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古代的“非诚勿扰”:唐朝流行抢进士

揭秘古代的“非诚勿扰”:唐朝流行抢进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3/12/11 5:09:12

提起古代婚姻,不少人认为,那时男女没自主权,一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此种认识,尽管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以偏概全”。

的确,唐以前,婚姻嫁娶一般要经过纳采(送礼、求亲)、问名(询问女子姓名、生辰)、纳吉(到女方家送礼、订婚)、纳证(男方女方送聘礼)、请期(定婚期)、亲迎(成婚)等环节,古称六礼。到了唐宋以后,六礼已减为三礼,即纳采、纳币、亲迎。但无论怎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但政府倡导的风俗习惯也开始逐渐动摇,甚至出现了“非诚勿扰”(电视里见的抛绣球选女婿)以及“万人相亲会”那样的相亲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载:“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意思是男子带着礼品到女方家里,或在园圃里,或在湖上,双方见面。桌上,男方放四杯酒,女方放两杯酒,以表示男强女弱。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的背景下,男女青年一生的幸福就这样被决定了。

如果说上面的做法打破了“婚前不见面”,那么,下面要说的“相亲会”,则是对流行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古代“情人节”一般有三个:元宵、上巳、七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这一天,藏在深闺的女子和青年小伙子都纷纷外出踏青,她们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如杜甫所说“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而男子们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那么“元宵节”则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

元宵节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男女彼此也心照不宣,会用眼角光偷看异性,心里七上八下,但又憧憬着那份“灯下邂逅”的心动缘分,自有一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单身男女一旦看上心仪的人,便会请朋友上前自报家门,如对方也有“眼缘”,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然后彼此留下姓名、地址———尽管当时没有手机。双方回家后各自禀告自己的父母,于是父母大人便可按照“明媒正娶”的程序,“热热闹闹”而且“严肃认真”地走一下过场,直到把这个“灯下缘分”送到婚姻洞房。

古代还有一个“七夕节”,很多人认为这个也是古代的相亲节,其实,这个节在古代是夫妻节,不过被当下人当成“情人节”来过,实在是谬误,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情人与夫妻泾渭分明,牛郎织女更像是分居两地的夫妻。

在古代,除了“三月三”、元宵节这样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相亲节外,还有一个十分高端的相亲节,那就是“同年大会”,即“新科状元”相亲节,不过这个所谓的高端“相亲节”,是专门为古代权贵们挑选女婿而设立的,尽管如此,这个“高端相亲节”却没有古代老百姓相亲节那样温情脉脉,明礼貌,而是充满了暴力,有时还上演“全武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唐朝时,每逢朝廷举办科举考试,全国秀才们奔赴长安。发榜那天,参加应试的秀才都挤着去看榜,凡中了进士的,便凑钱一起到当时长安城景致最好的曲江池畔,举行“同年”大会。唐代进士非常难考,报名应试数十万人,最后录取的进士却不过几百人,考上的就显得特别“金贵”,于是,就在新科进士举行“同年”大会这天,城里权贵家的待嫁美女便倾城出动,涌向曲江寻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就告诉有权有钱的父母安排去提亲,而且大多是当即举行婚礼。不仅王公勋贵这样,甚至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加入其中,当然皇帝手里有特权,可以在借“赐宴新科进士”之机,为自己的女儿挑选驸马。不过,公主挑选的一般都是状元郎。

但是,每年新科“进士”少,而皇帝、王公贵族以及富豪家里未嫁的女儿特别多,面对如此“僧多肉少”、“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京城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在皇帝挑选完后(没人有胆量跟皇帝挑女婿),干脆直接命令家丁们去抢女婿,有的甚至由此还引发群体性斗殴。

北宋首都开封就发生一起,不过不是斗殴,而是“抢错”了,咋回事呢?进士发榜那天,一个叫曾文斌(新科进士)的小伙子正在看榜,突然被十多名壮汉架起来,并簇拥至兵部尚书之家。被架起来的曾文斌既不拒绝,也不喊叫,而是欣然前往。到了部长家,曾文斌才被放下来,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曾文斌听完后,不急不忙地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由于在“同年大会”相亲节,大多数单身新科进士大多都会被皇帝或权贵们选为女婿,于是,在古代“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总是密不可分,而且自唐朝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

标签: 古代唐朝进士

更多文章

  • 邹氏差点让曹操丧命!揭秘曹操的六大绯闻女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邹氏,曹操,绯闻

