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是寻找建文帝那么简单吗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是寻找建文帝那么简单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77 更新时间:2024/2/2 4:51: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和下西洋目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明朝发生过许许多多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奇闻趣事。比如说东西厂、锦衣卫的设立,丞相制度的废除,爱好斗蟋蟀的“明宣宗”,痴情皇帝明宪宗,痞气十足的明武宗,沉迷炼丹的明世宗,视财如命的明神宗,喜欢做木匠的明熹宗……当然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跟大奸大恶的奸臣小人,比如郑成功、郑和、魏忠贤等等。

很多人对郑和这个人七次前往西洋存在很大的争论,时至今日都让人觉得十分迷惑,这么多次出海到底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几种常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假设,仅供大家参考。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当然除此之外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间接拓宽了自己的管辖范围,很多国家开始主动进贡交流,明朝也收获的很多的附庸国和朝贡国。当然金银财宝这些财富也随之而来。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明朝和平交流的意愿,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而在另一方面宣示了自己的主权,这都离不开三保太监“郑和”突出的功绩。

郑和在成名前的故事,史书上并没有完全清晰的记载。只能推测出他在年轻的时候是燕王朱棣的侍从,为人骁勇善战,后来在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的靖难之役当中获得战功。被燕王朱棣提拔升任,并赐姓“郑”。不过燕王在推翻建文帝政权时,并未找到建文帝的尸首,下令出海寻觅。由于郑和宗教上信奉佛教跟伊斯兰教,再加上备受朱棣重视,懂军事有能力,是出海寻找建文帝最好的人选。

第一次下西洋开始于1405年,结束于1407年,先后到达苏门答腊岛、马六甲、锡兰等国,后降服海盗陈祖义回国。很快继续出海,第二次下西洋到达了占城、爪哇、暹罗、印度西南端等地,于1409年回国,此次专门到锡兰对佛寺布施,捐赠珠宝金银,供养佛陀。

第三次1409年出发,到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此次出海被锡兰山国王围攻,生擒锡兰国王,于1411年返还,不过并未杀伤锡兰国王,而是放还归国,从此以后锡兰对明朝感恩戴德。在1411年归国后,史书记载郑和“数使滇黔百粤,领上密喻踪迹建文”。

由此看出,郑和在到达一个地方的时候都会传递一种希望和平友好相处的理念,但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会买账,不买账怎么办?不买账当然就打到他买账,和平交流的同时又间接地扩大了自己的疆域。

等到了1412年末开了第四次下西洋,这次携带了翻译人员,首次到达了东非麻林迪,并成功击败截杀郑和船队的苏门答腊叛乱者。这次远航于1415年回国,同年东非麻林国前来进献“麒麟”(长颈鹿),由此可以看出远洋航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和平宣誓主权的方式也扩大了朱棣政权的影响力。

第五次下西洋的时间推迟到1416年的年底,此次郑和率船队抵达了非洲东岸索马里一代,不过此次出海主要送还非洲使者,1417年夏就已回国。明成祖朱棣于1419年专门下诏奖励出海的全员官兵。

第六次出发时间已经转到了1421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陆续有十六国使者前往大明朝进行朝拜纳贡,此次航行到达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并于1422年回国。此后由于明成祖身体状况不佳,出海航行就被暂时搁置。明成祖朱棣于1424年病逝,此后明仁宗继位,下令罢停下西洋事业。直到1430年,郑和才又接到命令再次下西洋,最后一次的出海开始于1431年,结束于1433年,郑和病逝在归途中,真正践行了自己出海远行的夙愿。

综上所述,从时间段可以明显看出,最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明成祖朱棣指示他出海寻觅建文帝。并且随着航海次数的增多,建文帝虽然没有寻觅到,但却获得了“万国来朝”的效果,这对于封建帝王来说,无疑是宣示了自己的主权,展示了自己的强大。但在整个下西洋的过程当中,郑和一直秉承“和平友好交流”的理念来传递明朝的意图,深受各个小国的喜爱和欢迎。

这七次的下西洋,不仅促进了中国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更加深了马六甲海峡以及东非、东南亚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交流,对人们研究明代亚非地区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

