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罗马斗兽场“地下迷宫”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揭秘罗马斗兽场“地下迷宫”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4/1/12 23:59:13

这个由数条纵横交错的管道洞口组成的地宫,主要用于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贝斯特介绍说,吊起这些道具运用的其实就是滑轮和绞盘的原理。在斗兽场的墙壁上有大量半圆形的砖结构凸起和凹槽,这些凸起和凹槽是用于安装一个中间呈十字型的绞盘,工人把笼子吊在绞盘的一端,通过转动绞盘的滑轮,把角斗士或参与角斗的动物从地下吊上来,营造出让观众吃惊的效果。

初入罗马斗兽场,在惊叹于斗兽场的大气磅礴之,游人一定会疑惑于这里的与众不同,比如斗兽场地面崎岖不平,就像由众多同心圆的环形石墙拼成的指纹图章。

多年来,斗兽场的“地下迷宫”隐藏了太多的秘密等待后人发掘:为这里的地面不是由平坦的沙石铺就,而是由一系列具有圆对称形状的巨石阵组成;石柱上密密麻麻的圆孔又有何用……日前,德国考古学家贝斯特带领德意学者,历经14年探究,终于破解出这个神秘竞技场地下迷宫所隐藏的秘密。

网络配图

14年前,当贝斯特与德国和意大利的考古小组开始探索这个庞大的建筑时,他们困惑于斗兽场庞大的结构规模。“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对斗兽场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分析了,这里的复杂性真是彻头彻尾地恐怖。”

贝斯特发现,不仅斗兽场的地面结构宏大磅礴,斗兽场的地下结构也大有千秋。可以说,这个庞大的地宫复杂性一点都不逊于地面建筑,甚至比地面建筑更精巧,令人称奇。

地宫就隐藏在斗兽场的舞台下面。舞台平面呈椭圆形,长轴86米,短轴54米,环绕着舞台逐级而上的就是观众席。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逐步分散到每一层的座位中,但他们没有权利进入舞台下面的地宫,也从来不知道,这个地宫是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地下迷宫。

经过14年的发掘和研究,贝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庞大地宫的结构。去年10月,在140万美元的改造工程后,这个地宫的部分结构开始首次呈献给世人参观。

最能体现地宫作用的一个著名“戏法”发生于公元248年。当时,为庆祝罗马建成1000周年,魔术师们在斗兽场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这一浩大而壮观的场景被载入多本史书中,成为千古佳话。

在贝斯特看来,这个通过地宫输水道完成的把戏只是地宫最简单的运用。贝斯特和他的同事们花了整整4年时间,用卷尺、铅垂线、不可计数的纸和铅笔画出了整个地宫的技术图纸。“今天,我们很可能用激光扫描仪完成这项作业,但用铅笔和纸张更能让你在潜意识里塑造地宫的整个形象。”

网络配图

这个由数条纵横交错的管道和洞口组成的地宫,主要用于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贝斯特介绍说,吊起这些道具运用的其实就是滑轮和绞盘的原理。在斗兽场的墙壁上有大量半圆形的砖结构凸起和凹槽,这些凸起和凹槽是用于安装一个中间呈十字型的绞盘,工人把笼子吊在绞盘的一端,通过转动绞盘的滑轮,把角斗士或参与角斗的动物从地下吊上来,营造出让观众吃惊的效果。

在地宫,贝斯特还发现了许多坡道、绞盘轴和方形榫眼、横梁等结构,甚至还有径流运河。通过这些巧妙的设置,地宫能形成一个紧凑的、功能强大的电梯系统的网状结构,不仅能迅速吊起进入斗兽场的野兽、风景和设备,也能迅速引水排水。在运作的高峰期,地宫有60个绞盘同时转动,每个绞盘高达两层楼,由四名男子转动。其中的40个绞盘能从舞台下面升起动物笼,其他的20个则用于升起舞台布景,这些布景高达12到15英尺。

在斗兽场表演时,地宫制造的舞台效果功不可没。当一名角斗士登上舞台,并杀死一头狮子获得胜利,这时,为制造紧张气氛,让比赛更精彩,舞台各处可能跳出3到4只狮子,集体对角斗士进行围攻,场景扣人心弦,这就需要地宫庞大结构的巧妙配合。

对于旁观者来说,整个古罗马斗兽场就是一个帝国的缩影。里面的竞技游戏是对这个帝国神话的重新制定。被杀的野生动物象征着罗马人如何征服野外遥远的土地和征服自然本身,处决戏剧性地表现了无情的正义力量;而角斗士体现了罗马尊崇的男子气概,无论是胜者还是战败者都等待着尊严的致死打击。“我们知道这很可怕,”剑桥大学古典历史学家玛丽·比尔德表示,“但同时,人们喜欢观看这个生动的神话被不断演绎,这是戏剧、电影、幻象与现实,集合在一起。”

