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项羽兵败自刎后的悲壮一幕:江东子弟争相殉主

项羽兵败自刎后的悲壮一幕:江东子弟争相殉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7 更新时间:2024/1/17 23:45:28

西楚霸项羽一世英勇,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却最终败在刘邦之下,自刎乌江,但这丝毫不影响世人对他的赞赏,而他所 带领的子弟兵也没有因主将的死而投降叛敌。

当项羽自刎与乌江时,他的大部队伤心欲绝,但是与他们的主上共存亡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当刘邦拿项羽的人头来劝降的时候,他们依然不为所动。

一支被强敌包围着的队伍,一支独立无援的队伍,一支粮尽弹绝的队伍,一支失去他们杰出统帅的队伍,谁能相信这会是一支顽强拒绝投降的队伍! 他们是项羽的队伍,是身经百战的队伍,是在战场上多次创造奇迹的队伍.他们怎么能投降?

他们的领袖选择了死亡,他们也不会选择投降。

他们曾追随项羽转战大江南北,现在他们决定仍旧追随他而去。

刘邦终于明白了,他不可能得到这一支百战百胜的队伍。项羽的子弟兵不会为其他人效力的。无奈中,刘邦只能下令进攻。

战斗一定是异常惨烈的,以至于后来刘邦与他的将军们都不愿意回忆这一幕。因此,史书中对这最后的一次战斗没有任何记载,只知道,为项羽战死的楚军将士有八万人。

他们战斗,不是为了胜利,也不是为了生存,而只是为了表现他们对死去领袖的忠诚;他们毁灭自我,不是为了荣华,也不是为了名誉,而只是为了表现他们对死去的领袖的热爱。在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过那一位政治家具有如此巨大的人格感召力,能使八万人随他而去。世界历史上好象也很难找。

事情并没有结束,刘邦的部队很快就控制了楚国所有的地区,惟有鲁城不降,鲁城人民不能不纪念这位鲁公。刘邦本来是想屠城的。但当他知道了鲁城人不降的原因后,他送去了项羽的人头。当鲁城人见到项羽的人头,确认他已经死去以后,才投降了刘邦。

因为楚怀王曾加封项羽为鲁公,所以刘邦以鲁公的名号和礼仪把项羽安葬在谷城。

这就是一代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后其子弟兵的结局,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就算争霸失败了,世人也始终对他赞赏有加,而且在他的对手刘邦所建王朝的史书中,他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领导人物。在《史记》中更是将他作为一代君王来描写,可见司马迁对其崇高的敬意。

标签: 项羽刘邦乌江

更多文章

  • 楚怀王为何会中了张仪的陷阱?楚怀王不善听人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怀王,张仪,秦国

    屈原投江让我们感叹忠臣的节气,这样的治国精英抱负难申,实在让人忧愁,而悲剧产生的根源不是精英的无能,而是屈原效命的楚怀王。统治国家与管理企业一样,身为管理者,楚怀王却没有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国家管理体系在他手上分崩离析,从而走上了亡国之路。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小事例分析一下楚怀王缺乏哪些素质:如果综合判断

  • 揭秘:大清皇室的“试婚”制度与“试婚格格”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试婚

    1886年8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清国皇室生活记趣》一文称,清朝被确定为皇储的太子,在正式选立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太子挑选一位比其长一岁的适宜宫女,前往太子的东宫侍寝,教太子学会怎么做丈夫。如果太子同意,皇帝与皇后也不反对,这位宫女便可立为太子妃。《纽约时报》的这则报道大抵不虚,大清

  • 揭秘: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十三陵,朱祁钰,明朝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 13位,就连亡国之君吊

  •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白居易为何幸灾乐祸?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甘露之变,白居易,杜牧,李商隐

    闻知多名朝臣被诛,唐文宗悲不百胜,却也无可奈何。如今,他基本完全处于太监控制之下。只能于深宫九重哀叹悲凄。太监们骄狂至极,借机报私冤,在京城杀人无数。宦官田全操甚至扬言:“我入城,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之!”士民惶惧,人不聊生。最后,还是藩镇之一的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刘悟之子)上表,控诉宦官滥杀,大公

  • 揭秘:三国中的名将颜良文丑为何会被关羽秒杀?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颜良文丑,关羽,秒杀

    导读: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时读演义,觉得关羽很神勇,后来渐渐明白真相远非那么简单。在袁绍派遣颜良做先锋的时候,袁绍手下第一谋士沮授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看来,颜良武艺超群,但是性格狭隘,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刚愎自用,不能够独当一面。可是袁绍不从。事实证明,沮

  • 揭秘:为何历史上那些谥号为灵的国君个个荒唐?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谥号,国君,荒唐

    导读:古代中国的帝王死后,人们要给他上一个谥号,来总结这个人的一生,这有点儿盖棺论定的意思。虽然说这谥号大多是儿子给老子定,有一些就高不就低、就好不就赖的嫌疑,但一个国君在位时做事太荒唐,再怎么说也不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这就有了美谥与恶谥一说。但是,恶谥若是直接出自儿子之口,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孝的嫌疑

  • 在《水浒传》中刽子手为什么能在梁山得到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刽子手,梁山,重用

    导读:杨雄是蓟州府两院押狱,兼任“市曹行刑”刽子手,石秀等人又称他为节级。“节级”是个什么官?《水浒传》中的解释是:“古宋时金陵一路节级,都称呼‘家长’;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院长’。”可是,书中出现过很多节级,却并没有都称呼家长或者院长,除了戴宗。有一些节级官阶非常低,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节级就

  • 唐太宗当众赞哪位大臣:小鸟依人模样我很怜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大臣,唐朝

    导读:后人都知道李世民的书法遒劲有力流传千古,怎么到了这里就变成字迹滥劣了呢?“那是因为他后来通过勤奋练习,最终书法也才能与他的事迹一同流传千古。”不过沈涛也告诉记者,李世民登基之后,就废除了这项颇为“荒唐”的规定,“特意为此下了一纸诏书,之后李世民就虚心向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学习书法。否则,我们现在得

  • 中国古代社会卖妻惨剧:有夫妇因感情太深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社会,惨剧,自尽

    导读:为生活所迫出卖自己的妻子,这种听来荒诞不经的逻辑在古代社会中比比皆是。《陈书·徐孝克传》记载:萧梁太学博士徐孝克,做官时赶上了“侯景之乱”,一时间,京城大饥,百姓十有八九饿死,作为清官的徐孝克平常没有心思搜刮民脂民膏,家中断粮。为了能够让生母活下去,就打起了美貌妻子臧氏的主意。他和臧氏商量说,

  • 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与狄仁杰有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宰相,张柬之,狄仁杰

    导读: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与狄仁杰是什么关系?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1]令狐德棻尤重其才。进士第后,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丞。直至永昌元年(689),以贤良征试,对策者千余人,年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