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震惊!《鬼吹灯》中契丹公主墓已被挖掘

震惊!《鬼吹灯》中契丹公主墓已被挖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1/14 4:20:11

导读:《鬼吹灯》从最开始的盗墓小说到现在的热门电影,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原本认为是虚构的剧情,其中的很多物品也都已在现实中找到了原型。作品中贯穿主线的契丹公主墓其实也真实存在,并且现已被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网络配图

契丹皇族这位年轻公主,是萧太后与辽景宗的孙女、耶律隆庆的女儿。她幼而聪辩,长乃柔闲,兰仪秀出,在闺阁皇宫中,曾备获荣宠,数次晋封。刚开始被封为太平公主,后又晋封为越国公主。16岁时,年轻的公主下嫁驸马萧绍矩,郎才女貌的故事再次上演。萧是当时齐天皇后的兄长,位高权重,而这桩圆满的婚姻也曾被无数人祝福。

但是,好景不长。2年之后,18岁的公主突然病逝,36岁的驸马也在不久后驾鹤,两人病逝原因成谜,多被认为因病所致,因此,其后被追封为“陈国公主”的谥号,也引得唏嘘嗟叹。

一千年以后的1985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的小村庄——斯布格图,村民们在修建水库时突然发现了这位年轻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而随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的精心发掘,沉睡了近千年的珍贵文物揭示了契丹公主的繁华生活。

当墓室被开时,展现在考古队员眼前的是一座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和后室6个部分组成的砖砌多室墓。主室内紧贴砖壁有赤柏松制成的木护壁,直达墓顶。主室正北壁地面上有砖砌尸床,尸床前有砖砌长方形供台。尸床和供台的东、西、南三面有雕刻的16个壶门,装饰讲究……

陈国公主身穿有银丝的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头枕金花银枕,脚穿鎏金银靴,腰系金银蹀躞带,并佩戴琥珀耳坠、璎珞,珍珠项链,金戒指、金钏等饰物和玉、玛瑙、琥珀、水晶佩饰。

其中,“黄金面具”堪称是墓葬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随葬品。公主的面具不同于以往辽墓出土的或铜质或银质或鎏金的面具,而是纯金打制,并且眼、耳、口、鼻均不开缝,不穿孔,是按照公主与驸马的脸型精心制作而成,造型生动,神态各异。

从面具看,公主丰润舒展,显示出青春女性特有的柔美;驸马颧骨微突,面庞清瘦,刚毅而沉稳。面具与银丝网络、鎏金银冠、鎏金银靴形成整体,穿着在公主与驸马身上,胸前及腰间配有大量的金、银、玉、琥珀等饰件。翻阅史料可以发现,契丹贵族死后有“以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的丧葬习俗。据说佩戴这种面具,可以防止尸体腐朽,让后人永远铭记死者生前的容颜。

网络配图

除了黄金面具以外,两顶鎏金银冠静静地在公主头部放置着。公主的银冠呈高筒式,圆顶两侧有对称的立翅高于冠顶。其实,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广泛流行的一种冠饰。这件银冠用鎏金薄银片分片锤击成各部位的形状,并用细银丝缝缀加固而成。冠顶圆形,两侧立翅高耸,看起来很像鸟飞翔时展开的双翅,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空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云纹等花纹,冠顶缀饰道教元始天尊像。头顶花冠,高髻长须,宽袖长袍,盘膝坐于莲花之上,后背像光边缘饰9朵灵芝。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被称为“主持天界之祖”。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影响开始信奉道教,公主的伯父和叔父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而此冠以道教为饰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对此,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级别最高的契丹贵族殡葬服饰,而采用金属面具和金属网衣,则是契丹族所特有的葬俗。除了黄金的大量使用,在陈国公主墓葬中,大量珠宝、玉器、琥珀的出土也呈现了契丹民俗。

其中,陈国公主胸部佩戴一串琥珀璎珞,是用数百颗琥珀珠与数件琥珀浮雕饰件由细银丝穿缀而成。璎珞由两部分组成,一组由5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另一组由60颗琥珀珠和7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

而一组双凤纹蟠龙纹琥珀握手,出土时则握在公主手中,是象征财富和权力之物。琥珀通常不为中原王朝所采用,在契丹却备受推崇。契丹人认为,琥珀具有定魂魄的作用,以琥珀握手随葬,反映了契丹人灵魂不灭的信仰。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8件蚕蛹形琥珀佩饰的出土,则说明契丹人深受汉文化生死观的影响。蚕一生四变,几眠几起犹如人的生命阶段。卵为生命源头,蛹是生命终结,而蛹化蝶而飞,则是古人所追寻的死后灵魂的去向。

