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住房也是一道难题,名人也要租房住

古人住房也是一道难题,名人也要租房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2/16 4:42:09

买房成了现代年轻人的一道难题,其实古人在住房问题上也没好到哪,名人也有可能买不起房,甚至是租不起房。实际上在周朝时期便有租房生意出现,当时各国名士为了求得一职,可能被迫要周游列国,如果等消息的时间太长就需要租房住。宋朝以后,租房的需求量更是暴增,而且地段好的房子价格也不便宜。这次就为大家讲讲租房的历史,看看历朝历代的租房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吃穿住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四大项,很现实,谁也逃离不了。其中住这一项,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许多“刚需族”苦于高房价,买不起房,只好租房住。其实在古代,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房的,故而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哀叹。

中华民族的住房史,如果上推,可推到远古时候的有巢氏。“上古之时,诸事不备,有圣帝出,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曰有巢氏”,有巢氏发明了房子,被后人尊称为巢皇,虽然是巢居,和鸟儿一样,但至少可以躲避洪水、野兽等。随着华夏族人口的增加,巢居改到了地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住自己的房子,于是有富余房子的人,出租给没有房子住的人便成为可能。

历史上最早的租房客,可以追溯帝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是尧时代著名的贤士,那个时代实行禅让制,尧帝想将帝位禅让给许由,结果许由不想当,听了尧帝禅位的话去洗耳朵,认为是这侮辱了他的耳朵。史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逆旅就是旅馆的意思,五千年前的日租房。舍就是住的意思,许由是有历史记载的住宿第一人,既然那时候有了原始的旅馆,短期的出租屋,很有可能也会同期出现中长期的出租屋。

夏商周时期,出租屋开始兴旺起来,《周礼》上记载了周朝出租业的盛况:“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里有候馆,候馆如积”。汉朝时出现了私人旅馆“郡邸”和专供外国人租住的“蛮夷邸”,南北朝时出现了门面出租房“邸店”,寺庙也开始对外提供租住,宋代出现了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楼店务”,也叫“店宅务”,相当于房管局,分管出租房子和修造房子,元朝时为了解决公务员租不起房的问题,出现了“系官房舍”,给官员们分房住,明朝时出现了最早的廉租房“廊房”。可以说,买房与租房是一对孪生兄弟,五千年来一直共同存在。

和现代买不起房子的许多刚需族一样,古代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房子,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买不起房子,又得上班,只好选择租房住。可见古代的房价也是很高的。

最有名的租房客,首推诗仙李白,李白的一生,是“诗和远方”的一生,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生地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曾到过中国的18个省市自治区、206个县镇,攀登过80多座名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实现了全国各地的游学梦想。这么多地方,李白不可能买房住,只能租房住或蹭房住,那首“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在旅馆写的。李白的一生,是租房的一生,最后投靠族叔李阳冰,住的也不是他自己的房子。其次的租房客,则属诗圣杜甫,杜大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乱世时代,比李白还穷,买房子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的杰作,因为没有钱,杜甫非常同情象他这样的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呐喊;第三个有名的租房客,就是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虽然是进士,当了朝廷公务员,但挣得钱少,在他的官宦生涯中,竟然租了十八年的房子,直到五十多岁才攒够钱买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是在京城远郊。于是作诗一首感叹:“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宋朝时的租房客,最著名的就是三苏。苏洵在京当了十几年官,买不起房子,只得租住。苏东坡与苏辙来到京城后,布了父亲的后尘,照样买不起房子。苏洵到老死,除了家中老宅,没有在京城购置一住房产,苏东坡的儿子结婚,是借的朋友房子完婚;最幸运的还是苏辙,拼尽一生财产买了一幢房子,不过这已经是他的晚年了。

从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与宋朝的三苏来看,即便是盛世,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买得起房子的。

古人租房,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史上有个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是买房还是租房,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根据分析,租房的可能性比较大,孟母又不是“房姐”,哪有那么钱财搬家。孟母的租房需求,是选择一个好的邻居和一个好的居住环境让孟子安心学习。和孟母同样看法的,还有南北朝时期的宋季雅,他留下了“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故事,当然,宋季雅是属于买得起房子型。古有“非宅是卜,唯邻是卜”的说法,这个说法适用于买房,也适用于租房。

第二种租房类型,是选择靠近书香气的地方,为了借书方便。古时候出版业没有现代这么发过,租房子选择一个就近借书、读书的地方,也是首选之一。“整娖牙籖万卷余,谁言家具少千车。僦居会向春明宅,好借君家善本书。”,这首诗说的是清朝大名士朱彝尊家中藏书非常多,金庸的先祖查慎行租房时,就选择了在朱家附近。

