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托孤为何单独召见赵云是为交代什么秘密?

刘备托孤为何单独召见赵云是为交代什么秘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16 更新时间:2024/1/15 2:16:57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刘备白帝城托孤成就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功名,也成为了千古美谈,但是在这段千古美谈当中似乎还隐藏着更深层更惊人的历史真相,只是因为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出现刘备所预想的境况,所以这段真相被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么白帝城托孤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真相,这还得从托孤的背景说起。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将孔明和李严从成都召到白帝城,然后拉着孔明的手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是何等精明之人,他听出了此话的严重性,于是,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但是刘备在托孤诸葛亮后紧接着又单独嘱咐了赵云,他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这段看似平常的嘱托其实深有含义,只不过常被人忽略,刘备言下之意就是,我走以后,你要为我看护好儿子,如果有人胆敢推翻后主,你赵云就完全可以替我将他除掉。刘备弥留之际能够考虑刘禅及其家族的安危,特意安排赵云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说明他对身后之事没有足够把握,换句话说,万一有人要颠覆蜀汉政权(当然包括诸葛亮),那么赵云就会第一个挺身而出。

刘备世之枭雄经多见广,并有高祖之风,在识人察人上有其独到的慧眼,临终除了忧国忧民外,自己家族的兴衰他不得不做充分的考虑。首先,他深知刘禅的能力有限无法驾驭国家社稷,必然需要孔明的辅佐;第二,蜀汉先人及嫡系均已先他而去,蜀汉政权完全交由诸葛一人他又有些不放心,于是托孤时特意将尚书令李严叫到床前与诸葛共受嘱托,其用意就是让李严成为诸葛的掣肘(李严后来由于自身原因被诸葛拿下);第三,万一出现最坏的结局,那么赵云就是拯救蜀汉的唯一人选。

赵云一直是留守大将,也是刘备最信任的嫡系之一,虽然他没有像刘关张一样桃园结义,但在刘备以及臣下们心里,赵云早已成为核心集团的老四,所以常担当守老营的重任,赵云与刘禅的关系也是非同寻常,这在许多事件中有目共睹,东征孙权没有带赵云同去,结果损兵折将惨败而回,赵云统帅的部队其实就是刘备预留的有生力量。

正是基于国、家的长久之计,刘备才有嘱托赵云的一段别有用心的话语,也正是因为赵云在世时没有人胆敢谋叛,所以刘备托付赵云的话并没有成为现实,否则,赵云定会像埋伏在魏延身边的马岱一样,咔嚓一刀结果了那厮性命。好在孔明谨遵刘备嘱托致力于统一大业,刘禅与诸葛也能和睦相处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节,这种良好的局面也正是刘备所期望的。如果说刘备对孔明存有戒心,那么赵云就是刘备为孔明预留的杀手锏。但是事实证明,刘备将国托付给孔明,将家托付给赵云,都是正确的选择。看来白帝城托孤,刘备作了多种准备,也隐藏着一段令人吃惊的历史秘密。

标签: 刘备白帝城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名言:关于汉高祖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含蓄的一句话:“啊,大丈夫就应当这个样子!”这是刘邦赞叹秦始皇的话。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一次,出差到咸阳,正碰见秦始皇出巡,其威仪盛势让这个热血青年赞叹不已。刘邦的赞叹尽管含而不露,但显然话里有话,表面看他是赞叹秦始皇,可实际上抒发的却是自己远大的抱负。看来,有城府的刘邦和直性

  • 揭秘:古代高考如何防作弊?考生考前要洗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高考,

    导读:历史上洗澡还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

  • 汉皇室为何都是姐姐打理弟弟的性事?荒唐至极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馆陶公主,汉武帝,平阳公主

    导读: 读汉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汉皇室中,姐姐通常都会积极地打理弟弟的性事。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同样,美女要靠她的姐姐平阳长公主来打理。到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位的时候,由于年幼,大将军霍光辅政,但是汉武帝在立这个儿子的时候,杀了这个儿子的母亲,所以年幼的昭帝在宫中没有依靠,过于孤单。读汉

  • 山寨版鸿门宴更热闹:北周诸王差点杀死了隋文帝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周,隋文帝,宇文招,

    刘邦、项羽的鸿门宴大家听多了,北周的鸿门宴你听过了吗?这场“山寨版”鸿门宴,竟然让五个王爷丢了命!北周的“鸿门宴”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周宣帝不但全无父祖两代的雄才,而且荒淫暴虐,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

  • 上古禅让之谜: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尧舜禅让的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禅让,尧舜,儒家,

    说起我国古代历史,总离不开三皇五帝,这个时代所谓的“垂拱而治、天下清明”,尤其是唐尧、虞舜相继禅让,历来为儒家学者世世所称颂。最早记有“禅让”其事的是被儒家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尚书》。其中《尧典》说的是“尧舜禅让”,《大禹谟》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除《尚书》之外,提到“尧舜禅让”的还有《论语》和《孟

  • 梁山不止是草寇群体:连文化产业都很兴盛繁荣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山,乐和,宋江,

    《水浒》主要写的是英雄好汉行侠仗义的故事、拳脚枪棒的功夫,对于文人之事自然没有过多描写,然而,一百零八将并非全都是只知舞枪弄棒的草莽武夫,好汉之中也有许多文化人。梁山的领导层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群体。宋江出身于刀笔吏,能书善文;军师吴用本来就是教书先生,智多星,大"学究";卢俊义,卢大员外,也有良好的

  •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母为何对袭人如此不满?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红楼梦,小说,袭人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关于花袭人调动及其待遇的调整,是空前绝后的。但是,也是相当没有底气的。看原文:一句话未完,只见凤姐儿打发人来叫袭人。宝钗笑道:“就是为那话了。”袭人只得唤起两个丫鬟来,一同宝钗出怡红院,自往凤姐这里来。果然是告诉他这话,又叫他与王夫人叩头,且不必去见贾母,倒把袭人不好意思的。这段话

  • 《红楼梦》里的第一美女和第一帅哥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红楼梦,美女,帅哥

    红楼梦第一美女第一帅哥咋不成对儿?《红楼梦》里的第一美女和第一帅哥咋不成一对儿?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解决另一个问题:究竟谁是《红楼梦》里的第一美女和第一帅哥?首先,《红楼梦》大观园里美女如云,沉鱼落雁,国色天香,莺莺燕燕,各有千秋,美不胜收,令人眼花缭乱。那么,究竟谁最美丽?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 夏启杀伯益:夏启如何从禹手中成功世袭王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启,伯益

    舜晚年的时候,禹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于是他让带着妻子,到外地出游去了。他让禹在他走后接替他的职位。那时有个习惯,老首领让贤以后,为了让新首领行使权力,早日树立威信,使民众的心逐步转移到新首领身上,老首领要离开都城,去过普通人的日子。帝舜虽然让位了,但人民因为他的政德,仍然惦念他。在他一百岁的时候,到南

  • “基督将军”冯玉祥为何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玉祥,溥仪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各方的博弈下,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优待清室的八项条款,使得末代皇帝溥仪等人仍然居住在故宫,沿用宣统年号,享受皇帝的生活。1922年,17岁的溥仪结婚。为了把这场婚礼办得体面风光,特成立了“大婚礼筹备处”。一时之间,头戴顶翎、身穿袍褂的遗老遗少,又大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