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鲁迅任职教育部时与上司有过节:认定上司偷书

鲁迅任职教育部时与上司有过节:认定上司偷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25 更新时间:2023/12/23 4:56:23

鲁迅曾任教育部科长,与顶头上司——曾任教育部长的傅增湘颇为不睦,傅增湘是著名教育家、藏书家,鲁迅曾欲将藏书转卖给他,他开了个离谱的低价,令鲁迅极为不满。鲁迅认定傅增湘有“偷书”劣迹。一次是给其弟周作人口述的一个故事,一次是自己撰写的一篇工作回忆录。

鲁迅给周作人讲的那个故事,黄裳就特别在《藏园佚事》一文中转述过这个故事。原来,在1957年9月,周作人(署名“十堂”)在《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一篇《窃书的故事》,记下了他从鲁迅那里听来的故事。与鲁迅一样没有点名,只称之为“做过总长的名流、大大有名的藏书家”,但读者一看,就明白这没点名的主角是谁了。

故事的起因是某名流听说京师图书馆藏有一部板书,又例不外借,只能由馆方特辟净室一间,请这位名流来住,可以从容细心校阅。鲁迅以科长身份,捧出宋板亲手交付。几天后,这位名流说要再来校书,请人前去接收宋本,自然仍由鲁迅亲自办理。此后发生的令人咋舌的“窃书”现场记录,周作人转述如下:

“这天仍由科长出马,看见他已整装待发,只等科长一到,将书交还,便挑起网篮铺盖,出馆而去。科长双手接过内装宋板书的楠木盒子,将转手交付工友,这时忽然‘福至心灵’,当面打开盒子来一看,不看时万事全休,只见楠木盒子里‘空空如也’,不见有一本书。第一个看出破绽的是那位名流,随即回过头去,骂站在后面的用人,‘混账东西,怎么书都没有放好!’用人连忙从网篮里将宋板书取出,放入楠木合子里。科长这才接过去,安心收下。”

傅增湘

周作人接着用倒抽一口凉气式的口吻说,“后来鲁迅讲起这件故事,总说回想过去所遇的危险,以这次最险,也最运气,因为只要一不小心,收下之后,这失书的责任再也摆脱不清了。因此之故,他也最恨那名流。不但认为藏书家即是偷书家,在这里得一实证,也因为个人几乎上他的大当的缘故。”最终,鲁迅为这位藏书家名流下了个结论说,“藏书家眼见好书,用尽心思图谋,也是人情,但总不可以违反道德,做出见不得人的事。”

这桩未遂的窃书案,鲁迅讲得绘声绘色,周作人写得活灵活现,黄裳的转述也顺理成章,后世略有知傅氏生平者无不呆若木鸡。

事实上,关于傅增湘偷书的故事,鲁迅还讲过一个,且更为直接,更为辛辣,虽然仍然没有明确点名。想来这个故事,周作人也是看过的,会更加的印象深刻。

发表于1928年1月28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的《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鲁迅在提到整理清政府遗留内档时,特别指出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次长、参事对清代遗档的监守自盗行为,他写道:

这回是F先生来做教育总长了,他是藏书和“考古”的名人。我想,他一定听到了什么谣言,以为麻袋里定有好的宋版书——“海内孤本”。这时以考察欧美教育驰誉的Y次长,以讲大话出名的C参事,忽然都变为考古家了。他们和F总长,都“念兹在兹”,在尘埃中间和破纸旁边离不开。凡有我们捡起在桌上的,他们总要拿进去,说是去看看。等到送还的时候,往往比原先要少一点,上帝在上,那倒是真的。

据说,文中所提到的英文代码之人名,乃是姓氏的旧式拼音缩写。F先生就是指傅增湘,他在1917年12月至1919年5月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Y次长指袁希涛,字观澜,江苏宝山人。曾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1915年到1919年间先后两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等职。C参事指蒋维乔,字竹庄,江苏武进人。1912年至1917年间先后三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

鲁迅笔下的这起“群体盗书案”,以傅氏为首,几乎整个部门全部参与,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当然,只有他这么一个小科长没有参与,可以洁身自好而独善,自然是有资格讲出来、写出来,并讥刺一番的。

标签: 傅增湘鲁迅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那些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作死,人物

    明朝永乐皇帝次子,汉王朱高煦,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擅长作死的人。他这辈子就是一部标准的作死教材,而且作得让人哭笑不得。活生生把自己从皇位候选人作成了藩王,然后作成了叛逆、囚徒,最后挂掉。燕王朱棣登基后,年号永乐。朱棣的儿子中有两个最有希望继承皇位:长子朱高炽是个体弱多病的胖子,但心地仁厚;次子朱高煦武勇

