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祁镇靠夺门之变复位 为什么他又最恨“夺门”二字?

朱祁镇靠夺门之变复位 为什么他又最恨“夺门”二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3/12/11 3:09:22

最近热播电视剧《女医明妃传》是以朱祁镇朱祁钰这对兄弟的故事为背景。不过历史上他们兄弟之争,其实很单纯,就是为了皇位,而不是女人。

大致剧情大家都知道了,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被俘,朱祁钰在国难之际被推上皇位,任用于谦守住了北京城,使大明转危为安。但是,朱祁钰一旦上去了,就不想下来了。

有人说朱祁钰这是尝够了权力的滋味舍不得了。我觉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他一旦退位,可能他哥哥就不会放过他了,毕竟他曾经拒绝接受瓦剌人的威胁,置朱祁镇的安危于不顾,谁知道有没有给朱祁镇造成心理阴影?万一有,他回来报复,那朱祁钰还有好果子吃吗?

毕竟人人都想为刀俎,有谁会甘心主动去做鱼肉呢?

朱祁钰不想哥哥回来抢他的皇位,可是瓦剌人还是把朱祁镇给送回来了。朱祁钰就派了一顶娇子再加几个随从就把朱祁镇这么静悄悄地接回京城。

想起自己出京城时的前呼后拥和现在回京的冷清,没有谁想象地到当时朱祁镇内心的凄凉,但可以肯定的是,朱祁镇已经感受到了弟弟朱祁钰深深的恶意了。

接下来的7年多时间里,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连大门都被锁死,只留了个口子递饭,朱祁钰还把朱祁镇住的南宫的所有树给砍了,夏天朱祁镇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跟坐牢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直到有一天,濒临绝望的朱祁镇突然听到撞门声,朱祁镇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弟弟终于下定决心要杀自己。过了一会,墙撞出了一角(门撞不烂,钥匙也撞不坏,居然把墙撞塌了,可见朱祁钰是得有多忌讳这个哥哥),接着一队士兵就冲进了南宫。

此时的朱祁镇吓得手足无措,但很快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为首的石亨等人跪在朱祁镇面前,说出了他们真实来意:“请陛下复位!”

原来是石亨、张軏、太监曹吉祥以及徐有贞等人见朱祁钰病重,就想迎朱祁镇复位,这样,他们就有复立之功,就可以飞黄腾达了。于是就有了上面一出。

朱祁镇自然欢喜异常,跟着石亨等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开向皇宫。但是在宫门口又遇到阻拦——进不去!

总不能也跟像南宫一样撞吧?这可是皇宫!如果强攻,很快就会有援军,就凭他们手上一千来人,如何攻得下城门?

正在此时,憋了8年气的朱祁镇终于发出了狮子吼,他站在城门前吼了一句“朕乃太上皇帝也!”

就这样把城门的士兵给镇住了,底层士兵怎么惹得起太上皇?于是就乖乖开门了。

就这样,朱祁镇顺利进到奉天殿,时隔8年再度坐上了龙椅,接着敲响鸣钟,召百官进殿,宣布太上皇复位,就这样,朱祁镇又当上了皇帝。

如石亨等人所期望的,他们从此飞黄腾达。但也从此变得飞扬跋扈,恃功而骄,朱祁镇不接受他的建议,他居然敢甩脸给皇帝看!

朱祁镇渐渐受不了石亨等人。但良心却一直过意不去,毕竟他的皇位是石亨等人帮他夺回的。直到有一天,有个朱祁镇问大学士李贤对夺门的看法,李贤说出了一段话,决定了石亨等人的悲惨命运。

李贤说,说迎驾可以,但怎么可以说夺门呢?皇位本来就是皇上您的啊!自己的东西,怎么可以说夺?这不是自己认为自己篡位吗?而且当时幸亏是成功了,如果不成功,以郕王(朱祁钰)对皇上的猜忌,皇上的下场会如何?而且当时郕王已经病重,他死了,又没有子嗣,大臣们自然会迎您复位,何须这般纷扰?但如果是这样,这些人如何能够邀功升赏?

