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皇帝吃饭摆谱儿每顿标准120道菜

清朝皇帝吃饭摆谱儿每顿标准120道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30 更新时间:2024/1/30 17:32:59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传说,后来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这样?

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

网络配图

皇家自称孤家,吃饭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了这点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网络配图

称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如今上等级饭店也会这样做,不知是不是学自皇家。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顺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透露了当初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

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从这份档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绝大部分都是银器。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

网络配图

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资治通鉴·晋纪八》(卷86)记载,汉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庚午,崩于显阳殿”。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再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

过去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溥仪证实了这一点,“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

原来,如果有毒,银牌立刻就会变黑。现代科学已证明,这种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过去常用毒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

标签: 清朝皇帝吃饭

更多文章

  • 揭秘宋朝市井生活:皇帝也爱看女相扑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市井生活

    相扑源于我国,今被日本奉为国技。有关海外女相扑的性感底线,《日本书纪》记载雄略天皇在位曾“令宫女脱其衣,去其裙,着以兜挡,令相扑之”。不过和宋代相比,逊色不少。网络配图宋代市井生活异常热闹,一幅《清明上河图》足够说明一切,相扑运动这个时候发展到顶峰。当时坊间出现诸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一批女相扑

  • 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暗藏哪些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达芬奇

    导读:达芬奇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画作,这些名画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不仅因为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当中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都知道达芬奇在数学、符号和人体结构方面尤为专业,这些画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些画中隐藏哪些秘密。网络配图五个多世纪以来,达芬奇绘画艺术研究者的目光

  • 埃及金字塔内部神秘能量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埃及金字塔

    导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人终归是要死的,为什么还要花费这么多的劳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除了国王们的奢侈外,金字塔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网络配图有科学家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状使它贮存着一种奇异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风干,等待

  • 中国有座古墓葬着三国第一大将 但却无人问津!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

    近日,科学家将一代大将吕布古尸容貌复原图还原,并公布网络,瞬间引爆舆论头条。人们不禁对吕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他的赤兔马产生了浓厚兴趣。吕布,先后是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网络配图于199年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

  • 揭秘历史上唯一没有发现王陵所在的古王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诏

    看到这张照片,在惊叹神仙姐姐灵气的同时是不是又当年风靡一时的网游改编剧《仙剑奇侠传》。神仙姐姐在剧中扮演的是女娲后人、南诏国公主赵灵儿。网络配图南诏这个名字,因为这部剧广为人知,不要以为这个名字是杜撰的,它可是有原型的!一千多年前的云南大理曾出现过两个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地方王朝,其中一个就是南诏

  • 诸葛亮一生中的遗憾事:妻丑只是其一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小编想到的不是其神机妙算的草船借箭而是其有一个比他还要聪明的妻子黄月英了,但是,对诸葛亮来说恰恰是这个妻子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憾事之一。要说谁人生中没有遗憾呢,可是,诸葛亮的遗憾与别人不一样,现在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诸葛亮一生之中的遗憾事,一起来看下吧。网络配图诸葛亮一生之中的憾事一:妻丑爱美

  • 难以置信!孔子与其后人子孙三代都曾离过婚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与其后人子孙

    孔子是谁大家都知道吧,那可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称孔圣人的人,而关于孔子,那可真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尽的啊,毕竟其身上的光环太多了,不过,有好的一面也就有坏的一面,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人们对这些名人的私生活感兴趣得很呢。而关于孔子的私生活也是一样,或许是人们迫切的想知道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吧。不过

  • 揭秘 古代女子用的最早进口化妆品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女子用的最早进口化妆品

    化妆品是女人伪装自己的绝佳武器。不仅在古代大受欢迎,在现代同样是。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用韩国的化妆品,日本的也很受欢迎。俨然,化妆品已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在古代会是这样么?是的。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代亦然。但在古代可没有现代规模的专业工厂,那么古代中国女性用什么化妆品?也有进口么?网络配图可以

  • 古代职业御医不如太监 揭秘太监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职业御医不如太监

    在清朝年间,御医的薪水竟然还不如太监。这有点令人费解对吧?薪资待遇方面,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五钱(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五十)。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医士月给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而一个普通太监月银二两,可见御医的俸银是偏低的。网络

  • 曹操是谁的儿子 揭秘曹操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魏武帝曹操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