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列日战争中弱小的比利时是怎么输给德国的 德军的伤亡如何

列日战争中弱小的比利时是怎么输给德国的 德军的伤亡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50 更新时间:2024/1/21 21:48:12

说起列日战役的背景首先要说下施里芬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要如应对来自英法联军的夹击。

法国为了防备德意志帝国的入侵而沿着法德边境线,以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凡尔登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可防御可进攻坚不可摧的棱垒,为了达到吞并法国的目的,德国想要入侵法国,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这些棱堡。考虑到当时的比利时陆路水路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便于行军,最重要的是它和法国的边境不设防,虽然比利时在列日和那慕尔设有面德国的据点,但与法国面向德国的防御体系相比攻克下来要相对容易。时任德国参谋总长的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从1891年到1906年间设计了一个通过取道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战略计划,即是施里芬计划,也可以说这是列日战役背景产生的原因。

接着说列日战役的背景,因为德国害怕发动战争的时候会同时面对法国和俄国的攻击而陷入漫长的双面作战,进而因为消耗过大战线太长而失败,因此快、狠、稳成为德国这场战事的关键,施里芬计划的最终目的被设计成一场闪电战:即德国迅速占领比利时,通过比利时让军队快速出击法国并取得胜利;紧接着德军再将西线军队转移到东线以击退俄国的军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军将必须打破比利时的中立立场并迅速将其占领,而且还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该国抵达法国,让法国措手不及。因此德军向比利时推进的路线上的第一块绊脚石------高度要塞化的列日便成为德军必先要铲除的目标。

列日战役过程

列日战役是一战中德国入侵法国的重头战,比利时军队的抵抗给了德国当头一棒,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面对军事强国德国的进攻,可想而知中立国比利时在坚持列日战役过程中是如何的惨烈。

列日战役局部场景

1914年8月3日德国对比利时宣战,4日早晨德军先头部队跨过德比边界攻占维塞,逼近列日要塞,预示着德军西线战争行动正式展开。其间比利时第十二旅英勇抵抗德军并撤退至要塞防线,有效的长时间的将德军拖在北方。

5日夜,依照计划德军主力对夫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发起突击,由吉拉德·莱曼将军率领的比利时第三步兵师借助防御工事防守城市,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并且使德军受到重大损失。在严重受挫后,德军对列日城进行了空中打击,丢下众多炸弹,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空袭,与此同时德国骑兵从维泽赶来包抄列日。

6日,德军步兵与炮兵协同作战,对列日东面炮台重新组织进攻,同时对南面的三个炮台发起攻击。由于寡不敌众,列日城随时可能陷落,莱曼将军担心东岸守军会被德军分割,因此他将第三步兵师撤至西岸。

7日,夫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失守,德军从两个炮台之间攻入列日城。

10日至11日,东面两座炮台失守,巴雄要塞被攻陷

12日,德军用超大口径榴弹炮对仍坚守的炮台实行猛烈攻击。持续攻击到16日,剩炮台相继失守,预示着列日战役的结束。

列日战役的全过程以德军死伤2.5万人为代价取得了胜利,但是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延迟了德军的行动,为协约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宝贵时间。

列日战役结果

列日战役结果是惨烈的:整个战役从1814年8月3日持续到8月16日,德军出动了炮兵步兵甚至是空军力量,动用了超大口径榴弹炮机枪飞艇等当时最先进火力最猛的武器,虽然比利时军队凭借要塞炮台等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列日要塞群最终全体失守,莱曼指挥官也在防守战斗中负伤并在昏迷的情形下被俘。8月17日早晨,德国第一、二、三军团依照施里芬计划,准备横扫比利时剩余国土,比利时军队退守安特卫普,8月20日,布鲁塞尔陷落。

列日战役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弱小的比利时输给强国德国是必然的,但是以德国当时周密的计划部署对比比利时的防守以及战役持续的时间,这场战斗两国的表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是在绝对的武力面前,比利时的要塞防御就显得战术落后了。

