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张飞醉酒丢徐州,刘备说了一句话成经典

张飞醉酒丢徐州,刘备说了一句话成经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3/12/27 21:10:0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话说,对三国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对刘备这个角色已经很熟悉了,至于这个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很有争议,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原著作者“尊刘贬曹”,更是将刘备的“仁义”刻画的淋漓尽致。

刘备出身“贵族”,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家族落魄,不得不以织席贩履为生计。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屡败屡战,依附这个家底儿被打光,然后又去投奔那个,这样的生活,身为乱世之枭雄的他也甚是苦恼。

直到刘备的时运来了,有幸请得“卧龙”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样,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发家“根据地”。再加上刘备确实很会做人,招揽了不少有真才实学但怀才不遇的能人(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一流人才找曹操,二流人才找孙权,混不下去的找刘备,当然,这些都是人才,没有人愿意养倒贴钱的废物)。

再加上刘备等人的苦心经营,终于雄霸天下三分,刘备也最终实现了“初心”成为了皇帝,这是一个多么励志的古代现实的人生励志故事啊,草根儿的逆袭。

在刘备起家之前,他有两大“法宝”,其一就是众所周知的“仁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其二就是他的“皇家身份”以及后来汉献帝赐予他的“皇叔”之名。

要说,刘备的“皇叔”之名几乎就是个空壳子,全是水分,因为谁都无法证实刘备确实是皇室宗亲,汉献帝之所以敕封他为皇叔,只不过是想培植自己的实力罢了,用以制衡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果,在刘备得了个“虚名”之后,也没给汉献帝做过什么实事儿,就自己跑路了。后来,刘备就依托“皇叔”名号给自己拉队伍占山头,最后自立为王。

要说刘备的“仁德”,其实只不过就是一些能够收买人心的伎俩罢了,曾有某位学者这样评价过刘备,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一个老爷们,有的时候“逢人必哭”一把鼻涕一把泪,怎能不虚伪?当然,曹操也哭,哈哈。

无论怎么说,刘备确实赢得了天下三分,也成为了皇帝,并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别的不说,这就是本事,你不服不行,倘若换了别人,几乎没几人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尽管说刘备甚是“虚伪”,但是在刘备早起起家的时候对关、张两位结义兄弟,那可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就连睡觉三个大老爷们都挤在一张床上,因为,刘备深知,自己的两位弟弟都是自己最大的资本,能否跻身于乱世,就得倚仗他们二人了。

说到了刘关张三兄弟,刘备在情急之下无意间说了一句话,此后,此话竟然在民间流传了千年之久,时至今日,在黑道上也非常流行,被奉为经典的口头语。

这句话的缘来,正是张飞醉酒丢徐州后逃往刘备处。刘备关羽出征打仗,命张飞看家驻守徐州,开始几天还好,张飞挺认真也不敢喝酒,之后几天,张飞酒瘾犯了,整日喝得酩酊大醉,这还不过瘾,张飞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鞭打士族。

也正是这样,当时投奔刘备驻守在小沛吕布瞅准时机,趁这张飞酒醉,一举拿下了徐州城,在张飞逃跑的时候,只顾着自己逃跑,连刘备的夫人们全都忘到脑后,刘备妻小全都成了吕布的俘虏了。

当张飞酒醒之后,羞愧难当,在刘备面前准备自刎谢罪,刘备见此状怎能让自己得力干将就这样自裁,马上夺走张飞的佩剑,大吼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之,尚可缝补;手足若断,安能续否?”张飞听后,大哭,打消了自裁的念头,但在他的心底确实暖洋洋的,认为自己跟对了大哥,士为知己者死。

同时,刘备的这句话也被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刘备会做买卖,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能再回去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演了一出好戏,赢得了众人的人心。试想,刘备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个大城徐州,就因为张飞醉酒丢失,他怎能不愤怒?这也是刘备的过人之处,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是一个“好演员”。

