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徐达之死:徐达是被朱元璋御赐的蒸鹅毒死的吗?

徐达之死:徐达是被朱元璋御赐的蒸鹅毒死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1/27 12:33:57

徐达(1332—18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朱元璋同乡。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徐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明朝建立后,累官至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其长女后为明成祖朱棣皇后。

徐达头脑冷静、言语简短、思考缜密。在军中,号令一出便决不更改。诸将在他面前始终保持着畏惧的态度,而他在皇帝面前却恭敬、谨慎得像不会说话一样。他善于抚慰人,与部下同甘共苦,兵士们没有不感谢他的恩德、愿意以死报效的。因此所到之处,往往都能取胜。他约束部队十分严格,前后平定城邑无数个,但街巷市井和平安定,百姓从不因战事受苦。回到朝廷的日子里,他单独一辆车回家,邀请礼遇儒生,不耻下问,整日交谈,和睦融洽。皇帝朱元璋曾称赞他说:“受命出征,成功凯旋,不自夸,不为自己吹嘘,不爱女色,不取财宝,正直无暇,如同日月一样皎洁明亮,只有大将军一个人而已。”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防止功臣们抢夺他的天下,便将功臣一个一个找理由杀死了。面对开国大臣徐达,也是朱元璋从小的好朋友,他会对徐达下手吗?

流传极广的就是朱元璋赐蒸鹅而害死徐达的说法。

有一次徐达生了背疽,朱元璋特地送去御赐蒸鹅一只,表达慰问之情。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刻会死。但皇帝御赐的,不得不吃,徐达只得当着使臣的面,泪流满面的将蒸鹅吃光,当夜便毒发生亡。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死于背疽,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得背疽的人吃蒸鹅就会死亡,并无科学依据。蒸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吃蒸鹅不但不会致死,反而会增加患者营养。

再者就是从史料文献角度来看,蒸鹅害死徐达也站不住脚。所谓的“朱元璋送蒸鹅”一事并未在《明史》中提到。徐达死于背疽似乎确有其事,但被蒸鹅加重病情,却是无稽之谈。在明初的一本笔记《翦胜野闻》中,略微提过朱元璋赐食徐达,但并未提到过赏赐的是什么食物。

后来清代《四库总目提要》说,《翦胜野闻》一书不可信,“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反驳了徐达死于吃蒸鹅一说。而且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功臣庙,位皆第一。死后享受如此显贵,朱元璋对徐达的器重可见一斑,赐蒸鹅一事,也不足信。

更主要的一点是,徐达的墓碑高8.95米,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高的一块,朱元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情分还是不浅的。朱元璋死后,他的碑文为朱棣亲自撰写,这块碑位于大金门正北七十米处,高8.78米,比徐达墓神道碑矮了17厘米。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又说天子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又说“一山不容二主,一国不有二主”,又说“功高盖主”,危机四伏。明朝初建,先后出现了“火烧庆功楼”、“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等,开国功臣和朝中要员被朱元璋已基本上赶尽杀绝、洗劫一空。徐达却因其懂得做人,有幸得以善终。

显然,徐达能得以善终,未获厄运,主要原因就是他善于韬光养晦、谦让恭敬、低调做人,不引火上身,从而躲过了许多凶险灾祸。大家应该从他身上得到很多有益的示。

标签: 徐达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的天价文章:稿费堆满东都洛阳的一条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诗人,文人,

    写字写文章这玩意,不只是文化活,也是商业活,自然是有市场价的,现代商品社会如此,古代农耕社会也如此。古来圣贤文人,在为人为官方面,可以清廉,但在出售文化产品方面,因为是劳动所得,那可就不客气了,例如郑板桥写对联,开价两千两银子,给一半就写一半,按酬出工。满腹经纶换来优势生存资本也是应该的,这不是对人

  • 宋徽宗如何自评“瘦金体”:推行后将省很多墨水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

  • 曹操为何要捉拿活赵云?曹操为何不让人杀死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赵云,三国

    三国演义上有这么一段,赵云在曹操大营里,为了救幼主阿斗,不惜七进七出,那么多曹营将校,居然束手无策。那么曹操果真杀不死赵云,赵云一个人难道真的能单挑曹军百万大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么曹操为何要出现这一个昏招,否则,赵云连同阿斗不就死在曹操手里吗?小说中写道赵云在曹营中冲杀,曹操在景山顶上,看见一将

  •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万春,李世民,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山进逼城

  • 宋朝奇特的饮食习惯:张俊竟用猪下水款待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饮食,宋高宗,

    宋朝餐桌上之所以出现羊下水,是因为缺羊,这个解释其实是很片面的———宋朝缺羊,可是不缺猪啊,为什么猪下水也很红火呢?翻翻《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两宋京城好多小吃跟猪下水有关,例如“猪肚”、“猪脏”、“猪胰胡饼”,还有猪肺做的“灌肺”、猪肝做的“肝脏夹子”。南宋养生手册《奉亲养老书》载有“猪肝羹

  • 盘点:在生死存亡时选择“逃跑”的历史大人物们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伍子胥,鲁迅,曹操,

    逃跑或者留下,的确是一个问题。因为跑实在是因活下去的欲望,而留下却也真的是要获得死去的尊严。实际上,千钧一发之间,似乎来不及多想,跑吧,于是赶紧夹着尾巴,走人。最早记载逃跑的著名事件算得上伍子胥了。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被费无忌陷害,伍子胥一家也跟着受到牵连,伍奢和伍尚被杀,伍子胥开始了逃亡

  • 历史上的真实玄奘:三个徒弟均为取经之后收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玄奘,唐朝

    导读:《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他如何出家?怎样出使西域?是否真的有徒弟?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中的真实情况吧……“破格”出家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出家后的

  • 武则天欲立娘家侄子为太子 被狄仁杰哪句话点醒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狄仁杰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

  • 清朝历史解密:八大“铁帽子王”拥有免死金牌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铁帽子王,康熙,

    2015 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和地方媒体在报道中一再使用“铁帽子王”这个词,强调反腐中没有“铁帽子王”。2015 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表示 :“反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什么样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铁帽子王”是怎样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呢 ?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以

  • 大清轶事:一碗催胎药促成了慈禧太后的发迹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咸丰,清朝,

    众所周知,大清帝国是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火中灭亡的。然而,如果不是一碗催胎药让咸丰皇帝成了皇长子,那么道光皇帝之后掌舵大清这艘破船的就是恭亲王奕;如果是活到六十多岁的恭亲王上台,那么慈禧这个祸国有方、治国无方的懒女人就不会乱搞四十七年;如果没有慈禧乱搞这四十七年,那么大清帝国在勇于变革的奕治理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