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关内侯是赐,而其他侯是封

为什么关内侯是赐,而其他侯是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27 更新时间:2024/2/16 5:14:49

古代很多人追求功名利禄,由此诞生了一个词叫做“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获得官位爵位的一种说法,“封侯”我们也是很熟悉了,古代有诸侯都是分封而来,就算没了分封制,后世也有很多侯爵的位子,那都是皇帝封的。但是有一个侯位很奇怪,就是关内侯,这个侯位不能叫封,而应该说“赐”,那是为什么?关内侯和其他的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在看史书的时候,每次看到论功行赏的时候,都会出现赐关内侯,封某某侯的字样。封侯就意味着拥有食邑,不同的侯,食邑的数量也不同,但都说封侯拜将,没有说赐侯的。同样是侯,为什么会有封和赐的区别呢?

爵位是我国古代用以表示身份等级和权力高低的封号。据《通典》记载,舜禹时期,便有了我们熟知的公侯伯子男这五种爵位。到了周朝时,这些爵位等级依然存在,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宋襄公,魏文侯,智伯等。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诸如君的爵位,比如商君,其封地就在商地。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为了激励百姓们英勇杀敌,设置了二十级爵位。一公士 ,二上造 ,三簪袅 ,四不更 ,五大夫,六官大夫 ,七公大夫 ,八公乘 ,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 ,十二左更 ,十三中更 ,十四右更 ,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 ,十八大庶长 ,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彻侯就是后世所追求的的列侯。从秦国的爵位等级可以看出,关内侯是次于列侯的。关内侯只有封号,没有封国,只有少数几户食邑。所以,关内侯的爵位是赐,以示恩德,而列侯的爵位是封,以示荣誉。

彻侯变为列侯,则是在汉武帝时期,古人讲究避讳,尤其是皇帝的名讳。汉武帝叫刘彻,那么天下人就不能有叫彻的,以此来显示帝王的至高无上和唯一性。就比如光武帝之后把秀才叫茂才,也是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

由于连年征战,为筹措军费,汉武帝开始售卖爵位,当兵的拼了命才博得的爵位别人用钱就可以买到,这让士卒们感到了羞辱,于是,汉武帝由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

东汉末年,曹操直接废除了二十等爵和十一等爵,新设立了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但没有封国和食邑,只是一个光荣称号。曹丕建立曹魏后,又设立了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曹操设置的几个侯依然保留,在原来公侯伯子男和关内侯的基础上加了王爵,县侯、乡侯。比如曹植被封为陈王,张飞被封为西乡侯。此时,关内侯依然是一个比列侯低一个等级的爵位。

西晋的爵位比较复杂,一共十八级。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王爵是为皇子准备的封号,传统的五等爵是为宗室准备的,后面的爵位则是为功臣准备的。

到了隋唐时期,爵位又有了变化。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到了隋炀帝时,只留下王、公、侯这三等爵,其余都不要了。所以,我们在看隋唐演义的时候会听到唐国公、宋国公等。唐朝又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承袭亲王的为嗣王。比如程咬金被封为卢国公,尉迟恭被封为鄂国公。唐朝的封爵是有食邑的,亲王一百顷,郡王五十顷,国公四十顷,郡公三十五顷,县公二十五顷,县侯十四顷,县伯十顷,县子八顷,县男五顷。所以,唐朝的爵位是比较值钱的。

明朝的封爵比较严谨,"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这和汉朝“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差不多。所以,汉武帝想给李广利封侯,还得让他去带兵打仗,赚点军功才可以。

清朝的爵位比西晋的爵位更复杂,有宗室、功臣、外藩三种。宗室爵位十二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看清宫剧的都知道,四爷是和硕雍亲王,八爷是和硕廉亲王。在清朝初年还有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铁帽子王的意思就是,他们的王爵是世袭的,不会降级。其他的封爵都会在世袭时逐级递减,比如他是亲王,他儿子就成了郡王,他孙子就是贝勒。

