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解密三国一百年:大小乔守寡后的私生活

解密三国一百年:大小乔守寡后的私生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3/12/26 19:18:43

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公,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

皆有沉鱼落雁之容,姐妹俩儿都知书达礼,通音律,晓诗文,尤其女红一事更是名闻遐迩。后来乔家大姑娘(世称大乔)嫁给孙策,二姑娘(小乔)嫁给周瑜。

小乔,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桥公的次女,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人,东吴名将周瑜的夫人。传说与其姊大乔均为绝世美女。

网络配图

大乔小乔,是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的合称。姓本作“乔”,但是二人的芳名已失,只好以“大乔”、“小乔”加以区别了。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关于二乔的描写只有短短一句话:“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此二女皆是美艳,贤德有才之人。

唐朝诗人杜牧在诗中曾写道曹曾觊觎大小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东坡也曾留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样的词句,从此令二姝流芳百世。

说到美女二乔,就不得不说一下与她们息息相关的两位英雄人物——孙策与周瑜。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在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大将周瑜的协助之下,一举攻克了皖城。

皖城东郊有位乔公,膝下有两位国色天香、聪慧过人的女儿,远近闻名。乔公看到孙策、周瑜两位将军少年了得,而且战功显赫,便决定把自己两个宝贝女儿嫁予此二人。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单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漂亮的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雄豪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真堪称两段美满姻缘了。

裴松之为《三国志》补注《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时就引用了《江表传》,有一句: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流离,即容颜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当然,这两对伉俪郎才女貌,孙策与周瑜当时都是25岁,正是少年得志、英姿勃发之时。孙郎武略周郎智,大乔娉婷小乔媚,四人君臣姐妹常常共游,或是一起共读诗书。

网络配图

然而,二乔果真这样幸福吗?史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从相关资料上分析,最先步入薄命历程的要数大乔了。自大乔嫁给孙策之后,孙策便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夫妻相聚的时间非常少。

当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却被许贡的家客刺伤。回到吴国时,孙策生命垂危,使差人寻请华佗医治。

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见状说道:“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之手,死时年仅26岁。

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一年夫妻生活便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独自生活,含辛茹苦地抚育遗孤。一代佳人,何时凋零都无人知晓。

相比之下,妹妹小乔的处境似乎比姐姐稍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度过了11年的幸福生活。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功勋赫赫,名扬天下。

不幸的是周瑜年寿不永,建安十五年,周瑜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36岁。这时小乔也才不过30岁左右,突然间失去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象。

周瑜留有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并不能在史料中查证,但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小乔还是他们的嫡母。由于周瑜生前战功赫赫,孙权对其子嗣特别的优待。

尽管如此,小乔本人也是琴瑟已断,欢娱不再,只能和姐姐一样,在无尽的寂寞之中消磨此生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古红颜多薄命”的例子不胜枚举,虽说二乔并没有死于非命,但同样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网络配图

二乔姐妹的薄命生涯关键薄在命苦之上。年纪轻轻便已经守寡,孤自一人,了却余生。残灯枯烛,形单影只,是何等的悲凉与凄苦!二乔姐妹同样也是古代美女中贤良淑德的典范之人,婚后与夫辗转沙场,相夫教子,安分守己,任劳任怨。

夫死后毫无怨言,尽心尽力抚养并教育子女,勇于担当重任,以柔弱之躯显其坚韧本色,更是美女中贤妻良母的典范。二乔虽均命薄,但不失高尚的品格,在古今美女中树立起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且最着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于《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罗贯中的这番杜撰对后世影响甚大,二乔也就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名女人。因为没有二乔,就没有了蜀、吴联盟的基础,就没有了随后的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标签: 小乔

更多文章

  • 唐朝秘史:唐高宗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

  • 人性的善恶论:佛教中是否主张人性本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人性的善恶论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众生皆有佛性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

  • 诸葛亮为何让阿斗娶张飞的两个女儿而不是关羽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从刘备来说,阿斗要结婚,首选的人家也是关家和张家。但这个事情刘关张三人都没法直说,只能由外人来撮合。关张二人虽然兄弟情深,但在这件事上,无疑是暗中较劲的。网络配图 孙权派诸葛瑾来提亲,无形中是坏了关公的事,所以关公才大发雷霆。诸葛亮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亡后,做媒娶了张飞的大女儿做皇后。张皇后死后又续娶

  • 清太祖为何要把都城迁到沈阳 跟清朝龙脉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太祖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是满清入关前的盘踞之地,传说为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大批著名专

  • 秦国第一次中原扩张的内幕?春秋争霸之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秦国早期和中原并没有什么来往,中原的诸侯们也一直都把秦国人当作异族的犬戎一样看待。秦国要想把势力扩张到中原来,第一步策略就是和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但是后来,为了河西的这块地盘,两家闹翻了,在韩原之战中,秦穆公抓住了晋惠公,继续逼着他要地。晋惠公害怕失去他的国君之位,就答应了

  • 孝庄太后的秘密:死后37年不下葬竟是因为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

    我们对孝庄文皇后一点儿也不陌生,多年前,一部电视剧《孝庄秘史》把孝庄和皇太极、多尔衮乃至降臣洪承畴之间的感情刻画得那叫一个细腻,尤其是咆哮哥马景涛扮演的多尔衮死去的那一集,不知赚了多少眼泪。还有一部《康熙王朝》,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则大气磅礴智勇兼备,一派女强人形象。有人说,这孝庄其实挺悲情的,丈夫在

  • 汉代曾因避讳吕雉之名用"野鸡"代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雉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网络配图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后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

  • 清末GDP世界第一却挨打的原因:科技太弱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经济

    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与份额,都不一定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难反映中国国际地位。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的一个狭窄方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加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远高于日本,约为日本

  • 雍正勤政批过奏折数以万计 一扫衰颓之风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雍正帝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做事要求实际而不应该有虚念,这是雍正帝的再三要求。他刚一即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勤政皇帝,

  • 谁杜撰“周武王把妲己赐给周公”得罪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孔融是三国前期的神童。《三字经》里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10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李膺。李膺在官场上级别高,在文化界的名望高,家里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一般人进不了门。孔融登门,给拦住了。他说:“我跟你家老爷是通家之好。”网络配图一个小孩儿,这么大的口气,看门人自然要去禀报老爷。李膺瞧了他半天,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