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司马元显是东晋的宗室,为什么和他的六子一起被杀了?

司马元显是东晋的宗室,为什么和他的六子一起被杀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83 更新时间:2023/12/18 12:50:09

说到司马元显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但是结局却十分的不好,最后他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一起被杀的,有的网友也问了,他不是东晋的宗室吗?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而且是全家都被杀这样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司马元显被桓玄所杀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儿子有多大,可想而知。桓玄把未成年的小娃娃都杀了,对司马元显一家是多大仇、多大恨,可想而知。

桓玄与司马道子,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要提到司马元显,还得说说他的父亲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是东晋时代著名权臣,长期把持朝政。不过,东晋一朝,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对抗始终没有停止过。为了压制地方势力,司马道子不断向各州郡渗透自己的势力,激起地方实力派的不满,终于引发兵变。青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南郡公桓玄等地方大吏联合起来,起兵对抗朝廷。

在这场朝廷与地方的对抗中,司马元显粉墨登场。这年他只有十七岁,史书称他:“虽年少,而聪明多涉,志气果锐,以安危为己任”,少年英雄之形象跃然纸上。与父亲的软弱相比,司马元显相当强硬,力主以武力平乱。老爹司马道子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索性把军政大事都交给儿子司马元显去处理。

司马元显被朝廷任命为征讨都督,他虽然年轻,果真是有几分本事,颇有机谋。他暗中派人秘密收买王恭部将、北府军名将刘牢之,唆使其倒戈。刘牢之呯然心动,遂倒戈相向,攻打王恭,将他俘虏后,送往建康斩首。

桓玄等人上书为王恭鸣冤,认为王恭不是晋之乱臣,而是忠臣,要求诛杀刘牢之以谢天下。为缓解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司马元显让老爹卸去司徒与扬州刺史之职,自己出任扬州刺史。

为了对抗桓玄等地方诸侯,司马元显拼命扩充实力,企图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为了扩充军队,他做出一个决定:发东方诸郡免奴为客者,移置京师以充兵役。这命令激起东方诸郡的大动荡,在此背景下,爆发了东晋历史上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大、影响深远的孙恩卢循起义。

在司马元显被孙恩起义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桓玄与以前的盟友殷仲堪、杨佺期反目,经过一番较量,消灭对手,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地方大吏,兼任荆州、江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

桓玄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不仅是政治上的敌人,也有私人恩怨。桓玄的父亲就是东晋一代权臣桓温,父亲死时,他年龄还很小。按理说,以桓氏家族之显赫,桓玄长大后出任军政要职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司马道子对桓玄极尽压制,桓玄二十三岁时,才给了一个“太子洗马”不痛不痒的官职。不仅如此,有一次他还当着桓玄的面说:“你老爹桓温当年来京师,想篡权当国贼,你怎么看?”从此以后,桓玄对司马道子怀恨在心,寻思报复,恒氏与司马氏从个人仇恨上升到家族仇恨。

司马元显对桓玄的坐大非常不安。公元400年,司马元显兼任扬州、徐州刺史,都督十六州诸军事。这十六州,包括桓玄的所有地盘。也就是说,司马元显准备接管桓玄八个州的兵权。很明显,摊牌的时间到了。司马元显控制的朝廷将以强硬的手段对待不臣的地方诸侯。

桓玄不甘示弱,上书朝廷,抨击司马道子父子所用非人,“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小人当道,才导致“今日之祸”。他还不无讽刺地写说,朝中大臣怕惹祸上身,谁都不敢说真话,我桓玄远在外地,才敢披露这样的事实。

到这个时候,口水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用拳头解决了。

司马元显自恃手中拥有刘牢之北府军这张王牌,打算先下手为强。

公元402年,朝廷发布诏令,宣布桓玄之罪状,并以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主持讨伐事宜。桓玄上书朝廷抗辩,历数司马元显的罪状,同时以攻代守,率领舰队浩浩荡荡地沿长江而下,兵锋直指首都建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司马元显来说,成为刘牢之,败也刘牢之。当年他收买刘牢之,击破王恭;如今事情倒过来,桓玄收买刘牢之,坑死司马元显。刘牢之突然倒戈,完全打乱司马元显的部署。这时他已经无力阻止桓玄的进攻了。桓玄兵临建康城下,朝廷军一战即溃,司马元显束手就擒。

