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眼中钉是什么意思?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2/16 5:31:57

很多人在表示,自己对另外一个人的恨意的时候,都会把他当做自己的“眼中钉”,这个比喻其实是非常贴切的,眼睛这样重要的地方长了钉子,那当然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拔掉了,不然难道还留着过年吗?不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是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要把仇人说成是“眼中钉”,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呢?

通常,人们总是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可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其实,“眼中钉”的背后还真有故事啊!

要说史书中有关“眼中钉”的记载,那得始于《新五代史赵在礼传》,书中说:“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在礼”就是赵在礼,可见宋州百姓对这个人是多么的憎恨和厌恶。那么,赵在礼是何许人也?宋州百姓为何对他恨之入骨。

原来,赵在礼(公元882年-947年)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的将领。他在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

赵在礼听说之后,大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他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凡农户每年必须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谁敢不交,就鞭打谁。百姓气愤地说:“就是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啊!”赵在礼当年收钱就达百万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

赵在礼重征暴敛、强行搜刮,称之为“眼中钉”实不为过。坏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京城汴州(今洛阳),后晋灭亡,赵在礼见状立即奔赴京城,向契丹首领致敬、表忠心。可契丹首领不仅不买账,反而还向他索取财宝、让兵士羞辱他,赵在礼敢怒不敢言。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1月25日夜晚,赵在礼见仕途无望,又惧怕契丹首领的淫威,便用衣带系在马棚栏杆上,上吊自杀了。

其实,关于“眼中钉”还有另一个版本。明朝文学家杨慎(1488年—1559年)在《古今风谣》里,也记载了一个与“眼中钉”有关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朝廷中除了皇帝,最有权的就是宰相了。可宋朝的宰相却不是一位,往往有好几位,多时达到二位数。皇帝设这么多的宰相,其实就是为了相互牵制。宋真宗年间,朝廷里曾设了12个宰相。其中,宰相之一的丁谓(公元966年——1037年)则不是善良之辈。他先后任宰相七年之久,和太监狼狈为奸,一度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公元961年——1023年)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抓住把柄,引发后患,所以千方百计地在宋真宗赵恒面前说寇准的坏话。结果,昏庸的宋真宗还真的把寇准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

丁谓的所作所为,朝廷上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为寇准鸣不平。不久,京城里出现了一首童谣。歌中唱到:“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了“钉”。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唐朝的京官一日三餐吃什么?他们也有宫廷食堂哦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唐朝给人的感觉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朝代实在是太繁荣了,但是繁荣也不是一个人功劳,也有文物百官的功劳,所以我们今天就得说说这些文武百官了,说说他们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话说他们上朝的时候也有很多吃的讲究的,那么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唐朝的中央官员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在你脑海里飘过

  • 历史上有哪些不能通婚的姓氏?这些你都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的姓氏何其之多,有的是超级大姓,有的却是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小姓,而所有的姓氏其实都能够追溯到最开始的时候,能够知道这些姓氏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不过,能够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这中间也一定会发生很多事情,不同的姓氏之间也是有很多恩怨情仇的。历史上就有一些姓氏不能通婚,那么都有哪些呢?为什么不能通婚?1

  • 唐僧知道自己是金蝉子转世么?无字经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按理说,期初唐僧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金蝉子转世,但这个消息却被人散播了出去,而且让所有的妖怪都知道了此事。所以各路妖怪才会想吃唐僧肉获得长生不老之躯,唐僧应该也很奇怪,自己一个凡人,为什么妖怪都抢着要吃自己的肉,还说会长生不老呢?所以此事唐僧就有所察觉。到了最后取经成功,如来还上演了一出无字经书坑自己

  •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长一个样?当时有专门给皇帝画像的人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再看古代皇帝的画像时,可能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因为感觉这些皇帝都长一个样子,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实际上这些皇帝的真实样貌肯定不一样,但他们也没机会把自己的容颜给永久保存下来,在古代给皇帝画画的人都是高危职业,只要皇帝不满意肯定就是杀头罪。所以请画师给皇帝画像,几乎都是要进行手动PS的,怎么帅怎么画,但

  • 唐僧肉能长生不老是个骗局?西游记究竟是如何定义唐僧肉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在西游记中,唐僧之所以会被各路妖怪盯上,就是因为江湖传言他的肉吃了就能长生不老,不过这个说法真的可信么?可能我们都被骗了。唐僧不管怎么说也都只是一位凡人,他的肉能达到长生不老的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是这样那唐僧肯定不是一般的凡人。而且孙悟空在菩提老祖那里就学会了产生不老之术,感觉也不是什么特

  • 三国时期都能吃到什么样的水果?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以作为选择的食材是非常之多的,不论是肉类还是瓜果蔬菜,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种类相当丰富。不过,在一两千年前的古代,人们的餐桌可能就没有现在这样丰盛了。那么在战乱时期的三国年代,大家都有什么样的水果可以吃呢?虽然平民大概是没见过了,但是在像曹氏集团这些人的餐桌上,三国时期有什么水果呢

  • 欠钱的都是大爷,伊拉克把自己的债主打灭国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欠债还钱,利索应当。但是到了当今社会,欠债的人都是大爷,还不起钱,死皮赖脸的。但是大多也就是个死皮赖脸,但是对于伊拉克来说,这个不存在,他这个大爷可谓是当的非常的到位。人家讨债来了,直接一怒之下给人家打灭国了,这做的实在有点太不厚道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中东的国家,这个国家就

  • 古人是如何克服方言障碍的?普通话是哪里的方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虽然大部分人都是汉族,不过每个地区的方言有很多,一个省可能都会有好几种方言,交流起来会非常不方便。古代并没有统一普通话,那他们是如何克服方言障碍的呢?其实多数还是靠文字,因为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如果不好用语言交流的话,那写字就可以了。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普通话会是哪里的方言呢?其实普通话是以北方话

  •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成为名句原因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鲁迅其实也算是我们爱国教育史上很重要的一位人物了,话说他真的很想救当时的中国,但是发现学医是救不了的,所以最后从文了,写文章才能唤醒大家的意识吧,这其中就有一句名句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其实这句话真的很有意思,那么这句话话为什么会成为名句呢?下

  • 历史名著中,"一回合"究竟该怎么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回合,这是我们读名著的时候经常看到的词汇,特别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经常出现。怎样算一个回合呢?这是很多朋友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回合必是需要武器的,短兵相接,那就可能产生一个回合了。其实不是,《西游记》是神话小说,也是有回合的,用法术也能看出双方斗了一个回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