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杀大臣独一无二的荒谬理由:灭吴计策还没有用完

杀大臣独一无二的荒谬理由:灭吴计策还没有用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4/2/3 21:22:47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吴国全部并入了越国的版图。越国本来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国家,在当时的天下来说,是一个偏居一隅的蛮夷之国,他能够打败称霸一时的吴国,有两个人居功至伟,那就是范蠡和文种。据有了吴国,扩大了版图,增加了大面积的土地,越王勾践应该是好好地赏赐这两个大功臣了吧?可是,范蠡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越王勾践这个人只能和他一起共贫贱,不能和他共享富贵,因此决意离开越国。他把自己对勾践的看法告诉了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种离开越国。文种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越王即便是不给重赏,还不至于恩将仇报,把自己置于死地吧?可哪知道勾践还真的要将他赐死。君主赐死大臣不是只有勾践一个,但不管是谁,赐死大臣总要有一个理由,“谋反”、“大不敬”、“兵败而归”,而勾践杀文种的理由竟然是,他所献上的破吴计策还没有用完,吴国就灭亡了!因此,勾践让文种到地下去辅佐先王,把他剩下的计策用完。用这种理由杀死大臣,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

勾践杀文种的理由非常荒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借着越王允常逝世的机会兴兵伐越,结果因为过于轻敌,反而被越国打败,自己也因为伤重而死。临死之际,吴王告诫儿子夫差,一定要为他报仇。第三年(前494),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打算报仇,不顾范蠡、文种等人的反对,首先发难,打算来一个先发制人,发兵攻打吴国。吴国得到消息后,动员了全国的精兵强将迎击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把越军打败。勾践带着五千残兵退守到会稽山上,夫差趁机包围了会稽。在会稽山上,勾践曾经想自杀,范蠡劝他可以侍奉吴国以求得到赦免,勾践就派出了文种前去吴国求和。文种到了吴国,非常谦卑地向吴国提出了求和的请求,就在吴王夫差准备答应的时候,却遭到了伍子胥的反对。文种回来后说明了情况,勾践打算杀死妻子儿女,烧毁宝器,然后到前线和吴国人拼死一战。文种阻止说:“吴国的太宰伯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通融。”勾践同意后,文种就用美女珠宝贿赂伯嚭,通过伯嚭不断地在吴王面前说好话,越国终于得到了赦免。

回到都城以后,勾践曾经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却说:“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但是,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就让文种管理国家政务,让范蠡到吴国做了人质。在这段时间,勾践卧薪尝胆,抚慰士卒,亲近百姓,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报复的计划,时刻想着报仇雪恨。在国家恢复发展和准备报仇的计划当中,文种给勾践制定了一个一揽子计划,有人说是七条计策,也有人说是九条计策。数字虽然不同,但计划的内容大致相同,无非是内外两个部分,内部就是越国自强,外部就是等待和制造吴国不和。

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准备讨伐齐国,伍子胥极力反对,结果吴国取得了胜利。回国后,伍子胥遭到了吴王夫差的责备。文种听说后,建议勾践向吴国借粮,依此试探吴国对待越国的态度。试探的结果,吴王想借给,伍子胥说不借给,最终吴王还是借给了。因为君臣矛盾进一步恶化,再加上伯嚭想取而代之,吴王夫差将伍子胥赐死。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妄想称霸中原。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会盟去了,国内只有一些老弱残兵,趁此机会,越国起全国之兵攻打吴国,攻破了吴国都城,杀死了留守监国的吴国太子。吴王急匆匆地从中原赶回来。请求和越国讲和,勾践估计自己暂时还不能灭亡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在多次征伐吴国之后,勾践终于灭亡了吴国。

灭亡了吴国以后,勾践并没有回国,而是北上中原称霸,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给勾践祭品,并给了他一个“伯”的称号。本来,占有了吴国,手里有了大片的土地,勾践应该大力封赏功臣才对,可是勾践却并没有这样做。是他忘记了吗?看他忙活着把吴国侵占诸侯的土地赶紧还给人家,说明他知道哪一些土地原本就属于吴国。等到他从中原回来,还是只字不提封赏的事情。后来范蠡走了,文种却仍然留在了越国国内。作为勾践的左膀右臂,范蠡和文种可谓是名副其实,文种没有像范蠡一样选择出走,留下来得到的赏赐却是一把赐死的宝剑。更可笑的是杀文种的那个理由:灭亡吴国的计策没有用完。有人中伤文种将要作乱,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你替我到先王那儿尝试一下剩余的四条吧。”

真是千古第一奇谈怪论!