司马元显搞政治阴谋是一流的,自从他执政后,确实给桓玄吃过不少苦头,因而桓玄对他恨之入骨。桓玄控制朝廷后,大开杀戒,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及其子均遭毒手。司马元显死时只有二十出头,这么年轻就执掌朝政多年,可谓是少年英俊,可惜他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他是政治权谋的高手,但政治权谋不等于政治智慧。政治智慧是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政治权谋是通过整垮别人来成就自己。他的出发点都是私利,而无公心。你都想着私利,别人自然一样,你能出卖别人,别人也能出卖你。只知权术而不知行仁政,最终还是被小聪明给害死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铁木真的嫔妃大多是敌人的妻女,为什么铁木真不担心被暗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铁木真大家也知道这个人是真的强悍,强悍到自己的嫔妃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敌人的妻女,也就是说身边这么亲近的人都是抢来的,可见他是多么强大了,但是也有网友问了,这个铁木真这么厉害,他的妃子都是敌人的妻女,难道他就不担心自己会被暗杀吗?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

  • 古代投壶怎么玩?投壶游戏规则和玩法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一个被当时百姓热捧的小游戏引起了观众们的兴趣,这个游戏名叫投壶。投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投掷游戏,看上去和投篮差不多,就是把弓箭投入壶中。其实投壶的历史非常久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宴请宾客会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礼仪,就是请男性客人射箭,而且客人不

  • 鲁迅真的说过男人扮女人是艺术?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现在的女装大佬其实还真的挺多的,但是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正常的,毕竟现在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现象现在叫二次元文化,所以得以发展的眼光去看这件事情,所以也不稀奇,毕竟我们的鲁迅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叫“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看到这句话的小编惊呆了

  • 苏轼和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的爱情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苏轼和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的爱情故事其实还是真的挺复杂的,毕竟这几个人的关系十分的混乱的,话说这苏轼和这几个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都是有爱情故事可言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宿舍到底爱谁更多一点呢?是爱王弗、王闰之、王朝云更多还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苏轼的一生

  •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为什么会成为诸葛亮的标配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在说到“羽扇纶巾”的时候,你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谁?是诸葛亮,还是周瑜?或许大部分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都会自动对号入座,认为这个词说的就是诸葛亮,毕竟影视剧中、游戏中的诸葛亮,一直都是这样的形象。不过,读过苏轼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都知道,他原本用这个词是要说周瑜周

  • 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让人捧腹大笑?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我国的清朝,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了,正式这个时代的闭关锁国,使得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在各个方面都已经远不如西方国家了,尤其在科技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就在当时,西方人讲电灯泡带到了慈禧面前的时候就闹了个笑话,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

  • 古代西方人东进的时候为什么选打印度而不是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道古代的西方人其实很厉害的,经常性的到处扩展到处侵略,话说古代西方人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当他们在往西方打的时候一般都选择打印度,却没有选择打当时的古中国,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在这些事情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如果秦始皇手上有世界

  • 古罗马男主人买的女奴隶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道古罗马我们在说他们的文化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他们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好比奴隶这个事情,看起来非常的残忍没有人性,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啊,那么也有很多人问了,那些古罗马男人买来的女奴隶都是怎么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不妨就在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节目看看吧!我曾经看过一部经典美剧《斯巴达克斯》,里边

  • 古代靠烽火传讯能传多远?刮风下雨时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没有即时通讯设备,所以前线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就只有靠烽火传讯了。士兵们将烽火台点燃,后方就知道前线可能出现危机,便能及时进行支援。不过烽火传讯的有效距离究竟是多少呢?而且要是碰到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烽火台还能正常使用么?其实这些问题古人早就想到过了。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古代烽火台的传讯究竟

  • 古代考试如何防止考生作弊?这一作弊法曾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宋朝以后,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命运基本上都会选择科举这条路。不过当时科举的录取率非常低,只在3%~10%之间,也就是说最少会有90%的人无功而返。而且科举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如果三次都没考过就会耗掉你10年的黄金时间。所以每次能参加科举的机会,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必须把握住,拿出自己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