列日战役的结果虽然是以德国取胜,但是莱曼将军及其率领的比利时军队在列日所做的顽强抵抗却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德军在列日要塞受挫,鼓舞协约国,也打击了德国的士气,法国给予列日市最高荣誉勋章,让协约国意识到德国并不可怕,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战争的初期都是战争双方在拼消耗,列日战役虽然失败了,比利时虽然亡国了,但是却给了德国当头一棒,直接粉碎了德国两个月灭亡法国的嚣打算,也预示了德国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列日战役的最终结果直接促使了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宣战,这使得战局明朗化,确定了交战的双方,使得英法这两个世仇的国家彻底的放下了相互戒备的心理,也给一战的最终结局定下了方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中的幸运儿 只因为她嫁给了单于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王昭君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虽然长得漂亮,但她们多数是可怜人。西施嫁给了不爱的吴王夫差,结局下落不明。貂蝉跟了吕布,吕布被吊死白门楼,貂蝉下场可想而知。杨玉环虽然得到李隆基万千宠爱,但却惨死马嵬坡。还有一个王昭君,人们称她是四大美女中的幸运儿,因为她嫁给了单于,相当于皇后,可王昭君真的幸运吗?王昭君早年入宫,

  • 元朝大都和上都之间的内战爆发——两都之战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南坡之变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无疑是谋杀元英宗硕德八剌的“南坡之变”的受益人,无论是不是主谋者。参见恰如猛虎卧大漠,潜伏爪牙忍受:南坡之变和泰定帝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时为晋王的也孙铁木儿之所以被推选为皇帝,不是因为他的阴狠而是因为他既出身显赫,又无能而优柔寡断。不过,从这个说法一路推演下去,得出也孙铁木儿比弑

  • 清朝两江总督的职位上是汉人多还是旗人多?有着怎样的变迁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两江总督

    清朝的时候,两江总督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它管辖着两江地区的军政大权。这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包括今天安徽、江苏、伤害、江西。它每年可以为国库贡献至少三分之一的钱粮赋税。无论是漕运所需的粮食,或者江淮盐业,都是朝廷重要经济支柱。而且,当地重视文教,每年科举榜上一半的名额,都被两江地区垄断。这是一个战

  •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的什么地方 周围附近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

    裂谷分支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东支裂谷带东支裂谷是主裂谷,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穿越坦桑尼亚中部的埃亚西湖、纳特龙湖等,经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湖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的阿巴亚湖、兹怀湖等,继续向北直抵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最后的战役做了什么准备 为什么会如何简单的获胜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蒙古

    前面说蒙古草原上形成了蒙古部铁木真、克烈部王汗、乃蛮部太阳汗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一步就是铁木真一统蒙古了,很简单两步走。第一步吞并克烈部克烈部是西部蒙古各部中最靠近铁木真的强大部落。铁木真在走投无路之际,依靠克烈部王罕的帮助,班朱尼河盟誓后,铁木真重整旗鼓,慢慢壮大起来,但是王罕只是把铁木真当作附庸,

  • 古典时代是什么样的 一个文化起源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地中海,古典时代

    地中海东部一个新文明的出现要更多归功于更久远的近东和爱琴海传统。从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由希腊语、闪米特字母、起源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思想,以及迈锡尼往事组成的混合物。这个文明即使在成熟的时候,仍旧显示了起源的多样性。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的整体,到头来看它确实是非常复杂的。对于所有将它整合在一

  • 赵盾背秦,引发“令狐之战”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令狐之战,春秋战国

    前620年八月,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晋国国内想要拥立一位年长的君主。晋国执政赵盾主张拥立在秦国的晋文公之子、晋襄公的庶弟公子雍回国继位,而狐射姑则主张拥立在陈国的公子乐回国继位。赵盾指出公子乐生母辰嬴地位低下,并且侍奉过两代晋国君主,公子乐所在的陈国弱小偏远,有事不能求援;而公子雍生母杜祁有道

  • 布列斯特和约真的可以带来和平吗 如果苏联不签的话能够生存下来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俄国,德国

    《布列斯特条约》全称《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是列宁为了让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签署的条约。它的条款过于屈辱,以至于德国投降之后德方抱怨说协约国对德国过于苛刻了,协约国方面反诘说:这总比你们与俄国签订的《布列斯特条约》要温和吧?而苏联或者说列宁一派之所以这么坚持要签订这份条约,是因为害怕“新生

  • 摩诃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摩诃迦叶,佛教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

  • 汉族女子死活都不肯嫁给匈奴人 里面有着什么样的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做的第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便是修建万里长城,可惜当时像秦始皇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很少,导致当时的士大夫给秦始皇贴上了“暴君”的称呼。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是防备北方军事集团的,这些人被称之为匈奴,据资料,匈奴最初生活在西伯利亚一带,后因种种原因迁移至内蒙古一带,此后一直定居在此。《史记·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