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闻鸡起舞中的祖逖后来怎么了?生逢乱世的他含恨而终

闻鸡起舞中的祖逖后来怎么了?生逢乱世的他含恨而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2/19 23:54:06

说到闻鸡起舞这件事情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真的是超级有趣的,总感觉这样的人真的好厉害,话说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其实就是“祖逖”了,那么我们不妨问问看,他天天这样闻鸡起舞了,那么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的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晋朝时,祖逖(tì)和刘琨(kūn)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两个年轻人志同道合,常常促膝而谈,秉烛讨论天下大事。有天半夜,祖逖听到荒野鸡鸣,他爬起来踢醒同寝室的刘琨,说:“上天在提示我们要早起奋进。”说罢就拉着刘琨到屋外习武练剑。以后他们无论寒来暑往,每天都在鸡叫后起床练剑。当时正值西晋末年,局势动荡,两个心怀天下的年轻人相约:“倘若四海鼎沸,群雄并起,你我二人应当为天下干一番大事业。”

那么,这两位闻鸡起舞的壮志青年,后来怎么样了?祖逖和刘琨相互切粗、激励,武艺飞速精进。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乱世中,他们成了抵抗外敌、收复失地的中流砥柱。今天咱们着重说一下祖逖。

1.生逢乱世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爆发八王之乱。二十六岁的祖逖文韬武略,成为诸王争抢的对象,他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等人,但后来他反感诸王内乱,又因母亲去世需要守孝,便辞职在家。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在平城(今河南鹿邑)歼灭十万晋军,大肆劫掠,史称永嘉之乱。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他自己步行,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又把家中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逃难的人,凭借高强武艺,一路上多次打退强盗,保护难民周全。

祖逖刚到达泗口后,立刻被琅琊王司马睿授予重任,担任军谘祭酒,驻扎京口(今镇江)。琅琊王司马睿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早在永嘉元年(307年),他就带着王导等人先一步南渡长江,在建邺(即南京)储备力量。

2.立誓收复失地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命令琅琊王司马睿率兵北上,抵挡胡人,收复失地。当时西晋皇室、世族纷纷从中原逃到江南,西晋中原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虽然祖逖一直向往北上收复失地,但偏安一隅的琅琊王司马睿却无意北伐。

祖逖劝司马睿:“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或者百姓造反,而是因为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北方百姓备受胡人蹂躏,他们尚且有奋起反抗的志向。大王您如果能发号施令,让我祖逖等人担任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一雪国耻!希望大王您好好考虑。”

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便公开反对,就任命祖逖为豫州刺史,北渡长江收复失地。但司马睿只拨给祖逖一千人的粮饷和三千匹布帛,连兵器铠甲都没有,让祖逖自己想办法。

收复失地困难重重,江南权贵消极懈怠,可祖逖并未灰心丧气,没有士兵自己招,没有武器自己造。他带着司马睿给的那点家当,领着跟自己一起南下的数百人手,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行至中流,他奋力拍击船桨,当着滔滔江水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我祖逖如果不能收复中原凯旋而回,就如这江水一样逝去。他的豪情壮志,激荡在每一位北上的兄弟们心中。

3.为这天下忧愤成疾含恨而终

渡江之后,祖逖带着大家驻扎在淮阴,支起灶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然后对周边拥兵割据的豪强,或劝降,或打服,逐渐壮大北伐队伍。经历过围攻,遭遇过夜袭,吃过败仗,甚至军中将士饱受饥饿之苦,艰难程度不亚于几百年后的南宋将士抗金,但他们都咬牙挺下来了。经过七年奋战,祖逖终于收复了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祖逖收复河南后,休养生息,犒赏将士,他和他的子弟们亲自在田间耕作,亲自砍柴背柴,并收葬死于战乱者的尸骨,深得民心。但自古英雄多悲情,祖逖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收复黄河以南的中原大地,本想再接再厉,可是朝廷却出于各种原因横加阻碍。

太兴四年(321年),晋元帝(司马睿)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军事,出镇合肥。祖逖认为戴渊(字若思)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无助于北伐,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收复的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却突然交由文臣统领,心中甚为不快。

不久之后,祖逖又听闻在江南拥兵自重的王敦有出兵攻占建康(东晋都城)的打算。祖逖声色俱厉地对王敦使者说:“阿黑(王敦小名)怎敢如此放肆!你回去告诉他,让他赶快滚回去。如果迟了,我就带三千兵将,溯江而上,亲自赶他回去!”王敦向来畏惧祖逖,便不敢进兵建康。(后来祖逖去世,王敦大喜过望,认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压制住他,立刻举兵叛乱。)

