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宁珀现状,昨日神童出家后又还俗

宁珀现状,昨日神童出家后又还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2/16 5:31:20

说到“宁珀”其实大家应该不知道这个人,但是这个人真的很刁了,话说他以前是可是神童哦,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想必大家有听说过吧,他就是这个版的第一人了,但是其实他到后来竟然出家了,但是最近又被曝光竟然还俗了,那么宁珀最新的现状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宁铂

中科大78级(首届)少年班学生

1968年出生,江西赣州人,人称“第一神童”。

1978年,10岁的他因一封给当年国务院副总理的举荐信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和时任副总理方毅对弈连赢两局而家喻户晓。

1982年,毕业留教。

2002年,去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失败。

2003年,在南昌出家为僧,在江西一所佛寺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

现已还俗,研究佛教,做心理咨询。

1978年,中科大招收了88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童”,组成首届“少年班”。当年家喻户晓的是宁铂,连如今的百度总裁张亚勤也在那时受宁铂影响进入少年班。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全国上下求贤若渴,喊出口号“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少年班的成立缓解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焦虑,背负了国人众望和时代使命。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宁铂,他待过的葡萄架也引起关注,国外参观者点名要见宁铂,他的大学生活从未宁静。

他备受争议,但此后又不接受媒体采访,被称为少年班最有名也最神秘的人。

宁铂到底是怎么想的?2018年3月23日,他反问红星新闻记者:“你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和情况发到网上去让陌生人品头论足吗?”

宁铂告诉红星新闻:“(我)近况还不错,可以做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事情。”

少年班“第一人”宁珀:昨日神童仍少年,今日青灯伴古佛

在中国科技大学中有一条非出名的校园道路天使路。

路旁矗立着一座五层小楼,透过树荫能够看到五个别致的大字“少年班学院”。

少年班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与众不同的尝试,自然也需要冒更大的风险。

关于少年班的讨论,从1978年至今,从未真正停息过。

事实上,讨论少年班没有意义。

少年班走出许多精英如庄小威、张亚勤、尹希等等,超过70%的少年班校友活跃在海内外经济、金融、IT、制造等领域。

他们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选择,也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能力。

至少像这些真正的聪明人,你让他按部就班地学习,反倒是种摧残。

身处少年班,真正让这些孩子难以承担的,反倒是被称为“神童”。

第三十七期少年班学员即将入学时,时任院长曾说:我们的学员不是神童。

神童二字给这些人的压力太大,人们给予的关注也实在太沉重。

曾经的少年班“第一人”宁珀于此最有发言权。

宁珀被称为少年班“第一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力,也与他的经历有关。

1977年,这一年正式恢复高考,这一年改变很多人的一生,而这一年对于宁珀来说也绝不普通。

他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给当时中科院院长方毅,方毅推荐了这位江西赣州八中的天才儿童。

当时对于中国而言,人才最为重要,中国太过缺乏科技方面的中坚力量。

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让他们派人去赣州考察宁珀。

当时一同接受考核还有两位早慧少年,他们一起考数学,其中11岁的宁珀以67分排第二,第一名则是80多分。

或是因为另外两人年龄较大,最终只有宁珀被录取。

1978年,特地为了录取宁珀,上级通过审议,另开设了一个少年班。

这也就是少年班的由来,同时也是宁珀被称为“第一人”的原因。

随后,中科大为这第一批入读少年班的21名学子举行了开学典礼,开始了“神童教育”的摸索。

宁珀在同一批录取的学生之中,谈不上最优秀但名声却是最响。

公众完全认定他就是“神童中的神童”,当时的报纸如此描写宁珀:

2岁半熟背30多首著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能识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自学《中医学概论》,8岁能下围棋,熟读《水浒传》。

有一张宁珀与方毅对弈的照片在当时也颇为著名,对弈的结果是宁珀两盘全胜。

从举荐信一事开始,宁珀就已经深陷舆论的漩涡中难以分辨。

宁珀在入学之前曾去找过倪霖,倪霖也曾和他坦言自己对他有两点担忧:

一是宁珀被捧得太高,他需要自己认清自己;二是宁珀太过早熟,早恋倾向严重,希望他克制自己。

但那些年,宁珀几乎完全忘了这些话。

当时少年班初诞生,全国都笼罩在对科学的热忱情绪中,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

而宁珀也在这种无限高昂的热情中被捧成了当时的“报红”。

人们热切到什么程度?一张宁珀在中科大校园葡萄架下读书的照片在报纸上广为流传,使这个葡萄架变成了新生和外来游客必须参观的地方。

宁珀也因此变得极端自尊,但是同时又极端自卑。

图为画家丁一林之作《科学的春天》: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来它被认为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

