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晋国元帅先轸“自杀”:春秋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晋国元帅先轸“自杀”:春秋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981 更新时间:2024/1/6 8:26:38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人,是继郤谷之后的三军元帅,在城濮打败楚国令尹成得臣,成子玉被楚王逼,自杀,(后来楚王后悔,可惜晚去了一个钟头)晋国称霸,还让小子重儿说了那句著名的“我不喜楚之败,而喜得臣死。”40多年后指挥了晋齐鞍之战取得大捷的晋元帅郤克说:“真的,我郤克和以前的先轸大夫比,还不配做他的仆役

后来才发现自己多么的可笑,春秋战国几百年牛人牛事多的海去了,自己原来那么吹嘘显得自己多么的无知。

好了,废话半天说说先轸之死。先说说背景吧:

烛之武之退秦师后,郑国依附晋国,秦穆公很不爽:“你让我退,我退了,我还留兵帮你抗拒晋国,你却又依附晋国,你吗意思!真不给我面子!”于是秦国在周襄王十几年(具体多少忘了),就是在晋文公和狐毛狐偃死后相继死后的一年,出兵秘密伐郑,多亏路上弦高假命犒秦军,一个人把秦军糊弄走了,可是秦军觉得不好给老大交差,就灭了滑国。(估计滑国是春秋战国几百年死的最无辜的一个了……T T)

晋国知道了,晋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靠!欺负我小弟,不就是欺负我么!”先轸下令在秦军回来的路上来了个XX包围XX,俘获秦国三个大将孟明(百里溪之子)白乙乃西乞术(骞叔两个儿子),大胜而归!

有句话不是说么:小人乱政,女子误国。然后有个爱妃给晋襄公吹枕边风:“秦国曾经帮助我们立过君主,况且我们还是婚姻国(估计这女的就是秦国的),不如把秦将给放了,显示我们的德义。”晋襄公还是个孩子,一激动,还真给放了……

先轸正在吃饭,听说了这事,那个火大啊!饭都不吃了,吃到嘴里的饭也吐了出来,怒气冲冲立马进宫,见了晋襄公,一句话不说,对着晋襄公的脸“啊呸!”一口吐到了晋襄公的脸上:“孺子不知事如此(你小子砸办事的!咱们千辛万苦才搞定这三个大将,你听了女人的话,就给放了,你这不是放虎归山么!)”当然,晋襄公恍然醒悟追之莫及都是后话了。”

没过几天,有宵小之国翟国白狄夜郎自大,因为那年天旱,他们觉得中原富裕,就去抢吃的。估计这伙人很白,所以叫白狄。虽然很白,但是他们那时候消息肯定不是很灵通,因为他们不知道晋国有多强。

晋襄公问“咋办?”先轸说“能咋办,灭了他呗!”估计心里还有火晋国虽刚死了文公,可好歹还是霸主,这是周王室都盖章承认的了,百足之虫还死而不僵呢。

后来让先轸去,先轸开始推辞不去,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先轸就去了,不过临行前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其实本来是想死在晋国的,现在看来只能死在国外了,这不是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让周围人摸不着头脑。

先轸到了事发地点,二话不说干脆利落斩了翟国白狄首领,大胜。

好了,看了前面的要笑要哭随便了,这里重点终于出来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这了。为了庄重严肃点,以下就引用东周原文了:

“时先轸在中营,闻知白部胡被获,举首向天连声曰:“晋侯有福!”遂索纸笔,写表章一道,置于案上。不通诸将得知,竟与营中心腹数人,乘单车驰入翟阵。

……先轸横戈于肩,瞪目大喝一声,目眦尽裂,血流及面。白暾大惊,倒退数十步。见其独身,传令弓箭手围而射之。先轸奋起神威,往来驰骤,手杀头目三人,兵士二十余人,身上并无点伤。原来这些弓箭手,惧怕先轸之勇,先自手软,箭发的没力了。又且先轸身被重铠,如何射得入去?先轸见射不能伤,自叹曰:“吾不杀敌,无以明吾勇;既知吾勇矣,杀辜何为?吾将就死于此!”乃自解其甲以受箭。箭集如猬,身死而尸不僵仆。”

一代霸国战神就此了解了自己的性命。

本来战胜了,先轸竟然一个人去敌营。去就去了还竟然眦目流血,杀得狄人狼狈而窜。杀就杀了,最后还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动作,卸下铠甲,心甘情愿的被射成了刺猬。

这个三军元帅疯了么?