朱祁镇顿时醒悟,感觉自己被利用了,接着勃然大怒,下诏以后奏章中不得用“夺门”字眼,并将以夺门之功获赏的四千多人全部罢免,最后,石亨被以谋反罪处斩,石亨还算识相,还没斩自己先病死了。石亨败,曹吉祥被迫谋反,也被朱祁镇碎尸于市。

看到这段,可能很多人会加深朱祁镇昏庸的印象。这么浅显的道理,朱祁镇怎么之前不懂,非要人家提醒你你才想的通。

对于朱祁镇这个人,我在之前的文章分析过,他是个容易以真心待人的人,也因此富有人格魅力,也因此他痛恨背叛和被利用。(文章链接:真实的朱祁镇,可能没有霍建华的美貌,却有征服敌人的人格魅力)

他在南宫被囚禁7年,朱祁钰为了防止他跟外界联系,连一棵树都不给朱祁镇留,所以朱祁钰病重,他很可能是不知道的。当时朱祁镇濒临绝望的边缘,被囚禁7年,好在朱祁镇心理素质好,不然可能都崩溃了,所以当石亨等人突然砸门请他复位时,好像一个快溺水而死的人突然抓到了救命稻草,朱祁镇内心一定非常感激,他主观上更愿意相信这些人是真的忠于他,所以才会来迎他复位。

当时的朱祁镇内心对于自己通过这场政变夺回皇位心也是有点虚的,这个虚不是害怕能不能成功,而是对自己皇位正当性的不自信。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杀于谦这点可以看出来:当石亨等人建议他杀掉于谦时,朱祁镇犹豫,但是当石亨一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时,朱祁镇就下定了决心杀了于谦,如果朱祁镇真的对自己夺回的皇位政治正确性那么坚信的话,他没理由被这一句“此举无名”所打动而杀掉于谦。

为什么他对夺回皇位正统性不自信,我觉得首先朱祁镇是对弟弟的不相信,接着是对大臣们的拥戴自己的不自信。

当时政治环境是朱祁钰拥有绝对的皇帝主权,没有凌驾于皇帝的权力的存在,因此,朱祁钰有立嗣的权力,他就废掉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濬(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朱见济早夭,但朱祁钰迟迟就是不立朱见濬为太子,有人如此动议他就勃然大怒,可见他主观上就是不想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朱祁镇也知道自己弟弟不会这么好心主动还回皇位。

而朱祁镇之所以退位,是因为自己闯了大祸,差点断送了大明帝国。后来瓦剌人带着他去勒索明朝,开始还能勒索地到钱,后来一分都没有了,没人管他死活,朱祁镇很自然会觉得是群臣抛弃了他。加上被软禁的7年来没人敢来看他,更加加深了他的印象——他是个被群臣抛弃的人,即使朱祁钰死了,大臣也很可能不会再拥立他复位。

以上两个原因,使朱祁镇对自己的正统性开始心虚。所以,他自己一开始也觉得自己这场政变是绝对有必要也有意义的,所以他并不反对用“夺门”二字来形容这场政变。

因此就算他后来知道了朱祁钰病重,他也并没有否定石亨等人的功劳。

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朱祁镇已经开始怀疑这些人拥戴自己的真心了,李贤也是看准了朱祁镇这样的心理,才敢说出上面一番话,彻底摧毁朱祁镇对石亨等人残存的感激。

李贤的一番话对朱祁镇的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朱祁镇完全相信,一种是不信。

第一种可能,朱祁镇完全相信,那么无论是否夺门,皇位都是自己的,加上这些年石亨的所作所为,朱祁镇自然会认为石亨是在利用自己为自己的荣华富贵铺路,当然痛恨,杀之而后快。

第二种可能,就是朱祁镇不信,但既然李贤说了这话,就是说大臣们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的正统性,不管是否真心,都可以借坡下驴。既然大家一开始就认可我,那我干嘛还把自己当篡位的人呢?再加上朱祁镇本来对石亨的不满就已经到了临界点,正好借口干掉他!

