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葵丘位于现在哪里,葵丘之会发生在哪里

葵丘位于现在哪里,葵丘之会发生在哪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8:18

葵丘位于今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五霸岗村。

葵丘会盟台

面积300平方米,高2米。这里三面环水,林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

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

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的战争之盟,因此在历史上是比较著名的大事件。

春秋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始霸,会诸侯于葵丘,史称葵丘之会。据《春秋-僖公九年》载:“夏,会宰周公齐侯、宋子、

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夏秋两次葵丘之会,旨在诸侯结盟修好共图太平盛世。葵丘会盟约定五款:“ 毋雍泉,毋讫籴, 毋易树子,

毋以妾为妻, 毋使妇人于国事。”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显要位置。今存盟台遗址,台高2

米。立石碑一通,上书“葵丘会盟台遗址”。1995年,政府拨款扩建,有亭台、门楼、围墙等,占地1500平方米。葵丘会盟台,三面环水林木苍翠,“盟台夕照”为旧考城八景之一。

应为原考城县境内,另有一石碑可为证,该地地处山东河南的交界位置,距葵丘会盟台不足十公里,当时可能为会盟时列队欢迎的边界。至于该石碑未载入历史的原因,可能是黄河水冲刷的作用,使该石碑移至此处,但两县的县志办及史办均未去登记查询。

更多文章

  • 巾帼英雄吕母最后是怎么死的 生活富裕的吕母为何会造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母,秦朝

    吕母是西汉末年人物,琅琊郡海曲县有名的女富豪。中国大多数的女性,大概都有一种为家庭奉献的天性。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内操持家务,赡养子嗣。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吕母的女人,不在家相夫教子,享受富贵生活,却组织义军,反抗政府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是因为看不惯百姓受苦?想要济世救人?都不

  • 赵盾主盟故事简介,赵盾匡扶晋国压制楚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

    赵盾主盟,公元前613年,赵盾主盟,与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结盟,晋国再度控制中原诸侯,楚穆王晚年的一切努力因赵盾的反攻而化为乌有,只有蔡国还在坚持附楚。而次年,在赵盾的进攻中,蔡国被迫签下城下之盟,蔡国也从此消失与历史中。前610年,赵盾再度主盟与诸侯会盟与于扈,诸侯此时与晋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斐迪南,奥匈帝国,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

  •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欧洲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罗斯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线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

  • 明朝被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这是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锦衣卫

    说起明朝,很多人就会想到东厂、锦衣卫,这可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独创。不过,除了这些有意思的设立,明朝还被人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中国边境地区,总有游牧民族耐不住寂寞,强行找麻烦,通常都是皇帝派人去打仗。比如汉武帝就派出了大将万卫青、霍去病打匈奴,而明成祖朱棣二话不说,先后五

  • 为什么说草船借箭是假的 草船借箭是假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秦始皇,三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不计其数,作为战力最强的远程武器弓箭,从先秦时期便已经成为各诸侯国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以这么说,横扫六合的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第一功臣首推强悍勇猛的弓弩部队!在制造业水平不高的古代,生产力远远达不到作战消耗的补充,我们就箭头的制作人工耗时来分析下,就可以了解大概,早期使用材质坚硬的竹木

  • 三国时期,三国混战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从黄巾起义之后,汉末就呈现混乱局面,各种事情突发而来,先是董卓乱政,引发的一系列诸侯讨伐战,紧接着就是各路诸侯纷纷割据混战,初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再后来就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大战,可以说汉末一百多年是一段纷争不断的乱世,为什么就没有外族大面积入侵?原因很简单。我们都知道汉末三

  • 锺离牧一人挫败魏国的阴谋,保全了吴国国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锺离牧,吴国

    大家是否有过疑问:曹魏政权在什么时候是最为强大的呢?是魏武帝在世的时候吗?似乎不对,魏武帝只是后来曹丕给自己的父亲的追谥,在曹操活着的时候,他只能算是大汉政权的丞相。那么,是魏文帝的时候吗?看似好像也不对,毕竟那个时候曹丕只是稳定了父亲留给他的北方,其余地方寸土未进。或许,曹魏最为强大的时刻是在司马

  • 丕平献土是怎么回事?教皇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丕平献土,罗马

    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的一块高地上有个“梵蒂冈城国”,它是天主教教皇的驻地,是一个以教皇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国家。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其中85%是意大利人;四周有高墙与罗马城分隔,惟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向外敞开,步行环绕一周只需45分钟。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为控制基督教,在这块教

  • “先秦”时期法家人物为何大都不得善终?封建时期真的容不下法家思想?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法家,邓析

    儒家认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但是在法家法治历史上却是“杀其人而用其刑”。先秦法家人物身死异首的个人悲剧与其思想主张流传后世的胜利形成鲜明而深刻的矛盾对比。历史总是上演一些类似的残酷悲剧。法家人物凭借其切合时代的思想主张及个人才干赢得了君主们的赏识,但遗憾的是大都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然而他们的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