的名臣良相纷纷粉墨登场,也掀起了人们对这一时期历史人物人生经历的好奇心。翻开史料,总结一下仁宗时期文人墨客、名臣良相名单,其豪华程度简直让人咋舌。或许是因为人才多到用不完,仁宗不需要珍惜,所

  • 古代女子偷情为什么要自带枕头 这枕头是用来做什么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偷情

    还不知道:古代偷情带枕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偷情在古代而言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经常偷情,在古代,女人偷情为什么非得抱着枕头呢?古代小说诗词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描写,女子与情郎偷情,却要带上自己的枕头。古代男女偷情的绯闻事件经常可见诸史料,但是人们仔细翻阅这些史

  • 嘉庆杀和珅用了多久的时间 十六天就收拾了这个“二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嘉庆杀和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一生贪财无数,后来他的靠山乾隆皇帝驾崩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状。嘉庆皇帝从查抄到处死和珅用了多久呢?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驾崩。同一天嘉庆一方面任命和珅和睿亲王等一起操办乾隆的丧仪。另一方面立刻传召其老

  • 明朝都没有解决的蒙古问题 清朝又是怎么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蒙古

    对明清和蒙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明太祖北伐,将元朝逐出中原之后,蒙古虽然还在北方草原上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在从太祖到成祖时期的多次主动北伐打击之下,蒙古到1402年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之后,虽然一度形成了鞑靼和瓦剌两个主要的系统,瓦剌甚至一度接近统一整个草原,

  • 深受吕布器重的三员大将中 最后招降的人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布,曹操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布手下猛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比侯成、宋宪等人,吕布手下更受器重的大将还要属张辽、臧霸和高顺三人了。但要说三人中谁才是吕布的心腹,除了高顺之外其他两人都算不上。臧霸不过是一方小土匪,之前还曾经和吕布交过手,败在了吕布的手中便被收降。而张辽同臧霸还有些差别,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