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郑和下西洋都到过哪些国家?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都到过哪些国家?郑和下西洋简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3 3:35:15

郑和下西洋到底到过哪些国家?历来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且无一个统一而确切的数目。记录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史料较多,说法各异,现介绍如下:据郑和撰刘家港《通番事迹记》及长乐《天妃灵应之记》两块碑记载,有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大小凡30国。“三十余国”的国名和数字是郑和亲自提出的。目前一般学者都采取此数。但此二碑只举了14个国家名称,其余的国家名称不得而知。这些国家的名称究竟是什么?各种史书记载不一:据马欢《瀛涯胜览》载有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刺加国、

苏门答刺国、那孤儿国、锡兰国、小葛兰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榜葛刺国、阿丹国、祖法儿国、溜山国、天方国、哑噜国、黎代国、南浡国,共20国名。马欢是郑和的通事,通阿拉伯语,随郑和三次下西洋。这是他以亲历诸国所见所闻,回国后写的记录,是重要的史料。

费信《星槎胜览》载有45国名。费信也跟随郑和四次下西洋。该书分前后两集;前集记他亲览目识之国22国;后集记他采辑传闻之国23国。22国名为占城国、宾童龙国、灵山、昆仑山、交栏山、暹罗国、爪哇国、旧港、满刺加国、九洲山、苏门答刺国、花面国、龙牙犀角、龙涎屿、翠兰屿、锡兰山国、小(口具)喃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刺撒国、榜葛刺国。

23国名为真腊国、东西竺、淡洋、龙牙门,龙牙菩提、吉里地闷、彭坑国、琉球国、三岛、麻逸国、假里马丁国、重迦逻、(口具)泥国、苏禄国、大(口具)喃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溜洋国、卜刺哇国、天方国、阿鲁国。从费信所记国名来看,其中有些不是国家而是岛屿或地方名称。其采辑传闻之国,费信并未去过,或抄自《岛夷志略》一书。

但不一定是郑和未到之地。

巩珍《西洋番国志》载有20国名。巩珍是随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幕僚,其所记20国名皆采自马欢书。又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有23国名,但皆可见于费信书载,而无新的国名。

史书《明实录》载有33国名,《明史。郑和传》载有37国名,《郑和家谱》载有20国名。综此所列国名,除与前所列国同名外,新列出国名有:加异勒、阿拔巴丹、甘巴里、急兰丹、孙刺、麻林、沙里湾泥、哈丹、西洋琐里、默底纳等。根据以上数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近80年来,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和考证,其中梁超、朱偰为代表。梁启超以马欢、费信等书记载,加以综合考证,早在1904年就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首先按地区列出了40国名。

马来半岛以东诸国,凡15国名:占城、灵山、真腊、昆仑、宾童龙、暹罗,彭坑、东西竺、龙牙门、交栏山、假里马丁、麻逸冻、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满。剌加诸国,凡4国名:满剌加国、亚鲁、九州山(原文缺一国名)。苏门答刺诸国,凡7国名:旧港、苏门答剌国、南浡里、那孤儿、黎代,龙涎屿、翠兰屿。印度诸国,凡6国名:榜葛刺、柯枝、大小葛兰(实为二国)、古里国、锡兰、溜山洋。阿拉伯诸国,凡5国名:阿丹国、祖法儿、忽鲁谟斯、天方、刺撒。非洲东岸诸国,凡3国名: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此外梁启超还考证,郑和还曾到达文莱(浡泥国)、吕(菲律宾)。

朱偰于解放后着《郑和》一书,他亦据马欢、费信、巩珍的记载和《明史》、《碑文》所载,更详细加以归纳考证,提出了56个国家和地区名称。属于东洋者有琉球一处。属于印度支那半岛者有占城、灵山、昆仑山、宾童龙、真腊、暹罗,共6处。属于马来半岛者有满剌加、急兰丹、彭亨(彭坑)、东西竺,共4处。

属于南洋群岛者有苏门答剌、阿鲁(亚鲁)、那孤儿(花面国)、黎代、南浡、旧港(三佛齐)、淡洋、九州山、龙涎屿、龙牙迦邈(龙牙犀角)、龙牙门、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浡泥、假里马丁、交栏山、麻逸冻(麻逸)、龙牙善提(龙牙菩提)、三岛国(三屿)、苏禄国,共21处。属于印度、锡兰及其附近岛屿者有榜葛剌,琐里(西洋琐里)、迦异勒、柯枝、古里、小葛兰(小(口具)喃)、大葛兰(大(口具)喃)、南巫里、甘巴里、阿拨把丹、沙里湾泥、锡兰、翠兰屿、溜山,共14处。

