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人性的善恶论:佛教中是否主张人性本善

人性的善恶论:佛教中是否主张人性本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3/12/26 21:59:02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

众生皆有佛性

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堕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

善恶乃世间法中的观念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

观世音金身佛像

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

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标签: 人性的善恶论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让阿斗娶张飞的两个女儿而不是关羽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从刘备来说,阿斗要结婚,首选的人家也是关家和张家。但这个事情刘关张三人都没法直说,只能由外人来撮合。关张二人虽然兄弟情深,但在这件事上,无疑是暗中较劲的。网络配图 孙权派诸葛瑾来提亲,无形中是坏了关公的事,所以关公才大发雷霆。诸葛亮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亡后,做媒娶了张飞的大女儿做皇后。张皇后死后又续娶

  • 清太祖为何要把都城迁到沈阳 跟清朝龙脉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太祖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是满清入关前的盘踞之地,传说为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大批著名专

  • 秦国第一次中原扩张的内幕?春秋争霸之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秦国早期和中原并没有什么来往,中原的诸侯们也一直都把秦国人当作异族的犬戎一样看待。秦国要想把势力扩张到中原来,第一步策略就是和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但是后来,为了河西的这块地盘,两家闹翻了,在韩原之战中,秦穆公抓住了晋惠公,继续逼着他要地。晋惠公害怕失去他的国君之位,就答应了

  • 孝庄太后的秘密:死后37年不下葬竟是因为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庄

    我们对孝庄文皇后一点儿也不陌生,多年前,一部电视剧《孝庄秘史》把孝庄和皇太极、多尔衮乃至降臣洪承畴之间的感情刻画得那叫一个细腻,尤其是咆哮哥马景涛扮演的多尔衮死去的那一集,不知赚了多少眼泪。还有一部《康熙王朝》,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则大气磅礴智勇兼备,一派女强人形象。有人说,这孝庄其实挺悲情的,丈夫在

  • 汉代曾因避讳吕雉之名用"野鸡"代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雉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网络配图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后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

  • 清末GDP世界第一却挨打的原因:科技太弱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经济

    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与份额,都不一定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难反映中国国际地位。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的一个狭窄方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加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远高于日本,约为日本

  • 雍正勤政批过奏折数以万计 一扫衰颓之风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雍正帝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做事要求实际而不应该有虚念,这是雍正帝的再三要求。他刚一即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勤政皇帝,

  • 谁杜撰“周武王把妲己赐给周公”得罪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孔融是三国前期的神童。《三字经》里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10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李膺。李膺在官场上级别高,在文化界的名望高,家里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一般人进不了门。孔融登门,给拦住了。他说:“我跟你家老爷是通家之好。”网络配图一个小孩儿,这么大的口气,看门人自然要去禀报老爷。李膺瞧了他半天,硬

  • 靖难起兵燕军攻下南京 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靖难起兵,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他到底会逃去哪里——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传奇颇多的王朝。明朝的皇帝都很有特色,其中建文帝兵败失踪成为千古之谜。朱元璋的大儿子,死得早,留下了朱允炆。朱允炆也就成为了皇太孙。朱元璋很喜欢这个孙子,在朱元璋死后,他留下诏书让建文帝继承皇位。网络配图朱元璋知道建文帝

  • 泰州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出土女尸千年不腐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尸

    泰州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女主人五官分明,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一般保存好的古尸出土会变形,但是泰州不腐女尸却不变形,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具泰州不腐女尸千年不腐呢?网络配图解开“纽扣”,需翻身才能褪下衣服3月1日,重现天日的女性墓主人,“原封不动”地被放置在冰柜中保存。泰州市博物馆专家选择了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