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羽用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关羽用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6 22:43:14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武器是一把82斤的青龙偃月刀,它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关羽就是靠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从而成为一代武圣的。不过遗憾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青龙偃月刀是不可能成为关羽的武器的,我们其实都被《三国演义》骗了。

为什么关羽不可能使用青龙偃月刀?

根据史料记载,青龙偃月刀在关羽所处的三国时代并无此物。因为三国时期制造这种宽刃大刀的工艺还很不成熟,这一时期出土的刀多为长为1米左右的环首刀,这种刀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青龙偃月刀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前集·器图》一书,时称“掩月刀”。它作为一种重型兵器,虽然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过笨重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是用在演武、陈列和操练上,以显军威。

在明清的武举考核中,偃月刀的使用也是一项科目,不过过于沉重,考生并不需要舞动,只需要把它举起来就算合格。

而且三国时期可是没有马镫的,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才能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这样对武将在马上使用武器有很大的限制。

关羽作为一名马上将军,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如果在马上作战,需要一只手抓住缰绳,那么他仅仅用一只手是无论如何把82斤的青龙偃月刀舞动如飞的。所以关羽的兵器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

关羽到底用的是什么武器?

第一种是“使剑说”: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了关羽斩颜良的过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因此好多学者认为关羽只有使用剑的话,才能先把颜良刺死,再把他的首级斩下。

南朝梁时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剑录》也记载了刘备曾送给关羽一把剑。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关羽所使用的兵器,因为剑被当作贵族身份的象征,只是用来佩戴。

唐代诗人郎士元的《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见》一诗中,也写到了关羽是“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但唐代距离三国时期也很久远,他的这种说法同样缺乏依据。

第二种是“使矛说”:

据历史学家考证,汉代长兵器是侧重戟与矛的。在《三国志》中,就多处有关于戟的记载,比如董卓拿戟掷吕布、吕布射戟、孙权双戟掷虎等等,矛的记载也很多,比如张飞在当阳桥上持矛吓退了曹操的大军。这么说关羽用矛也不稀奇。

而且关羽在斩杀颜良的时候完全可以先用矛把他刺死,然后用腰间的佩刀斩下他的首级。毕竟马上作战一寸长一寸强,使用矛的话会比剑杀伤力更大。

而且北宋时有人写了一首诗赞颂关羽,里面有“横槊勇冠军”的诗句,“槊”也是矛的一种,这似乎也证明了关羽用的是矛。

第三种是“使刀说”:

南朝梁时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剑录》中也记载了关羽曾经打过两把好刀,取名为“万人”,等到自己战败以后,怕宝刀落到敌人手里,就把刀扔进了水里。

而且前文提到的环首刀,在两汉时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因为具有重量轻便的特别,很适合骑兵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单手持刀作战,持刀挥臂劈砍比用剑突刺的杀伤力更大,而且通过把布条绑在手上以后,刀也不容易脱落,确实是马上杀敌的优质兵器。

至于关羽究竟使用的是哪一种武器,恐怕还有待考证。

为什么关羽的武器逐渐演化成了青龙偃月刀?

关羽武器的变化是与他的身份地位变化密切相关的,关羽在世时,仅仅是蜀汉的一员大将,可是在去世后,地位却逐渐抬升,他的武器也逐渐定型为青龙偃月刀。

关羽的地位提升是从北宋开始的,北宋一直未能完成全国的统一,而且频频遭受异族入侵,“国危思良将”,集忠义与勇武于一身的关羽逐渐成为统治者们崇拜的对象,他们不断地给关羽加封各种头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后面的明清两代,直到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正式加封关羽为“武圣”,关羽与孔子平起平坐,地位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

这个时候的关羽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而是一个万人崇拜的英雄。普通的刀剑肯定不能与他的身份相称,这个时候青龙偃月刀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了。因为它外形看起来就非常霸道,再配上历史上和关羽的一些传说,对于关羽的英雄效果有着很好的加成作用,所以经过千年的渲染和宣传,青龙偃月刀就这样紧紧和关羽绑在一起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千金一笑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

  • 古代士兵一个月的军饷是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当兵者其实大多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才回去当兵的。就算没有军饷也能吃得上饱饭,若是表现好得到了封赏,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能够彻底的改变穷人家贫穷的生活局面。古代的士兵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军饷的。在汉朝以前,服军役大多数都是耕农义务兵,你要有杰出的表现,得到封赏入选精锐部队才能够拿

  • 彭祖是不是活了八百岁?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彭祖是第一代厨神,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开餐馆的人会拜彭祖,不过关于彭祖更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彭祖传说活了800多岁。当然我们肯定是不会相信有人能活到800岁的,但是彭祖的这个传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历史上关于长寿的人也不止彭祖一个,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人同样也是为长寿老人。当然百岁还是有可能的,超过百岁

  • 赤脚大仙为什么不穿鞋的来历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在神话故事中,仙界其实和人界也有共通之处,比如人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人都与旁人不同,完全独一无二,神仙也是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赤脚大仙,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经常光着脚不穿鞋子的神仙,但是为什么别的神仙都没有不穿鞋子,赤脚大仙就要这样做呢?是他的个人爱好,还是有一些别的什么原因呢?赤脚大仙

  • 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一个给人看病的医生,是如何发明了一道影响深远的美食的呢?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大约于公元150至154年间在南阳出生,也就是当今的河南省出生。他年少时就有雄心壮志,对扁鹊等名

  • 为什么古代人的鞋头是翘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动物皮制成的鞋子,这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害的工具。其中发展最久的是草鞋,从原始社会到现代都有人穿。草鞋一般都是编织的。据说草鞋是黄帝的一个手下创造的。最早的时候,草鞋的名称是“标题”。从古至今,很多普通人都穿过这种鞋。草鞋因为价格低廉,被大多数人接受,但

  • 古代四大美女的缺点和掩盖办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并称古代四大美人。常言道人无完人,美人同样有缺陷,只要懂得掩饰,足以让人忽略那些不完美。西施脚大,特制木屐有着沉鱼之容的西施是个浣纱女,据说她倒映在溪水中的倩影连路过的游鱼都看呆了,从而忘记游动沉至水底。美种不足的是西施有一双大脚,还特别喜欢跳舞,在古人的审美中女孩子以小脚

  • 为什么华夏是中国的古称?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一直以来,我们都自称为华夏儿女,可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这个华夏究竟是什么含义?除了专业的古文学及历史学者外,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但这毕竟涉及到我们的起源,所以还是有必要去知道的,不然老外问起的时候,还是有点尴尬的。其实“华”和“夏”应该拆开了来说,先来说说

  • 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乌鸦?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在很多中国老百姓的记忆里,乌鸦这种鸟类,只要在你追剧的情境中出现,接下来就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不是主角陷入困境,就是恐怖色彩的渲染。乌鸦长得一身黑,叫声还特别难听,最讨厌的还是喜欢腐败的食物,从形象上就没有喜鹊有“喜庆”。其次,出现的场景,不是寒冷的冬夜,就是荒芜的旷野,给人

  • 清朝官员脖子上戴项珠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经常观看清代题材影视剧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脖子上面总会挂着一串佛珠垂于胸前,甚至就连后宫的嫔妃偶尔也会挂出来露露脸。这串佛珠是什么来头呢?其实,这并不是佛珠,而叫朝珠。朝珠与佛珠一样,由108颗珠子组成,属于朝服上的装饰品,与朝服配套使用,因而得名朝珠。一串朝珠有4个大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