属于波斯湾者有忽鲁谟斯一处。属于阿拉伯者有祖法儿、阿丹、天方,共3处。属于非洲者有卜剌哇(比剌)、竹步、木骨都束、麻林、剌撒、孙剌,共6处。

以上是郑和或其船队的其他使者分(舟宗)去过的国家和地区名称。如再加上前列未包括的吕宋、南天竺、哈丹、默底纳,则有六十个国家和地区之多了。但郑和到底亲自访问了哪30余国,则有待深入考证。

标签: 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什么样?“宝船”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访问亚非各国,船队中的大海船称作宝船,是船队的主体。郑和下西洋时,使团领导成员所乘坐的,以及所携带的各种物品和从西洋换回来的奇珍异宝,都装在这种船上。宝船究竟有多大?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分歧很大,至今还是一个谜。根据《明史。郑和传》、《郑和家谱》、马欢《瀛涯胜览》、顾起元《客座赘语》、罗懋登《三

  • 史可法是怎样抵抗清军死守扬州的?史可法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可法,明朝,扬州

    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明朝的陪都南京,自然成了政治中心。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们商议拥立新皇帝的

  • 史可法是怎样血战扬州的?扬州十日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可法,明朝,扬州十日

    当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南京,这座明朝的陪都陷入了惊恐和慌乱之中。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立谁做皇帝、继承明朝皇室的血统呢?南京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代表,另一派是腐败乱政的官僚,凤阳总督马士英是他们的头。马士英为了独揽大权,拥立昏庸荒淫的福王朱由崧称帝,历史上称为

  • 安禄山为何要起兵唐朝?安禄山与安史之乱何关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唐朝

    安禄山(703~757)唐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作阿)荦山,据说姓康。母突厥人。禄山少孤,因母改嫁安延偃,遂冒姓安氏,改名禄山(安、康可能出自中亚昭武九姓胡)。安禄山通晓边境若干少数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以其骁勇多机智,令为捉生将,并收为养子。开元二十

  • 解密:李鸿章收沙俄50万两贿赂流言如何传遍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鸿章,俄国,贿赂,

    有关李鸿章、张荫桓“受贿”的说法源自俄国方面,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与此相关的立论依据主要包括沙皇时代财政大臣维特伯爵(Count Witte)的回忆录、《红档》杂志披露的彼得堡方面与驻华官员收买中国大臣的往来函电,以及苏联学者鲍里斯·亚历山大罗维奇·罗曼诺夫(B.A.Romanov)首先利用过的沙俄

  • 女娲补天所用材料是什么?女娲补天是成语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女娲,伏羲,女娲补天

    在河南西华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座女神像赫然耸立,这座神像有三米之高,造型非常之美,她是位什么神呢?这位女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娲。女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美丽仙子,她出现在开天辟地之后,是人类的始祖。上古时期,水神和火神打仗,一方失败后不小心将周山撞倒。于是天河之水奔流而下,整个华夏大地瞬间被淹没。

  • 太白金星与太上老君的区别是什么?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白金星,太上老君

    金星代表着天上的启明星,它总是发出明亮的星光,给凡间指引方向。掌管启明星的神仙就是太白金星。有传说李白死后化身为天上的太使,也就是玉帝的特使太白金星。因此太白金星身上总有一骨诗仙的傲气,又有着超然的身姿。太白金星图片中描画的正是此种姿态。太白金星人物身穿御袍,头簪发冠,手拿玉帝圣旨,身姿卓绝,傲然对

  • 揭秘:晏子使楚是怎么回事?晏子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晏子,楚国,春秋战国

    有史书记载: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身高不到五尺的晏子,按照当时的身高来计算,应该只有一米一左右,身高一米一的晏子,果然称得上是短小精悍,但是没人有想到,这个身材矮小的侏儒,头脑里竟蕴含了如此多的智慧,浓缩的都是精华,在他的努力下,齐国依旧沿着管仲的步伐稳步前进。众所周知,晏子是齐国的相国,他作

  • 崔杼是谁?崔杼是怎样的人?晏子真杀了崔杼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崔杼,晏子,春秋战国

    晏子是齐国著名的相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闻名于各诸侯国的一位贤人,他因为出色的口才,而成为了齐国一位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历任三代君王,辅佐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可谓位高权重,但是他本人却相当质朴、清廉,被后人称为平民宰相。晏子是齐国人,他在齐国做事的时候,正好是齐国比较强大的时候,他

  • 札木合和铁木真是安达吗?札木合为何不杀铁木真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札木合,铁木真,蒙古

    有关札木合和铁木真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亦敌亦友,比较纠结的关系。札木合和铁木真少年相识,肝胆相照。二人同为草原的英豪,曾三次结为安答。在草原各部落长期征战的岁月里,他们曾同吃同住,携手抗敌,并肩作战,甚至在铁木真一度受强敌威胁,妻子被掳之时,札木合亦是他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和最亲密的战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