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则天为什么怒贬牡丹花的传说故事

武则天为什么怒贬牡丹花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800 更新时间:2024/3/5 19:31:22

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抒发她的喜悦情怀。随同赏花的纪嫔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

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耐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咋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

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邙山呢?原来她来洛阳,到过邙山。她知道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头之恨。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住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欢牡丹,家家移种,户户育植。后来城里人听说了,也纷纷跑来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到谷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态。观赏牡丹的人,扶老携幼,朝暮不断,人海花海,盛况非凡。

牡丹在洛阳繁植盛开了。因为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所以后人起名叫“洛阳红”。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一共有多少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是神话中最顶级的神兽之一。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一共有多少种吗?1、烛龙烛龙,钟山之神,亦是最古老的神龙,身长千里,通体赤红,人面而龙身,口中永恒衔着一盏烛火,有焚灭世间之能。作为古老神圣的它,更是天生就掌控着时间的力量

  • 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大家知道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吗?放心,他们自然有妙方。现在为大家介绍古代最典型的三种喊冤方式,包准你看了会直呼自己早就知道了。虽然古代社会有皇帝统治,可是皇帝就算再有空闲,也不可能事事躬亲,况且天高皇帝远,各地就算衙门再多、官员再广,里头自然不乏对民生疾苦视若无睹的贪官污吏。爱财贪权

  • 中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宋代嘉佑二年进士榜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是在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届,当时科举的前三名默默无闻,前三之后能人辈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终止,历经了一千

  • 为什么探花比榜眼出名?榜眼没有探花名气大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名落孙山是用来形容考生的落榜,历来考试也会对上榜的考生有一个排名,状元就是第一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但是许多中了探花的人比中状元还要兴奋,这是为什么呢?贪官界的典型人物,清朝和珅。和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他也是探花出身,不知道因何原因就受到了乾隆爷的厚爱,野史有记载说和珅长的像乾隆喜欢的一个

  • 古代科举考中状元以后一般会封什么官?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作为科举考试最优者,他们在经过10年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以后,到底会封什么官呢?这个在每个时期都不同。宋朝时期,一般会封个某州通判,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亲自设立的一个官职,由皇帝亲自任命,到各个州去辅佐知州(州一把手)治理地方。一般会负责地方的粮运,水利以及诉讼等相关事项,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瘟神指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话说当年武王伐纣,截教门人沿途阻拦,姜子牙率阐教众仙虽一路攻城拔寨,其中也是波折重重。行至穿云关时,遇到一截教毒仙的阻拦。他就是被称为“绝命毒师”的天下用毒第一人吕岳。姜子牙攻克这一关可是颇费了一些周章,《封神演义》中吕岳的出场就颇有戏剧效果,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 东北五仙都叫什么?东北五仙详细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由于民间对生灵的崇拜思想,逐渐演变成力量强大的妖仙。人们普遍认为五大仙属于亦妖亦仙,如果对它们进行供奉祭拜,就会保护家人平安。反之,如果有冒犯它们的行为,也会遭到报复。狐仙狐,民间称之为狐仙,可以说是最为人所熟知的神灵精怪。《山海经》中对九尾狐的记载十分明确,而且将它列入四大祥瑞之中。而在民间,对狐

  • 曹操以汉律处死华佗,为何后来又后悔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华佗的名声家喻户晓,一个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神医形象呼之欲出。不过历史上的华佗少了些神性更具有人性,华佗年轻之时并未从医,同为乡里颇有名气读书人,但因科举未出只能依靠察举制才能进入仕途。奇怪的是华佗名声传遍,应当有人举荐,但其一直没有入仕,有人说是淡泊名利,但史书所载却又让人生疑。华佗年轻时思虑再三最

  • 古代农民穷人吃得起盐吗?古代普通人吃盐有多难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盐在古代是十分宝贵的,拥有盐的经营权的人,往往都是最富有的。既然盐很金贵,不容易得到,那么,古代农民穷人吃得起盐吗?古代普通人依靠什么办法获得盐呢?一、政府调剂政府也知道盐很金贵,有一些大盐商,常常会利用自己能垄断盐的机会,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如果老百姓得不到盐,就有可能发生暴动。因此,古代政府为了

  • 八百里加急有被打劫过吗?为什么没人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的劫匪,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劫匪还是有道德的,大部分的劫匪都是会拦截一些押镖的或者就是运送粮食的人,毕竟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所以对于这些财产或者食物都是缺乏的。但是如果说对于那些传令的士兵,在古代劫匪会去拦截吗?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互联网时代到来,足不出户就能沟通,在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