也正是刘备这句话中的前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流传了上千年,被后世男人所追捧,奉为经典,相反,女人们对此确实嗤之以鼻。不过,时至今日,此话有一些变味了,在黑道上通常被说成:“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被改编过的这句话,也成为了经典的口头语,尤其是在一些影视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句话。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刘备的这句话实际意义已经不是曾经的意思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女人本就没有社会地位,有实际利益的兄弟之情绝对要高于夫妻之情。

而在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正如那句话:“妇女能当半边天”。至于“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这句话,也仅仅只是很多男人在吃饭喝酒喝高了后一起吹吹牛皮罢了,要是真的在现实当中敢这样说,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等着回家跪搓衣板吧!

标签: 三国刘备曹操

更多文章

  • 西晋时期的炫富风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都是怎么炫富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晋炫富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晋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炫富,整个时代都在比赛看谁更富。那些豪门士族靠几代人堆积起来的财富,到了西晋时期的人手中,都开始变得奢侈起来,互相攀比。人们炫富的方式和手段,只有现代人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王恺和石崇的攀比简直就是斗气。王恺

  • 龙袍和国运有关吗 每个朝代的龙袍为何都不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龙袍,国运

    还不知道:龙袍和国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阴阳五行学说一直以来在中国都是极其盛行的,在诸子百家的也邹衍更是独创阴阳家,并且认为各个朝代都是有着自己的德行的,这些德行正与五行所相对应。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也都对五行学说十分的关心,纷纷研究自己王朝的德行,

  • 古代单身太久为什么会犯法坐牢 统治者为何会制定这样的律法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单身

    还不知道:古代单身太久是违法行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时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当属单身这个话题,不是小编单身狗为难单身狗,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为了提升国家人口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针对单身的问题的法律,单身太久的人可能面临罚款或牢狱之灾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

  •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他们明明不屑于劳动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书生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书生怎么谋生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早期而言,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

  •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 区别有多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举人,秀才

    对举人和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

  • 嘉庆皇帝的后宫是什么样的 妃子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清朝

    嘉庆的后宫是什么样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近几年荧屏上的宫斗剧是接连不断的推出,所以小伙伴们对于这后宫里的莺莺燕燕看的也可以算是眼花缭乱了,咱们今天聊的就是这大清朝的嘉庆皇帝的后宫了。在嘉庆皇帝的后宫中,最早为嘉庆生育皇子的是刘佳氏,但这个孩子只活了三个月就天折了。

  •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联蒙灭金之后的局势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联蒙灭金之后的局势是怎么样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宋当年面临着多个敌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灭掉了北宋的金国,和最终灭掉了南宋的蒙古。不过在南宋时期,金国和蒙古一样都是外敌,而金国和蒙古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可是为什么南宋要联蒙灭金?金国灭亡之后,蒙古的敌人不

  • 刘邦为什么没有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只是没有做好铺路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戚夫人

    还不知道:刘邦为什么没有给戚夫人留条后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留了留了,怎么能说是没留呢?其实刘邦是有准备给戚夫人留一条后路的,早在生前刘邦就肉眼可见吕后与戚夫人之间的关系恶化,在刘邦死后必定有所内乱。但是谁能料到自己怎么突然就驾崩了呢?刘邦也意想不到自己还没铺好

  • 关羽打魏国到底有多猛 曹操十分害怕甚至想要迁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三国

    还不知道:关羽打魏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中大战持续了两年,终于落下了帷幕。而且最终是以曹操失败告终了。当时刘备这边势力是如日中天,他取得了汉中等三个郡县,而且和还打通了去攻打魏国的通道。在当时,诸葛亮很早前的那个设想终于完成了一半。在同一年,为了响应哥哥的号召

  • 万历皇帝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他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万历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十六位皇帝,不过这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很奇葩。比如说打仗被俘虏的,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还有喜欢斗蛐蛐的皇帝,还有不上朝的皇帝。大部分明朝的皇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