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 古代王朝何为兴于府兵制亡于募兵制

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 古代王朝何为兴于府兵制亡于募兵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3/12/9 16:05:12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兵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离不开战争,而战争能够成功,依靠的是军队的实力。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一个朝代的强与弱,和皇帝的在效统治是分不开的,政策决定经济,而经济决定军队实力。然而,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可以像想象中发展的那样。

古代战争

比如唐朝,唐朝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发达了,但是在政策和制度的弊端影响下,最终还是灭亡了。所以说平衡经济、制度与军队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

决定战争能否取得胜利,除了外界因素的支撑,还要看具体士兵的质量。所以自夏商周时期开始,每个朝代对于征兵的制度都是不同的。最早是民军制,主要和土地挂钩。后来发展到征兵制,以选拔为主。

到了三国时期,征兵制又被世兵制取代,出现了家族世袭的现象。发展到隋唐时期,出现了府兵制。唐朝后期又改为募兵制。各个朝代可以说都是兴于征兵,亡于募兵。以唐朝为例,完美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府兵制,最后却被募兵制取代,最终也因募兵而亡。到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府兵制最初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因为和土地税收的联系,促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王朝常见的兵役制度

1. 时代发展之产物

“府兵制”最早出现在东魏宇文泰时期,东魏之前的北魏,鲜卑人是天下的主宰,所以对于汉人是非常排斥的,民族歧视特别严重,经过一系列起义活动,北魏开始分裂。之后宇文泰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所以采取了“胡汉文化”结合的措施,也就是“府兵制”。

当时府兵制的出现可以说是有效的解决了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危机,化解了军队因为经济而产生的矛盾之后,也为之后朝代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邺侯家传》中提到了,当时的政府参照农民家中的贫富情况,做了三六九等之分,六等之上的参与军队的人,可以免除赋税的负担,但是需要自备马匹、粮食和兵器参战。

府兵制在唐朝初期可以说是发展到最高峰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在他统治的初期,将有关“府兵”的相关机构和制度都加以完善,让府兵制成为了唐朝初期唯一的征兵制度。但不得不承认,在唐朝刚刚成立的初期,经济还不发达、时局还很动荡的时候,府兵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唐朝发展的压力。

2. 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府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土地、农民和士兵这三个方面结合在了一起。唐朝时期,李世民在地方设置了很多的折冲府,目的就是专门针对当地的军人进行系统的管理,在“均田令”的制度下,这些农民依照规定去领取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是拥有土地的人,就必须要参军。

有战争的时候,这些农民就必须自备装备,自带粮食去战场上杀敌,平时没事的时候,这些军人就恢复农民的身份,去农田种地。

在唐朝时期,皇帝将府兵作为战争的常备兵。也就是说,不论是对内战争还是对外战争,朝廷都会用这些府兵轮流参战。而且这些府兵很悲惨的一点就是,一旦成为了士兵,那么很有可能终身都会是府兵,并且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也都会时代的成为府兵。

针对于府兵的管理,是偏向于中央集权化的,士兵虽然归属于府,但是全部的府兵都是由中央支配和管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武将的权利过大而导致造反的现象发生。

二.土地兼并严重,促使府兵制走向没落,募兵制随之兴起

1. 府兵制弊端:土地问题,贫富差大

府兵制能够得以发展,完全是依靠土地的问题,但是随着唐朝的发展,越到中后期,土地兼并就越是严重,在均田制的影响下,一些农民本应得到的土地没有了保障,另一些农户的收成受到灾害的影响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参与战争的时候,士兵必须要自备粮食和武器。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导致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一些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也因为府兵制的影响而变得贫穷不堪。而那些贵族阶级,则开始大量的购买土地,甚至以“借荒”的名义开始了强取豪夺。

其实,自古以来土地问题就一直没能得到完美的解决,只不过在唐朝时期,社会矛盾被激化了。农门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百姓流离失所,就会加重社会发展的负担,府兵制也从根本上开始瓦解。即便是后来唐玄宗也出台过相关政策来挽救府兵制和土地问题,但是朝廷的影响力不够,贵族的土地兼并措施依旧非常猖狂,所以社会矛盾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就会像一个弹簧一样,被压迫久了势必会有反抗的行为。

2. 募兵制优势:待遇优厚,地位提高

募兵制相对于府兵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士兵的压力。回看府兵制度下的士兵,不仅要在战场上自备粮食,自备武器,平时还要背负耕种的任务,毕竟他们的一切经济来源都是从土地的收成得来的,土地的收成不好,他们就没有钱来支付参与军队时的一切开支和消耗了。

而募兵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募兵制把士兵当成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不仅免费的提供住处和吃食,还免费的帮助他们进行军事相关的训练,除此之外,还免除了他们一定的赋税负担。

募兵制度下对于士兵的福利待遇更加的优厚了,府兵的兵器是自己准备的,而募兵的兵器是由朝廷提供的,募兵的一切开支都由国家承担,自然而然也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参军了。

而募兵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更是人们敬仰的对象。反观府兵制度下的士兵,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耕任务,到了后期还要遭受贵族阶级的欺凌,甚至是成为贵族家中的苦劳力。这样不受敬仰的府兵,也当然不会再有人愿意担任。

三.募兵制往往在王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环境下崛起,此时国家乏力,世家大族以自身的财力养兵,士兵更像是家族私兵,往往导致割据势力出现

1. 挥霍连连,负担严重

募兵制是在唐朝中后期时出台的,那时的唐朝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经济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所以募兵制在发展初期的时候,国家对此的财政支出完全是游刃有余。

但是募兵制度之下,军队的一切开支都来源于朝廷,即便是国库里的银子再多,也支撑不住这样的挥霍。所以发展到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一日比一日繁重。