    导读:作为风流成性一代枭雄的曹操,也有许多绯闻女友,而他最著名的绯闻女友应该有六位,分别是间谍美女貂蝉、东吴美女二乔姐妹、张绣的婶娘邹氏、秦宜禄之妻杜氏和他的儿媳妇中山美女甄氏。邹氏差点让曹操丧命!揭秘曹操的六大绯闻女友由于媒体报道曹操的高陵大墓被确认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为关注,而曹操大墓中两具女性

  • 和隋朝一样的唐朝王朝也是成也大运河败也大运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皇帝,历史

    说到唐朝的灭亡,与穷兵黩武有关, 但不是必然关系。在这,先介绍下大唐的创始人李渊。李渊,是隋文帝杨坚的妹夫,而隋文帝的皇位是从北周的皇帝禅让而来的。北周隶属南北朝的北朝,南北朝是由五胡侵华造成的。所以,北朝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隋文帝不例外。当然,李渊以及他的子孙是胡人血统。所以,唐王朝是尚武,不是

  • 浙江发现赵匡胤七世孙墓 出土罕见“宋服之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浙江,考古,南宋,

    本报杭州6月12日电:今年5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赵匡胤七世孙)墓,到目前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经专家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形制丰富、纹饰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备,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

  • 揭秘:慈禧能够独掌大权只因走对了哪三步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大权

    要说晚晴政坛,慈禧是个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他以一介女流之辈,独掌大清政权数十年,一言九鼎,权势熏天。不是女皇,更胜女皇。她本是咸丰皇帝的一个妃子,是什么力量,把她推向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位置呢?我以为,一是命运垂青、机缘巧合——这是客观原因;二是她胆大心细,走对了三步棋——这是主观原因。咱们先说客观原因。

  • 与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关盼盼为何绝食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居易,女诗人,关盼盼

    关盼盼,徐州名妓,礼部尚书张愔之妾。张愔死后,独居彭城燕子楼。白居易赠诗讥讽她,关盼盼得诗,作诗回复白居易,十日内绝食而死。熟悉这段历史的人知道,关盼盼是白居易的头号粉丝,不仅能将白居易所有作品倒背如流,还将白居易的《长恨歌》谱上曲,作为每次演出的保留曲目演唱。白居易听很多人说,徐州有个女诗人非常崇

  • 揭秘:民国初年的法规建设有何奇特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

    1.官员不得馈受财物、参加酬宴,有职务关系的人不许相互借贷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官吏服务令》,要求“凡官吏应竭尽忠勤,从法律命令所定以行职务”,所规定的官员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依法服从命令、保守机密、遵守工作时间、保护公物、不得兼职、不得以权谋私和滥用职权等律令,所列皆细。如“不得馈受财

  • 陈登铠:闽都创办中医学校教育第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登铠,民国

    榕城南后街,清末民国时期,有位名医陈登铠(1861-1945),他目光炯炯,声音洪亮,修髯过腹,和蔼可亲。陈登铠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少时随名医郑景陶学医,学成后应北洋海军之聘,在军舰上任一等军医正多年,因家中亲老子幼,无人照顾,便辞职回榕,在南后街黄巷口行医。医寓坐西朝东,为三间排二天井,南侧墙外花

  • 元代宫廷室内装饰自成特色 正殿四壁垂挂无数虎皮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宫廷,装饰,

    很多人反对在今天还使用皮草,我也在其中之列,因为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已经让皮草变得不再必要。不过,回顾一下历史上使用皮幔、皮帐的奢侈生活,还是挺有趣的。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后,把游牧生活中大量使用皮毛的风气也带入宫廷生活。当时,元大都的主要宫殿一到冬季居然会满墙垂挂皮壁衣,还架设皮暖帐。熊梦祥《析津志》中

  • 西汉卜式因牧羊致富 从羊倌华丽转身为御史大夫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牧羊,官员,

    西汉年间,有一个人叫卜式,因牧羊致了富。有了钱的卜式,位卑未敢忘忧国。听说国家与匈奴打仗,国力日渐不支,他就赶往都城,上书朝廷,愿将家产的一半捐给国家。这事在朝廷引起了争议。是啊,一个平民百姓,要将那么多家产捐给国家,所图何事?于是,汉武帝就派使者前往问询。使者问卜式,你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放羊,

  • 百慕大海底金字塔真身:或为已消失大西国遗址?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百慕大,大西国,遗址

    目前,对百慕大之谜的探索正在同对“大西国”遗址的寻找结合起来。人们有理由相信,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海底被发现的金字塔建筑可能正是失落的大西国遗留下来的遗址。“大西国”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对话体著作中为后世留下的千古疑案。世世代代的人们曾望洋兴叹:命运悲惨的“大西国”究竟葬身何处水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