北伐难成,又逢朝廷局势不稳,内乱随时可能爆发,祖逖忧思成疾。当时他虽然有恙在身,仍惦念收复失地,带病主持修缮军事重镇虎牢城。可惜壁垒尚未修成,祖逖就带着遗恨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下附文天祥《祖逖》一诗:

平生祖豫州,白首起大事。东门长啸儿,为逊一头地。何哉戴若思,中道奋螳臂。豪杰事垂成,今古为短气。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周瑜是怎么爱上小乔的?小乔最喜欢的是不是周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小乔也算是三国中比较出名的美女了,而且小乔和周瑜在一起也是被称为金童玉女。实际上关于小乔和周瑜的爱情故事史书中记载的并不多,但两人又是那么的令人羡慕,而且周瑜这种身份的人一生只娶了小乔一位老婆也是非常难得,说明两人真的是非常恩爱。其实演义里对周瑜的描述有很多误解,因为要衬托诸葛亮的聪慧所以把周瑜当成

  • 明朝官员的工资有多少?为什么工资这么低?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有官员的,他们不需要像农民一样下地干活,但是为官自当要为民,不然手里拿着那些俸禄,岂不是良心不安。不过,他们不需要干活,也需要吃饭,俸禄,也就是工资是一定会有的。不过明朝时期的官员们,俸禄就实在是太少了,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像是海瑞这样的官员,就连吃饭都是有问题的。究竟为什

  • 古代龙袍为什么要用黄色?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在很多影视剧当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自然也是有很多东西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在龙袍上面体现得救很明显。很多皇帝的龙袍选用的是黄色,既然皇帝使用了,那么民间就不能再出现黄色衣服,而且如果是戏台上面的“皇帝”,他的衣服的黄色与龙袍的黄色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为什么皇帝喜欢用黄色呢?

  • 古代有整容术么?古代哪些美女整过容?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的整容手术算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很多爱美的女性也都会选择做微整形让自己变的更漂亮。不过整容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早在古代就出现整容技术了,而且但是也有因为整容而获益的人。说不定哪位古代妃子就是因为整容才能受宠,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代的整容术,虽然效果肯定没有现代医术这么厉害,但是做一些简单的面部

  • 清朝历届宫斗冠军,孝庄太后、甄嬛、魏璎珞谁最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热播,各位观众又被清朝宫斗剧给折服了,这次选出的清朝历届宫斗冠军你们认可么?是能说皇帝后宫每天发生的事情的确非常精彩,魏璎珞算是近期风头最大的人物了,也见识到了她的厉害。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各个宫斗剧最厉害的人物排名,第一位可能大家还想不到,是由宁静扮演的孝庄太后,甄嬛

  • 乾隆为什么是"盖章狂魔"?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会有些小爱好,时隔久远的我们可能无从得知,但是年代比较近的,我们也就会知道,例如明清时期。当然也得归于这两个时期奇葩皇帝出现的比较多,就好比乾隆,他一直有一个外号,“盖章狂魔”,顾名思义,乾隆总是喜欢到处盖章,以至于到了“疯魔”的程度

  • 乾隆是写诗最多的人,为什么他的诗都没有人知道?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古诗,相信每个人都是背过的,不管是通俗易懂还是有些晦涩,到现在一定也有几首是忘不掉的。诗的高峰期在唐朝,但是每个朝代都有诗作诞生,诗人多了,诗歌多了,有些人就会好奇,历史上究竟是谁写诗写得最多?答案就是乾隆皇帝。但是这就更让人想不通了,从来没有人将乾隆和“诗人”放在一起,既然

  • 白居易真的是37岁才结婚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白居易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简直就是大文豪了,而且写的诗词也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了,但是在白居易的身上有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白居易竟然到了37岁才结婚,我的个天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白居易为什么这么晚结婚啊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件事是真的,因为白居易的生平经历,记载得还是颇为详

  • 浊官是什么?除了清官历史上还有浊官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清官”大家都知道,一直以来都是称呼那些为民办事、清正廉明的官员的,而在历史上,真正做到清官的官员也并不在少数。不过,除了清官,历史上还出现过另一种官员,那就是“浊官”。乍一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与清官相对相反的官员代称,不过在这里要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 宦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早期的宦官其实并不用割下体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宦官也就是太监,算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官员。宦官是专门负责服侍皇帝还有皇室成员的,算是皇帝的仆人。那宦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次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其实最早的宦官是不需要阉割下体的,但是后来因为皇帝怕宦官和皇室成员或者皇帝的后宫通奸才出此下策,毕竟皇室也非常看重面字,传出去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