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上古贤君舜帝孝感天地:一场不得不做的政治作秀

上古贤君舜帝孝感天地:一场不得不做的政治作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1/5 14:11:50

在我中华文明史中,有一个家喻户晓并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民间传说,它就是“孝感动天”。

这个故事,讲了我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一位帝王:舜。

他能够成为帝王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业绩,就是:孝行。

据史料记载:舜二十岁时,他的孝行,已传闻各地。三十岁时,访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于是尧帝先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舜为妻,以便观察他内在的品德,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

舜的后母和弟弟象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就和舜的瞎子父亲瞽叟一起用计,几次都想暗害舜。

有一次瞽叟叫舜修理米仓,见舜上了仓顶,就从下面放火烧仓,舜赶紧用两个斗笠挟持着身子跳下,才幸免被害。之后,瞽叟又令舜掘井,等他深入井底时,立刻下土填井,幸而舜从井底旁边洞口逃出,才又逃脱这次的祸难。

可象还不知道舜早已脱险,竟然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

说完,他即向舜住的屋子走去……他要霸占舜的两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包括舜的琴。

他一进屋子,发现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大吃一惊,也很不好意思。舜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很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友善弟弟。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小鸟代他锄草。帝尧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氏,史称虞舜舜帝是孝道仁德的先驱。《史记》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这个故事,是我国N多个千年的文明史中,第一次用文字的方式向天下颁布了孝与政治结婚的典型事例,并被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丘先生以及他众多的弟子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下来。

这个故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也在书上看到过。坦率地讲,就算那个时候我还小,但也感觉这个故事有太多的做秀成分和N多无法用逻辑推敲的情节。

首先,瞽叟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抑或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故事中举了两个害死虞舜的故事,一个是瞽叟让虞舜修补谷仓,并纵火。呵呵,想吃人肉烧烤?

但是,虞舜仅仅靠着两个斗笠即跳仓而逃生?

这中间至少说明两个问题,a.谷仓不高。科学告诉我们,手持两个斗笠就可以轻松逃生,那么,不拿斗笠依然可以安全跳下仓顶……手持斗笠,不过是壮胆而已;b.火势不大。严格说,不仅仅是火势不大,连烟熏都不够饱满。

我们每一个进过小学的同学都知道,防火灾,最为重要的是防什么?防烟熏,“火灾起,防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我们伟大的虞舜同学连湿毛巾都不需要,这火灾的威胁,不用动脑筋推敲,也知道不会有多大。

那么,既然是纵火,而且是处心积虑地纵火,烧那么一滴滴儿的火来干吗,取暖吗?所以,这个纵火烧儿的故事本身就有待于推敲。

另外,填井埋儿的故事。这一次是瞽叟让虞舜挖井,呵呵,不想吃人肉烧烤了,想吃土包人肉?但是,虞舜因为有了上次被暗害的经验,所以就起了戒备之心,于是,就在井中挖了一条暗道……当然,又从暗道中顺利出逃。

我不知道,我们的读者中有几个看过描述纳粹集中营的电影,如果,在那个炼铁术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挖井就可以轻松挖出一条暗道,恐怕不是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吧?那井中的土,就是专门为虞舜同学设计的不该挖的部分,稀松平常,锄头一刨,那土就稀里哗啦急速流出,犹如神助?不该挖的部分,却坚固异常,开一架坦克来都压不垮?

而且,瞽叟和他的另一个儿子象就在旁边监视,因为一旦井挖深了,他们好倒土填井。奇怪的是,他们不仅没有发现虞舜挖有暗道,而且,根本就自以为是地认为,把虞舜埋进了井底。

该看见的却没有看见,不该想到的却都想到了……两个弱智儿童,竟然可以生出杀人于无形的如此奸计?

如果,放在今天,有谁会相信这样的故事是真实的?

舜登天子位之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诚惶诚恐不说,而且,还封象为诸侯……胡宁看过N多个大帝的传记,有如此大量的大帝,除虞舜之外,还真没有发现第二人。这中间,就真的没有做秀的成分?对于那个要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的人,不要说是否恭敬,批评两句总是应该的吧?

胡宁纳闷,一个如此经不起逻辑推敲的故事,为什么?可以传诵千古,而且经久不衰?

难道,这仅仅只是为了让后人景仰而作为楷模的故事吗?