在此之前,罗马斗兽场地宫长期被世人忽略。

自公元80年左右罗马斗兽场建成后,地下迷宫就一直处在被世人忽视的地位,随着不断的翻修,地宫结构也被毫无章法地肆意添加,导致结构混乱。

网络配图

随着时间的积淀,整个斗兽场堆满了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废墟,人们在斗兽场里种菜、储存干草,甚至堆肥。地宫也被湮没在这些垃圾和碎石中,多年来不见天日。

随后,虽然罗马统治者曾数次试图恢复罗马斗兽场,但都未能如愿。

直到在20世纪30年代,在墨索里尼“罗马美化工程”的号召下,工人们清除了斗兽场的历史沉渣,让斗兽场重见天日。

标签: 巨石阵

更多文章

  • 揭秘智利沙漠惊现:75具史前鲸类化石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史前鲸类化石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智利阿他加马沙漠的同一地点发现75具史前鲸类化石, 它们彼此紧挨在一起,可能生活在200万年前。一些人认为,这些鲸因为迷失了方向,最终被困在海滩上,而另一些人则称,当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它们被困在一个泻湖里。但是,至于这些鲸到底因何死在距离大海超过0.5英里(0.8公

  • 曹操魏王合法刘备汉中王非法 这样说对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刘备

    辛弃疾词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曹孙刘三家,大家对孙权的评价基本一致,大都认为他是一方雄主,无所谓忠奸,但是对于曹操和刘备二人的忠奸评价,历来争论不休,观点抵牾。网络配图评价都是主观的,难免会走偏,那就看事实吧。虽然有孙权和群臣劝进,但是曹操最终没称帝;刘备最后却是称帝的。也就

  • 千古之谜:百战功臣韩信 是该杀还是冤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

    导读:韩信秦汉之际的着名军事家。说起韩信的发家史,最初韩信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归附刘邦,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从此升官晋职,却也招来了杀身之祸。历来关于韩信的死有几种不同的看法。那么韩信是该杀,还是被人冤杀呢?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

  • 诸葛亮八卦阵神秘莫测 至今无人能够破解!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八卦”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于‘八卦’,大家会觉得它具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但若我们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它就是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而所谓八卦就是八个不同的卦相

  • 诸葛亮的墓千年无人敢盗?并不是因为害怕机关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为了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等气节与忠心,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诸葛亮五丈原失利,病死后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钟会攻陷成都时,诸葛亮显灵,给钟会托梦,让他不要残害蜀中百姓。网络配图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

  • 黄帝陵究竟在何处?黄帝可能并非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帝陵

    导读:虽然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但是说起到黄帝的真面目,好像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虽然我们对这一事件深信不疑,但是黄帝真的存在吗?黄帝的陵墓又在何处。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参与过皇帝庙考古工作的平谷区原党史办主任胡尔森认为,黄帝生前的一系列征战史实的发生地都在北京周边,可以说,与平谷轩辕台的历史一脉相承。《

  • 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千古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陵墓

    导读:明孝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陵,在南京算是名气较大的景点了,从建造之日起,种种谜团就层出不穷,至今不得其解;今日小编就带您了解下明孝陵千古未解之谜都有哪些?网络配图1、明孝陵选址布局之谜去过明孝陵的朋友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跟以往朝代任何一个皇陵的神道笔直大气截然不同,为

  • 古埃及早有预言 人类未来的生活走向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埃及

    考古学家在研究古埃及王后肯塔卡维斯三世(Khentkaus III)所在的王朝时代时,得出惊人结论:人类历史是在重复古人毁灭的路,重演社会道德和自然环境的危机,现代人类崩溃在即,需要另寻重生的途径。据CNN 2月1日报导,捷克埃及学研究所(Czech Institute of Egyptology)

  • 秦始皇不立皇后是因为他对皇后的要求太高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26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这也

  • 古代女囚入狱会受到什么屈辱?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女囚

    导读:追根溯源,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亦称“棘丛”。棘,植物名,亦称“酸枣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绿色小花,叶呈椭圆形,茎上多尖刺,秋后枝干老化,尖刺更加坚硬锐利。为了惩罚战俘和奴隶,奴隶主就到山上砍来山枣树,编成围墙,将囚犯困人丝棘之中,“系用徽墨,(置)于丛棘。”到了商代监狱逐渐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