国家经济的衰退,直接导致了军队实力的弱化。不仅如此,当时募兵制度出台的时候,因为待遇优厚,让国家一大批青年壮年都参与到军队中了,且不说他们是否真心愿意为国牺牲,这些年来在军队中赚的俸禄和军饷也是颇为丰富的。

青壮年都开始参与到军队中了,家里也就剩下老弱妇孺了,农耕劳动力的缺失,也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土地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就越来越差。

2. 藩镇割据,忠诚不够

募兵制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士兵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众所周知,在明朝时期,有名的将领戚继光,在选择戚家军的兵员时,是非常注重每一位的质量的,他甚至说道,一个士兵的好与坏就可以决定整场战争的胜利或失败。

募兵制度下所招来的士兵,大多数都是那些地痞流氓,因为吃不上饭,所以才来军队吃军饷。那些有文化有经济头脑的人,他们是不会参与到士兵中的,所以这些士兵的兵源质量就非常差,再加上后期国家经济的衰退而导致军队待遇变差,这些士兵的忠诚度也就会越来越差。

除此之外,在这些募兵之中,除了有汉人还有胡人等少数民族的人。在军队中,这些少数民族的人自然都会抱团相处,长此以往,地方割据势力就会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直接威胁到了朝廷的管理和统治,他们甚至还想要与朝廷抗衡,从而取代唐朝的统治。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就是募兵制直接导致的。

结语:

在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百废俱兴,需要修生养息,在国库空虚的时候,府兵制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论是针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安危来说,府兵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时国家发展的不足。但是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土地问题也愈加的严重,府兵制就无法支持朝代的发展了,此时就需要募兵制来缓和各个阶级的矛盾了。

在募兵制度下,士兵的待遇和地位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所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一个募兵。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是花了钱,这些农民或是青壮年劳动力就愿意为国家效力。但是士兵越来越多,却不注重质量,只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最后也只会让朝代灭亡。所以在历史上这些朝代普遍都会出现“兴于府兵,亡于募兵”的现象。

参考文献: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旧唐书》

标签: 古代兵制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大改各地省名都取了什么名字 为何一个都没有保留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天国改省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封建时期,农民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就像是机器中的齿轮,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他们同样也是受到了赋税徭役的剥削,哪怕是太平盛世,他们也不似如今这般无忧无虑,每年需要上缴的税务也是数额不小,最后所剩

  • 诸侯六国综合实力远超秦国 他们为何还被按在地上摩擦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战国

    你真的了解秦国崛起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快速强大;从秦惠文王开始,大秦帝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入侵活动,首当其冲的魏国丢失了大片领土。一些有识之士,比方说苏秦,就意识到了秦国的可怕,将来必定会是中原诸侯的威胁,于是纷纷联合六国,开始伐秦。六国合纵伐秦,声势浩大,联合

  • 五国伐齐之战中 各个诸侯国都获得了哪些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齐国

    对五国伐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对于五国伐齐来说,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联军和齐国主力在济西一带爆发了决战,结果

  • 关羽被杀赤兔马绝食而亡,为何吕布死的时候它不绝食?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赤兔马

    古代一些勇猛善战的将军都有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因为宝马配英雄,如果缺少了这一匹坐骑。估计这些将军们的战斗力就会下降许多,东汉末年,三国形成之前就有好一些传奇的神马,比如说刘备有的卢马,曹操有爪黄风电,绝影等这些非常有名的,但要说到最具传奇色彩的还是吕布的坐骑-赤兔马。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二者结合为一

  • 西汉时期都有哪些有名的皇帝 他们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西汉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很多人在提到封建王朝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抵触的心理,在历史的长河中,西汉涌现出很多让人称赞的好皇帝,建立的上百年间共出现了十几个君主,其中就包括开国皇帝刘邦,还有后来的几个刘氏子孙,一个时代之所以能够变得繁荣,和当时的统治者有着很大的关

  • 古代书中出现很多的外星人记载 当时的古人又在做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外星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记载外星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后,关于它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尽管有争议,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对他的想象,所以我们在科幻电影中加入了很多外星元素。受此影响,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外星人的概念只是现在的事情,

  • 洪秀全临死前到底有多疯狂 为了收买人心可谓是王爷满朝,狗尾续貂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洪秀全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重用书生堂兄,忽视有经验的军事将领在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后,太平天国失去“顶梁柱”,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干青年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作战,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效。然而,洪秀全在提拔陈玉

  • 曹操抓走了刘备的两个女儿,最后结局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曹操的故事。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英荟萃,而刘备是当世枭雄,他原本是皇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但传到刘备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毕竟汉朝绵延400多年,刘氏宗亲数不胜数,加上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刘备落

  • 西夏的综合实力如何 西夏为何能多次打败辽国军队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夏,辽国

    对西夏和辽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没有多次,只有两次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李元昊率领西夏精锐在河曲之战中击败辽兴宗率领的10万精锐辽军。自从澶渊之盟后,辽国不便跟北宋开战,就怂恿西夏进攻北宋,趁机要北宋增加岁币。后来辽国从宋国又讹诈每年多二十万“岁币”后,又站

  • 自幼就颇具胆略权诈的刘晔,最后为何发狂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刘晔

    三国时期,天下人才辈出,如过江之鲫。有人靠谋略受重用,有人靠军事,还有人凭着两面三刀的作风竟然也能混上高官。此公姓刘名晔,乃是汉光武帝的后人。刘晔自幼颇具胆略权诈,十三岁时便亲手杀害了其父身边一位不太驯服的待从,名震当地。年二十余,又设计杀死了扬州豪强郑宝,夺得精兵数千,声望日著。在汉末群雄割据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