既然“夺门”是没必要的,自己的正统性不需要杀于谦来“正名”,所以从那之后,朱祁镇才开始后悔错杀于谦。

所以,朱祁镇禁止奏章“夺门”二字,一是恨石亨等人对自己的利用,二也是借此传达一个信号,我夺不夺门,皇位都是我的。

标签: 朱祁钰朱祁镇

更多文章

  • 深宫里也有爱情:明英宗朱祁镇与钱皇后悲怆的爱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钱皇后

    有人说,深宫里只有肉欲和利益,没有爱情。大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的钱皇后或许就是一个异类,她的一生,诠释了爱情,这个普通而又神圣的字眼。英宗皇帝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是个喜欢操心的人,虽未垂帘,但军国大事总需尊重她的意见。孙儿朱祁镇的婚姻大事,自然也是奶奶一手操持的。太皇太后深知一个好皇后对皇帝、对皇朝

  • 解密:魏武帝曹操无法让名将关羽真心归顺五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关羽,名将,

    关羽的政治信念是与刘备一起“灭贼兴汉”。所谓“贼”者,泛指东汉末年拥兵作乱的各路实力人物,确指有实力控制皇室,扰乱朝纲,一手摭天的权臣董卓、曹操等超级军阀。公元200年前,刘备被曹操打败,落荒而逃,生死不明。负责镇守刘备老巢徐州所属的下坯、小沛两处据点重镇的刘备部将关羽、夏候博双双被擒,其中夏候博(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真迹去哪儿?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又称“王右军”。王右军兼善各体书法,集众家

  • “臣妾”一词到底该怎么用?是一种统称 指众男女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臣妾,古代,男女,

    《芈月传》里后宫众位佳丽,不论是夫人、良人、美人、八子、长史、少史,逢人便自称“臣妾”,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是古装剧的一个通病,几乎所有宫廷戏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古代,“臣妾”这个词绝对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轻易出口,在谁面前都胡乱使用的。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

  •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最初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旗,军制,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

  • 开元之治的历史背景:唐朝逐渐走出了武则天统治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开元之治,唐玄宗,唐朝,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使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饮茶之风也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武则天被逼退位之后,唐王朝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期:先是武三思与韦后、安乐公主勾结,害死于唐中宗复位

  • 都说自古皇帝都好色!为何朱元璋不再却另立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皇后

    放眼有明一代,不少皇帝在即位之后,就抛弃了糠糟之妻,另宠新欢,而朱元璋却始终如一坚守着马皇后不放,这其中有何奥妙?笔者通过史料分析,粗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在起作用:其一,朱元璋结婚前的处境让他珍惜家庭幸福。在认识“大脚”马秀英之前,朱元璋不像刘邦那样有前科,既无情人,也不游手好闲。他放过牛,做过和

  • 杭氏当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尸骨不知去向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杭皇后,明朝

    明代宗在位七年,先后立过两任皇后,第一任为汪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至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位,后被废黜;第二任为杭皇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至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在位,病死。生前风光,死后悲凉,这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杭氏,生年不详,父杭昱,正统年间成

  • 兰陵王的生母是尼姑?揭秘高长恭人生四大谜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在中国历史上,北齐是个非常另类的朝代,它虽然仅存在27年,但却给后世留下深刻记忆。北齐皇室大多行为怪诞,颠狂嗜杀的文宣帝高洋,荒淫暴虐的武成帝高湛,羞涩自卑的后主高纬,当然其中也有一位神采奕奕的人物,他就是兰陵王高长恭!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兰陵王身上有许多谜团,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都尚未待破解!那么

  • 揭秘:唐肃宗李亨策划马嵬坡兵变诛杀杨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唐肃宗,杨贵妃,马嵬坡

    这是大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元盛世让唐军将士忘记了还会有战争,连兵器都散发着安逸祥和的光辉。不想,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长安。唐玄宗避乱逃出长安,关于杨贵妃魂断马嵬坡这一段,很多文史学家都认为是禁军愤慨要挟李隆基,千古宦官高力士的审时度势,玄宗无奈传手谕赐贵妃死。可禁军要挟皇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