第三种租房类型,是选择靠近伯乐的地方,当然这样就比较功利了,但更实际。清初名臣徐乾学深得康熙宠幸,于是有许多学子就选择租房在他家附近,“其所居绳匠胡衕,后生之欲求进者,必僦屋于旁”。这些学子一是为了巴结徐乾学,万一被收为门下呢?另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可以随时向他请教学习。

第四种租房类型,是图个上班方便。清朝的大臣们,在宣武门租房的比较多,名臣曾国藩就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租的房子,为了就是上朝方便。

至于租房价格,各朝各代都有不同。以宋朝为例,当时公租房的月租金为一百七十文,而一个当差的员工,月薪只有四百文,也就是说,拿出一半的工资来租房。宋仁宗时,大臣张永和建议宋朝政府将租房的费用分出三分之一作为军费,可见宋朝的租金是不少的,名相晏殊家里有钱,他用钱都盖了房子出租出去,因为房子多,成为当时的“房叔”。而名相欧阳修就属于没钱型,买房子肯定买不起,租房子也租不起好的,所以写诗发牢骚:“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这可真是,上下五千年,租房一样难。今人的痛苦,古人已经都尝过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开什么国际玩笑的日语怎么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国际玩笑什么的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当时的苏联可是把美国玩得一愣一愣的,哈哈,国际玩笑就是这么产生的,那么有的人问了啊,今天我们不讨论国际玩笑,我们讨论这个开什么国际玩笑的日语应该怎么说呢?还有开什么国际玩笑的英语又怎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开什么国际玩笑的日语翻译-国際冗談じゃな

  • 开什么国际玩笑怎么回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开国际玩笑这个事情也还是挺有说法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这个说法背后是有故事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开国际玩笑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还有话说有人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回复别人呢?还有开什么国际玩笑下一句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誒,小编前前后后找了30来分钟,也没有发现这个开什么

  • 孝子送饭为何不能回头?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头七”,相信很多朋友们听到这个词语都会头皮发麻。头七是中国从古至今特有的风俗习惯,为的就是能够让逝者能够顺顺利利的上天。在头七的日子里很有讲究,而且一定要按照习俗来,因为死后的人的灵魂会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在头七的时候魂魄会回到家里,这时候一定要回避,让魂魄知道自己已经

  • 历史上有哪些穿越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人类从古代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用科学难以解释的事情,就比如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时空穿越。肯定很多人都会说小编又在吹牛逼了,时空穿越这种事情恐怕是要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可以实现了。然而历史上却真实的发生了这些无法解释的时空穿越的事情。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1.1986年,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SR7

  • 赵匡胤为什么不吃猪肉?猪是如何成为古人主要肉类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消耗猪肉最多的国家,实际上国人对于猪肉的喜爱已经持续千年。古代人也很喜欢吃猪肉,还专门为此制定了豕鼎。不过据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就不喜欢吃猪肉,还曾下令不准在皇宫内出现猪肉,此举导致民间百姓对于猪肉的热情也有所下降。不过历史上和猪肉有关的名菜还是不少,大家都很熟悉的“

  • 嘉峪关城墙上的一块砖头为何无人敢动?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嘉峪关城墙上的砖头其实小编一开始觉得没什么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城墙上的砖头很多很多,没有什么奇怪的,后来一研究小编算是发现了,其实这个城墙上的砖头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那里有一块十分特需的砖头了,所以它有什么故事呢?又为什么无人敢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嘉峪关?这三字的名头可不

  • 文王背姜子牙八百步,周朝就繁荣八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文王背姜子牙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有个传说,话说当时文王是有背姜子牙行走的,最后好像走了八百步,然后这个周朝就繁荣了八百年,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哦,为什么会这样的现象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准确的来说是文王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步,但是这件事

  • 陛下何故谋反什么梗?这句话谁说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陛下何故谋反”,这句话一听就让人一脸问号,这应该是一句臣子对皇帝说的话,但是,身为皇帝如何谋反?他本身就是最高统治者,只有可能是别人造反,为何皇帝也会谋反?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梗,又是出自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又要这样说?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皇帝造

  • 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涮羊肉,可能有不少人都开始流口水了吧?这可是很多人热爱的美食,不光是冬季,哪怕是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也喜欢吃点涮羊肉,当然还是寒冷的冬天吃起来更有味道。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涮羊肉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流行了几百年,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又是谁发明了这样一种经久不衰的美食?涮羊

  • 韩信曾留下两道数学难题无人能解?如今堪称经典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韩信是刘邦立汉的首席功臣,但因为功高盖主,最后受到猜忌被吕后和萧何联手害死。韩信的一生光辉和悲壮同在,他原本是项羽手下,因为得不到重用才转投刘邦,结果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后人对于韩信的评价也是很高,民间流传着各种与他有关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是说,韩信曾留下两道数学难题,很多人都无法将其解答,那放在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