我不这么认为。

经验告诉我,在太多的不眠不休、不遗余力且声嘶力竭地大力提倡和宣扬“孝”的背后,严格说,当时的社会现实,肯定存在着太多的不孝。这样的不孝,直接影响和动摇着社会架构的基础根基。如果不用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来解决社会存在的普遍的不孝现象,那会社会构架将会出现严重的不稳定,江山社稷也必将受到致命的威胁。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的所谓的天子,是不得不孝,且必须要成为孝的楷模。同时,要利用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机器,对社会的不孝,进行强制性的纠正,并对个别典型的不孝进行最为严厉的制裁。

胡宁以为,这样的故事,并不是神话所说的所谓“孝感动天”,而根本就是虞舜那个时代的社会所必然的需要……虞舜本人,也不得不“孝感动天”。

标签: 舜帝孝感天地政治作秀

更多文章

  • 谜团最多的英雄:武圣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谜团最多的英雄:关公脸上,油彩多多;关羽身上,谜团不少。《三国志》中,没有关羽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其实他的父亲、爷爷及他的三个儿子,在《关氏家谱》中都有名号;《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被写得很迷信、很宿命,其实他的死与刘备的战略失误有关。还有关公首级葬地问题,都是此篇解读内容。关羽的身世之谜关羽

  •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如何评价魏忠贤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明朝大臣,奸臣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他掌权时,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可以说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大有光复辽东之势。前期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后期任由袁崇焕督师辽东,不敢说他多器重袁崇焕,但从来往信件看,袁与魏的关系至少

  • 在战争中比二:一代霸主阖闾死于一场娱乐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阖闾,吴王,霸主,

    战争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但这么严肃的事情,竟然也有娱乐的一面,尤其是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故事现在看起来,怎么都有点跟笑话似的,不过人家当年,可都是很正经地去做的。比如吴越交战的时候,有一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越国国王,著名的勾践,采用了一个出奇制胜

  • 成吉思汗时期遗留的蒙汉之争:元朝衰败的根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元朝,蒙汉,

    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蒙元帝国,如何长治久安?这个难题相当致命。因为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搭帐篷,一个盖

  • 真正的元朝是啥样?对元朝历史认识的七大误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历史,认知,

    先说七个误区:1、关于流传最广的“人分四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东平博士在文章中指出,元朝并没有把民族明确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是在诸多政策法令法规中,蒙古人色目人享有特权,这恐怕是人分四等这一说法的来源.。2、至于“九儒十丐“,也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元朝儒士的地位并不低.这种等级是不存在的.

  • 中国秘史:太平天国有多少美女惨遭“点天灯”!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天国

    点天灯:在古代点天灯也叫倒点人油蜡,是一种极残酷的刑罚,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进油缸里浸泡,入夜后,将他头下脚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杆上,从脚上点燃。说起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极“左”时代最爱渲染的就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定的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从演义传说中“钩沉”出“洪宣娇”、“苏三

  • 贬岳飞风潮形成的原因:康熙时期对岳飞的批判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岳飞,秦桧,

    清康熙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十九有《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今将其文字摘引如下:金兵破辽之后,兵已满万,人强将猛,非宋之所敌,明矣。备责不能卧薪尝胆,以雪父兄母后之仇,则高宗何辞?若论李纲之忠言不听,岳飞之丹诚不用,设使谏行言听,则必胜金兵于朱仙,生还二帝于汴京,朕实不信也。何也?根本已久不固,

  • 晋国元帅先轸“自杀”:春秋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春秋,先轸,元帅,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人,是继郤谷之后的三军元帅,在城濮打败楚国令尹成得臣,成子玉被楚王逼,自杀,(后来楚王后悔,可惜晚去了一个钟头)晋国称霸,还让小子重儿说了那句著名的“我不喜楚之败,而喜得臣死。”40多年后指挥了晋齐鞍之战取得大捷的晋元帅郤克说:“真的,我郤克和以前的先轸大夫比,还不配做他的仆役后来才

  • “黄袍加身”:唐代“黄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袍,唐代,西汉,

    “黄袍”的流行始于隋唐时期,由于当时崇尚“以黄为贵”,“黄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但“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则始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到宋仁宗赵祯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黄袍又因袍上绣有龙形图案,索性被叫成了“

  • 成吉思汗凭什么征服世界?依靠的竟然不是蒙古铁骑!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铁骑,蒙古,

    人们往往认为,铁木真是一个军事天才。殊不知,铁木真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的最大优势,不是指挥哪一场战斗,而是在草原上推动一场制度改革,以此奠定了竞争优势。在铁木真之前,草原的各个部落,基本上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极少数贵族、少数平民和大量奴隶构成每个部落的人员结构,当贵族对外发动战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