当然没有。

后来,人们在他的房间找到了,他留给国君的表彰,也就是遗书,大意说:“

(我们这一拨自愿跟随先主去齐宋留秦楚周游列国的人,跟文公骨子里根本就是兄弟,早已经超越了君臣的关系。流亡十九年,大家都一个锅里吃饭,说话都吆三喝四,没大没小。

对文公的儿子,我当然是看成了侄子,该骂就骂,该说就说,反正都是为他好。

但是国君终究是国君,臣子终究是臣子,不能整得太近,不能没有规矩,否则,后果不可想象。晋侯可以原谅我,但是我不能原谅自己。。)

前几天我出于一时的激愤,向襄公吐口水,犯下了大不敬之罪。虽然襄公并没有处罚我,但这罪名还是存在的。这次与翟国交战,不出意料之外,我军必胜无疑。到时候,襄公因战功而封赏我,又如何处置我的罪行呢?如果不处置,何以服众?如果不进行封赏,也显得赏罚不明,坏了规矩。我知道自己犯了错,我也不会假惺惺的在你面前在哭哭啼啼,装姿作态,因为这样大家都不好办,与其让你为难,不如让我自己了断……”

标签: 春秋先轸元帅

更多文章

  • “黄袍加身”:唐代“黄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袍,唐代,西汉,

    “黄袍”的流行始于隋唐时期,由于当时崇尚“以黄为贵”,“黄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但“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则始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到宋仁宗赵祯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黄袍又因袍上绣有龙形图案,索性被叫成了“

  • 成吉思汗凭什么征服世界?依靠的竟然不是蒙古铁骑!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铁骑,蒙古,

    人们往往认为,铁木真是一个军事天才。殊不知,铁木真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的最大优势,不是指挥哪一场战斗,而是在草原上推动一场制度改革,以此奠定了竞争优势。在铁木真之前,草原的各个部落,基本上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极少数贵族、少数平民和大量奴隶构成每个部落的人员结构,当贵族对外发动战争时,

  • 盘点刘备军中的“黄巾系”:廖化贯穿整个蜀汉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廖化,黄巾,刘备,

    三国蜀国大将,老寿星廖化做过黄巾贼,其实,以演义而论,不算以黄巾军面目出现的飞天夜叉何曼,管亥等等,三国里面黄巾贼出身的不少,比如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里面一个沂水 关守将卞喜,便是黄巾出身。刘备三兄弟在演义中是剿灭黄巾的英雄,不过,刘备部下也不乏黄巾出身的人物,最有名的就是廖化,周仓和裴元绍,此外刘

  • 蜀汉的西南夷治理:诸葛亮通过怀柔让其心悦诚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南夷,孟获,诸葛亮,

    作为以云南贵州为基地的少数民族集团,西南夷曾经长期是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盲肠”,但是在三国蜀汉政权统治时期,诸葛亮凭借其巧妙的民族政策,从此奠定了西南夷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稳定进程。萨以为,即便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看诸葛亮处理西南夷民族问题的种种措施和思路,也是饶有趣味的。关于蜀国处理西南夷问题,"

  • 揭秘清朝的“议罪银”:不是谁都能花钱免罪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议罪银,清朝

    导读:“议罪银”也不是谁都能缴的,这还有个资格的问题,最起码得跟皇帝有着很深的渊源或者交情。皇帝恩典你,才给你这样的机会。实在不行,也可以走“上层路线”,通过皇帝的大管家和珅来完成。清朝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一种“议罪罚款”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部分“议罪银”便可免罪。这是有明确条文规

  • 晚唐八年安史之乱竟致老鼠卖高价:四千钱一只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在风云变幻的晚唐,一只老鼠的价格卖到四千钱,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宠物鼠,岂不知价值四千钱的老鼠,只不过是普通的老鼠,只因战乱才成了贵重食物。老鼠都卖到如此高价,想吃到粮油米醋显然是奢望,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争是多么残酷,将士及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凄惨。755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受到重创,叛军攻进长安城,李隆基

  • 只因梦见姜子牙?周文王就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封神榜,周文王,周朝

    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盍往归之,至于朝歌,道穷困,因自鼓刀而屠,遂西钓于渭滨。文王梦得圣人,于是出猎而遇之,遂载以归,用以为师,言:“吾先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离骚·经第一》入选理由:得到一个梦中贤人,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马作的卢飞快”,几幡青龙旗卷过,一群威风凛凛的武士簇

  • 惊天秘密:明朝时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西班牙,中国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中国。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

  • “价格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革命,封建阶级

    产生了划时代的巨变,所谓的“价格革命”便是其影响之一。“价格革命”使“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66页)但是,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封建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封建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而且主

  •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能兴盛?宋朝为何能发展贸易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兴盛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比前代更为广博,如东非的层拨国(令桑给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