勾践是较早被人说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的人

不是没有人明白勾践的心思,范蠡就看得很明白。他知道,勾践既不会赏赐,也不会放他走。勾践不会赏赐,因为他不想别人分他的财产。勾践不会让这两个人走,因为这两人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才,一旦出走被他国所用,必然会成为越国的劲敌。像越国这种暴发户式的所谓霸主,肯定也是不堪一击,作为“卧薪尝胆”过来的勾践,不会看不透这一层。范蠡这人是真正的明白人,他要走,还要向勾践写信告诉一声,表明这是他自己愿意走的,不是勾践不用他了。这时候,勾践那种凶狠的面目终于暴露了出来,说:“我要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杀了你。”范蠡却是无欲无畏,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愿。”那意思是说,要杀便杀,我该走的还是要走。话虽然是这样说,范蠡不愧是军事将领,他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逃走路线,泛舟太湖,乘船过海。

成功的逃脱以后,范蠡并没有忘记同甘共苦、共同作战的文种,到了齐国以后,范蠡给文种来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个人是长颈鸟喙,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共富贵。你何必不离去?”文种看过信以后,虽然是称病不问政事,但并没有选择离开,导致最终被杀。范蠡这话当中有一个问题,难道勾践真的面相上带着一种苛刻的吝啬吗?实际上,范蠡不过是提醒文种,这个人本质上骨子里是不会重视人的,尤其是功臣,因此,该放弃的赶快放弃,不要存有幻想。可惜文种看不透这一点,仍然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最终冤死。

需要说的是,说一个人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这在勾践之前也是很少有,司马迁是不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描写,借此谴责勾践的滥杀功臣呢?

勾践之后越国不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报应。

走了范蠡,杀了文种之后,勾践虽然一时称霸,但无论是越国还是勾践,史上再也没有可以值得记载的事情。尤其是勾践死了以后,越国除了记载了几个君王的名字,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记载。直到齐威王时期,勾践有个后代想讨伐齐国,结果齐威王只是派了一个使者给他说了一番话,即让他和楚国交战,而交战的结果,越国灭亡。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有一种原因,那就是杀了文种,人们彻底看清了勾践的本来面目,人才不但不会到越国去,反而会离得远远的。而他的子孙们,可能并没有继承他的“与人共患难”的权宜之计,只是继承了他的“不能与人共富贵”的本质,所以才会苟存于世上。只不过,相对于中原来说,越国毕竟是偏安一隅,否则,勾践一死,越国恐怕就会不复存在。这是一种报应,不是平常所说的冥冥之中的报应,而是一种现实的报应,因为它让人才畏惧,让功臣寒心。

标签: 吴国勾践夫差

更多文章

  • 揭秘圣人孔子喜欢的美女:必须有酒窝才入法眼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诗经》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整理编辑者就是孔子。孔子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三千多首诗歌删减整理成311首,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其中6首只有题目,没有内容。而那些没有入选的诗歌就失传了,蛮可惜的。《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

  • 曹雪芹身世坎坷:雍正骂曹家人是“包衣下贱”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雪芹,雍正

    导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晚年痛失爱子,且都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不同的人生经

  • 古代女子是如何对付性骚扰的?古人巧言打王爷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子,唐朝,性骚扰,

    弱者之所以沦为弱者,缺乏的就是直面的勇气。性骚扰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虽然“性骚扰”这个词为现代人所发明,但它却是一个很古老的社会现象。唐人张鷟所撰《朝野佥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曾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就是他在时修建的。不过,这个滕王却是个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宋朝,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了宋徽宗统治末期的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随着电视《水浒传》的热播,宋江与梁山泊英雄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而随着最近吴越品水浒、tegic点水浒的对台戏的pk,更是使他们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及梁山

  • 揭秘:清朝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

  • 古代皇帝如何壮阳?揭秘中国古代的“土伟哥”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帝

    自古至今,世界各国的君主们,大多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皇帝则天天都要消耗精力,以身体健康作为渲淫的资本。长年累月,积劳成疾。纵然每天山珍海味,各种营养滋补,恐怕都难以应付。一旦性功能减弱,势必要在壮阳上大做文章。那时候,还没有发明伟哥,只能服用起阳的春药,或是吃一些增强血液循环的鹿茸、牛鞭、

  • 盘点西游记十大高手:齐天大圣孙悟空竟未入前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悟空,西游记,牛魔王,

    大家都知道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很能打,但在人才济济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却不是最能打的,甚至连前三都进不了——第一名: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父。武力:100)。《西游记》前面的章回中,菩提老祖的徒弟们的武功可谓五花八门,有气功高手如小道童中指喷火,孙悟空的一群师兄弟武功皆不一样。而且孙悟空学成后归花果山,闯

  • 穿越者的无解难题:古代户籍登记问题无法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穿越,户籍,古代,

    穿越剧看多了的同学,总是会时不时开个脑洞:你看电视剧中穿越到古代的主角们,要么大杀四方挣功名,要么埋头苦赚黄金白银,要么考上状元娶位名门佳丽,要么练好神功独步武林。本来嘛,我们现代人拥有那么多古人掌握不了的历史、科技、文化知识,穿越到过去混得好那还不是必然的事情。待我遇到穿越机会,一定速速穿过去,

  • 古代出门拜亲访友不轻松:脱袜入室坐席坐姿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礼仪,文人,

    在古代,出门拜亲访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穿衣梳妆停当,终于可以去拜会朋友了,这是真正考验普通人个人风度的时候。别急,登门之前准备好礼物先。这倒不费什么脑筋,《周礼》早就规定好了见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礼,“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帝王)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终于提着

  • 古代妃子侍寝10大潜规则绝技:妃子是怎么侍寝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妃子,后宫,侍寝

    古代妃子侍寝10大潜规则绝技:一、“羊车望幸”法来源:“羊车望幸”的发明者是晋武帝司马炎。史载司马炎后宫宫女众多,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