功臣的爵位则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外藩蒙古爵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台吉。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时候将领说话如何保证全部士兵都能听到?古代人工喇叭了解一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想到过,在古代并没有话筒和扩音器这些东西,如果面对百人以上的发言,发言人是如何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的呢?可能这样一个场景,最常见的一个地方就是在军队,将领时不时就需要面对全军士兵发表演讲,不论是鼓舞士气还是整顿军风,都必须确保将领说的每一句话都进了士兵们的耳

  • 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名族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在网上有出现一位叫“哈尼克孜”的大美女了,被誉为是从敦煌壁画里面走出来的美女了,如果有看过这位美女的网友也一定是知道的,她其实是有少数名族的,根据资料显示她应该是新疆美女了,大家也知道新疆是以维吾尔族居多的,但是也有乌孜别克族,那么哈尼克孜到底是那个名族的呢?还是有维吾尔

  • 盘点三国杀十大最难使用的武将,用好逆天用不好那就是坑队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杀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是一款非常讲技术的游戏了,游戏以三国为背景所有被很多中国喜欢三国的网友所喜欢了,所有人气其实也还是挺高的,最近也有人一直在问,三国杀里面的武将其实真的是各有千秋啊,话说有的武将用好了就超级厉害,有的用不好的就会悲剧坑队友了,所有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在三国杀里面最难使

  • 河东狮吼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河东狮吼典故出处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部分朋友知道“河东狮吼”这个成语,是通过当年的一部喜剧电影。河东狮吼的本意是指妇人大吵大闹的样子,还能用来嘲讽那些惧内的人,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妻管严。河东狮吼出自《容斋随笔》,《容斋随笔》相当于一本古代的笔记小说,在里面记载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在一首苏东坡所写的诗中,

  • 唐狗到底是什么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有一则关于中华田园犬的事情火了,那就是什么中华田园犬改名唐犬,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疑惑的,这中华田园犬终于是要走上国际舞台了?但是其实这件并没有完,因为有网友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事件有蹊跷,那就是所有的中国土狗都可以叫中华田园犬,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华田园犬都叫唐狗了,那么这其中

  • 三国杀十大败笔武将,马超、卧龙、赵云纷纷上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杀其实大家都爱玩,但是后来这款游戏越来越复杂了,所有玩的人就要少很多了,但是游戏当然还是好游戏啊,所有还是有很多人也都玩这款游戏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如果把三国杀里面的人物拿出来给他排一排,那么那十为武将会是最菜的呢?也就是谁是败笔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

  • 一张图看麻辣烫、火锅、串串香、关东煮、钵钵鸡、香锅、冒菜的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有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哇这大冬天的竟然这么快就到了啊,冬天来了当然要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好比说吃火锅,说到吃火锅小编就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串串好像也是火锅吧,还有麻辣烫,好吧,小编一起分不清楚了,但是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的分别了,因为只要搞清楚了是怎么个吃法就简单多了,下面给大家做了一张图,感兴趣

  • 历史上有太后怀孕生子的事情发生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这个话题还是有一点点尴尬的,都已经是太后了,先不说年纪大吧,这太后的老公那已经是死了的,所有那还能有怀孕的事情发生呢?如果真的有那只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这个太后在搞事情了,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太后怀孕的事情发生呢?下面就是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太后即逝去帝王的皇后,亦或者是继

  • 刀杀伤力比剑更强?为什么古代大侠却喜欢佩剑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凡是在武侠小说当中,一般剑的地位都会高于刀,大侠们都喜欢随身佩戴一并宝剑,好像更加符合自己的气质。但论起实战,刀的杀伤力肯定是要高于剑的,但为什么剑能如此受到青睐呢?可能这里就要回归到一种比较俗的说法了,好像剑的颜值始终都要高于刀,而且剑更是代表了一种品德。虽然也有名刀,但实战意义一般来说也不大,只

  • 古代人的名、字、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古人字号竟有这样的大用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没办法理解,古代人为什么除了本名还要在取一个“字“,好的还有“号”,这么多名字难道就不怕麻烦么?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也不是不无道理的,光是名字的礼仪就非常繁多,就好比西方贵族吃西餐一样,会有很多餐具对应不同的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一把刀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