标签: 明朝郑和

更多文章

  • 西施被派到吴国夫差18年 回到越国时为何还那么抢手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施,吴国

    对西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传说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史上最成功的间谍。因为美貌,她被越王勾践送给了吴王夫差,从此吴王沉湎于她,最终亡国丧身了。在吴王被打败后,西施的去处成了一个谜。一说她愧疚自缢,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又觉得对不起吴王。一说她被范蠡带走,逃到太湖中。不过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放的为什么不是火箭?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放的为什么不是火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看三国小说的时候,似乎很多人对立面周瑜的形象不是很喜欢,因为这个人虽然是颇有才华,只可惜心胸气量都太小了。面对比自己优秀很多的诸葛亮,十分看不上眼,总是想尽办法想让他出丑,不过,诸葛亮是谁,怎么可能让他如愿呢,这两个军事奇才

  • 历史上最低调的太后,邓绥的为人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邓绥,东汉

    你真的了解邓绥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些太后比较出名的,有汉朝的窦太后,宋朝的刘太后,此外清朝的慈禧太后更是无人不知,但在汉朝时候,却也有一位叫做邓绥的女人,她在25岁的时候就当上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临朝摄政长达16年之久,而且从治国理政方面来看,丝毫不逊于历代帝王,堪称史上最低调

  • 古人到底是怎么作死的 秦武王可谓是作死界的翘楚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人,作死

    对古人作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之中是不是一个装酷耍帅之人?小编觉见过很多这样的男生:看到面前有自己喜欢的女神在,便会装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然了,很多女生为了自己欧巴也会做出一些让人大呼666的操作,这种情况下,看得人过瘾

  • 羊舌鲋:历史上第一个被抓的贪官,还被称为贪官的“开山鼻祖”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羊舌鲋,春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羊舌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贪官届的开山鼻祖就是羊舌鲋,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他出生于晋国的名门贵族,是名将羊舌斗克的后人,父亲是羊舌职,但他不是嫡子,而是小妾的儿子,是一个庶子,而庶子在那个时候是不被别人喜欢的,和嫡子是无法比拟的。青年时期的羊舌鲋靠着自

  • 富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被金军一举溃败?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富平之战,宋朝

    富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被金军一举溃败?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富平之战是南宋早期同北方金国爆发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中,金军击溃了号称有40万人的宋军,最终获得了陕西与四川交界处的控制权。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富平之战中南宋的40万军队只是号称,实际并无此数。关于宋军兵力,比较可

  • 北宋流行歌王柳永,在历史上人品究竟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柳永,宋朝

    对柳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诗词中的词,虽然是一种诗的别体,但是说它是古代的流行音乐也不算错。因为词都是有乐谱,能够唱出来的歌。而北宋大词人柳永,因为作词非常有名,相当于北宋的流行歌王,被无数喜欢他的人奉为偶像。可是,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柳永却没有出现,这可能与他眠

  • 历史上吕家被清算,为何武则天死后武家却没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雉,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雉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也是籍此地位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为人们所熟知的诛戮功臣、虐杀戚夫人、屠戮刘邦子孙、封王吕氏族人,似乎坏事做尽,以致死后遭到清算,家族尽灭,世人称快。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皇后时就参与国政,随

  • 后金在辽东都做了什么事情 所谓的杀穷鬼杀富户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东,后金

    很多人都不了解后金在辽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后金天命七年广宁之役后,明金之间开始进入对峙状态。后金内部政局也比较乱,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内部而疲于奔命,局面每况愈下,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多疑好杀的努尔哈赤开启了一段对辽东汉民的血腥统治。努尔哈赤称汗之后,一直以赫图阿拉为统治中心,到了天

  • 岳飞死后被平反 他的后人为什么还有其他姓氏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飞,后人

    对岳飞后人不姓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湖北转运司立庙牒》中如此评价岳飞:“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作为南宋最杰出的统帅,即便已经逝去了千年,岳飞也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大英雄。当年他他率领的“岳家军”不仅将敌人打的节节败退,并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