  • 揭秘:朱元璋为何不立有本领的朱棣为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朱棣,太子

    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有魄力,有思想,有力度。一直搞不明白,他为何要让朱标父子为储君,而让和自己类似的朱棣做藩王。而储君的懦弱,又为燕王朱棣的谋反创造了条件,那么朱元璋为何不立有本领的朱棣为太子呢?其一,朱棣的母亲不是马皇后,朱棣的母亲只是朱元璋的一个妃子,身份不够高贵。在那样的时代,只有皇后

  • 父亲被杀而曹操却为何放纵凶手死磕陶谦?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

    而曹嵩几年来一直居住在徐州辖区的琅琊郡,陶谦要捕杀曹嵩有很多的机会,可是曹嵩一直活的好好的。而曹操派去的泰山太守应劭,曾经在初平三年和陶谦一起并肩作战,讨伐李傕,两人感情非浅。从这几点看,陶谦派出人马保护曹嵩,向曹操示好才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可惜,问题出在护卫的将领身上。曹嵩从琅琊前往兖州,携带一百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为何老喜欢耍赖收钱不办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猛将,吕布

    袁术为了进攻刘备,曾经邀请吕布联手,并且答应给吕布提供钱粮。但是当吕布出兵之后,袁术却耍赖不给钱粮,搞的吕布很窝火。第二次袁术再次邀请吕布出兵,并且先把一百万斤粮食给了吕布,按照道理,吕布这次已经收到钱粮了,应该主动出兵了。可这次吕布却没有出兵,对袁术的态度,由热衷变成了冷淡。 吕布的态度为什么前后

  • 筷子竟是拥有千古骂名的妲己发明的!筷子的起源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筷子,妲己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时间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关于筷子的起源,还有一段不可思议的历史故事,谁又能想到,拥有千古骂名的妲己,一代妖妃,竟然是她发明了筷子,才能让我们现在饮食如此方便。根据史书记载,筷子是在商朝末期开始使用。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进化,从使用火烤食

  • 晋武帝如何巩固政权?为何最后引发了八王之乱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武帝,政权,八王之乱

    司马炎接受曹魏的禅让,成就帝业,但是司马炎并没有觉得轻松,因为南方的孙吴小朝廷尚存,而且还有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下骚扰,都是司马家潜在的威胁。为了巩固家族统治,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司马炎首先采取的是怀柔政策,也没有大势的屠杀曹氏宗族,封曹奂为陈留王,还下诏已是陈留王的曹奂使用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

  • 揭秘:《射雕英雄传》竟是部失传已久的教育真经!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射雕英雄传,教育,郭靖

    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许有人说,郭靖运气好,碰到的都是高手。运气好真的就是郭靖成功的秘密吗?虽然小说是虚构的,虽然内容说的是武侠,但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会让我们学到很多。(一)母亲成就孩子性格。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家庭妇

  • 清代北方丛林现“毛人”:见人问“秦皇还在乎”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祖龙,野人,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就留给了我们很多遐想的空间,这正是谣言滋生的温床。东周时期,嬴政的父亲异人作为秦国的公子而按照贯例被秦人送到赵国当人质,后来,一位叫吕不韦的商人发现了异人,并搜集关于秦国宫廷的资料,最终得出一个让他大喜过望的结论,这个异人是秦国国王唯一的儿子,秦王百年之后,异人必将是下一界国王。为了

  • 水浒中是什么让梁山坐吃山空而让走上了招安?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水浒传,梁山,

    梁山历届头领奉行的是流寇主义,没有像田虎、方腊建立根据地或游击区,更没有发动群众。群众想躲瘟神一样离家逃难,由于梁山下山抢夺财物,梁山附近的道路上没有了经过的商队,梁山四周人眼萧条、土地荒芜、投资环境极端恶劣,成为典型的不宜居地区,梁山也就断绝了税收来源。唯一的收入就是抢劫,梁山要继续发展,仅靠在梁

  • 全球7大骇人“死亡谷”有多恐怖!进得去出不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死亡谷,恐怖

    无论是在亚欧大陆,还是美洲大地,神秘恐怖的“死亡山谷”无处不在。其中中国昆仑山的“地狱死亡谷”、黑竹沟的“怪雾死亡谷”、前苏联的“死亡山谷”、美国的“人类死亡谷”、意大利的“动物死谷”、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纳米比亚的“死亡谷”是世界上最为出名的7大死亡之谷。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生命的禁区,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