除琥珀外,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器种类也较为丰富。依据功能和用途之异同,可初步划分为装饰用玉、玉器皿、文房用玉和习俗用玉四类。其中,包括工具形组玉佩1组7件;动物形组玉佩1组6件;龙、凤、鱼形组玉佩1组6件,玉銙丝鞓蹀躞带1条38件,方形白玉带銙11件,圭形青白玉带饰8件,桃形白玉、青白玉带饰18件;玉銙银带1条16件等等,反映了辽代玉器的造型题材丰富,文化内涵多元。至少受到中原汉文化、佛教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契丹文化“蕴含中原文化、草原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成分”,辽代玉器在造型上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色。

与此同时,从陈国公主墓中出土7件精美的玻璃器,均来自中亚地区。其中一个乳钉纹玻璃瓶,高17厘米,通体无色透明,花式镂空把手用玻璃条堆砌而成,可知当时的工匠已经充分利用了玻璃熔液在温度下降时由软变硬的特点,逐步堆砌成镂空状而制成的。

乳钉纹是八世纪至十世纪埃及和叙利亚等国的常见纹饰。这种器皿可能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辽国的伊斯兰玻璃容器。出土于陈国公主墓的乳钉纹高颈玻璃瓶的装饰手法与科威特国家博物馆藏品中一件玻璃瓶相似。刻花高颈玻璃瓶与美国洛杉矶汉斯收藏的一件刻花瓶相似。

这就是契丹公主陵墓中的真实状况,也许在看到这些考古文物的时候,你会觉得电影中的场景与现实重叠了。其实小说中的很多题材也是源于现实,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在等着你。

标签: 契丹公主墓

更多文章

  • 宋仁宗为何能创造中国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为何能创造中国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言所说的“造极”的“赵宋之世”,主要是指宋仁宗统治时期。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 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光绪

    在清朝的历史上,光绪算是最苦逼的一位皇帝。一生经历了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光绪帝一生挚爱的妃子被慈禧太后下令投井溺亡,自己也被慈禧太后幽禁于中南海瀛台。1908年11月,就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光绪皇帝被人用砒霜毒死了。网络配图关于光绪皇帝被谁毒死的目前有几种说法,有说是袁世凯干的

  • 万历三大征中大明帝国拥有什么制胜法宝?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历三大征

    万历二十年的明朝已经走末期,在动荡中摇摇欲坠的帝国在这个时候却突然经历了一场战争。当时的朝鲜遭受日本的进攻,明朝在接受朝鲜的求救后出兵镇压日本。这便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战。那么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处于盛极而衰的大明帝国拥有了什么制胜法宝呢?万历三大征配图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952年)起始

  • 反清复明的最后一战松锦之战耗尽了大明余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松锦之战

    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对于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太极多尔衮率先发动的。多尔衮画画像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多尔衮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一开始就在松山以及锦州之间专门修建了道路,道路修建好了之后,马上又开始命令锦州城附近的农民们不许耕田,

  • 成吉思汗驾崩后:窝阔台继得汗位后为何托雷家掌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窝阔台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术赤死的最早。网络配图成吉思汗临死前把剩下的三个嫡子叫到自己的卧榻旁,嘱咐他们说,将来的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继承,让察合台和拖雷一定要帮助窝阔台治国平天下,谁都不

  • 水浒揭秘:宋江一归顺为何天闲星就回家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水浒

    水浒传是古代章回体的集大成者,书中对人性有着精辟独到的剖析。书中也冲斥着权谋、道义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宋江归附朝廷后梁山其余好汉都有何反应。108将公孙胜是怎么样的人《水浒传》主要讲述的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因为不满朝廷昏庸,纷纷起来反抗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名叫公孙胜,他是河北蓟州人,

  • 史上首位垂帘听政的女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垂帘听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是谁?据历史记载,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是宣太后,为什么这样说呢?事不宜迟,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网络配图宣太后

  • 是谁首开“活人殉葬”之风?又是何时结束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活人殉葬

    殉葬,古代以活人或物品与死者同葬的习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人殉,商朝男女贵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但没有夫妻合葬、妻妇殉夫的现象。到了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国有位国君首开活人殉葬之风。当然,这是有历史明确记载的人殉。人殉,在史前文明时期早已出现,

  • 秦始皇陵地宫曝光 秦始皇尸体疑遭腐烂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陵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前后38年时间动用数十万人力。“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刘占成说,当时的场面是修地宫的修地宫,搞建筑的搞建筑。根据近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燕王朱棣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朱棣的生母是谁”在历史上众说纷纭,据正史记载,朱棣的母亲是朱元璋的皇后,也就是史上著名的大脚皇后。史书上说,朱棣为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并且朱棣还每每自称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但是野史上记载,朱棣是朱元璋的蒙古妃子所生,所以一直不受朱元璋待见,属于庶出。有学者考证,蒙古王妃入宫时间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