当时少年班普遍存在年龄问题,例如最小的“神童”谢彦波入学时仅11岁,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而宁珀的问题则是过于早熟,他11岁便进入了青春期。

管宁珀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确实有着一副有趣的灵魂,但当时中科大男女比例11:1,多苦闷他也只能憋着。

再加上他那份自尊,他连主动对女孩子张口说话都极为困难。

另一方面,他还受到了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这真的是一盆水彻底将他从众星捧月的风光中浇醒。

宁珀喜欢天学,但是当时的中科大没有天文学,他需要转校去南京大学。

但无论他怎么申请,始终只能得到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明眼人明白,中科大不会愿意放走这位名人。

于是,宁珀在老师的安排下开始学习理论物理。

这在当时,是一条通往圣殿的道路,更是当时国内科学界红极一时的学科。

人们仿佛看到一颗科学巨星冉冉升起,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此时的宁珀始终提不起对学术学业的兴趣,不及格的科目比一般学生都更多。

但与此同时,外界的赞美始终没有间断。

他表现极差,赞誉又极高,仿佛他只要还是神童,实际如已经不要紧。

许久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宁珀平淡地说,自己是时代需要的产物。

宁珀时刻感觉到作为神童的痛苦,主要还是来自于舆论的过分渲染。

他在许多场合下扮演自己的角色,在众人面前只能克己复礼,个性受到极大的压制。

另一方面,他在无法学习天文学的情况下,转而对神秘的“星象学”进行研究。

这使他在当时的中科大内部,拥有了“怪异”的名声。

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讲师,这是他最后一个辉煌记录。

曾参加了3次研究生考试,都在临考前逃避,他对他人解释,他认为神童无需考取功名也能成功。

但后来他自己也坦诚自己只是不能接受失败,以至于拒绝挑战。

他还考过三次托福,都没有成功。

对于宁珀来说,他拥有的“成功”只是表象,他自己始终不能认可。

于是2003年时,在全国人民关注神童教育时,他遁入空门,青灯古佛相伴。

早在1988年结婚之后,宁珀便有亲近佛教的迹象。

他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围棋、哲学和宗教上。

他还看一些佛学相关的书、吃素,偶尔也练气功,也试过辟谷22天。

他时常为了远离中科大,向远处“逃亡”,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中科大。

同是1998年,宁珀参加一次央视“实话实说”的节目,参与讨论“神童教育”。

节目录制时,宁珀频繁抢过话筒,用很快的语速,很激动的情绪,不断抨击“神童教育”。

而在场的一些人忍不住笑出声,对这个人所说的话不置可否,这也是因为他们无法把这个宁珀和当时名震四海的神童宁珀联系在一起。

可悲之处莫过于此,心声皆因世人愚昧而埋没。

2002年他第一次出家,被中科大找了回去。

但这一次他没有气馁,2003年,他在山西成功遁入空门。

他亲自打乱了他人为他安排的成功之路,换了一种方式成功。

但同时,这也是媒体、教育、舆论一起逼出来的“成功”。

2003年这一次事件,让中科大开始反思对“神童”们的培养是否有些拔苗助长。

此后为了避免对少年班学子们的过度赞誉,近些年,中科大颁布了一条“少年班学生在校期间学生以学为主,尽量不接受采访”的纪律。

另一方面,宁珀伴佛而生并不是坏事,他对南传佛教教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学习和实践。

他时常四处宣讲佛法,观众听着无不感慨内容之精华。

宁珀大师曾在一次讲经中说道,佛门所谓“活在当下”,是指明心见性之时,不恋过去,不贪未来,安住当下。

可见宁珀确实从佛门大道之中,找到让他解脱的法门。

如今每年,仍有不少智力超常的学生期待进入少年班学习。

但少年班得益于宁珀的挣扎,已不再是当初那以“神童”为傲的集中营。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卷帘大将是做什么的?沙僧一辈子都是做苦力的命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在看完西游后还是不知道卷帘大将是做什么的,沙僧原本在天庭担任卷帘大将,但是因为触犯了天条被贬出天界,成了一名妖怪。如果卷帘大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那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开除,实际上沙僧的本性也不坏,而且非常吃苦耐劳,取经背了一路的行李就连一句怨言都没有。沙僧在西游中被弱化了很多能力,几乎

  • 为什么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比郭靖厉害?乔峰和郭靖是同时代的人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降龙十八掌应该算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出名的武功招式了,在《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中降龙十八掌都曾大放异彩。不过要是比较乔峰和郭靖两人的降龙十八掌,还是感觉乔峰的要更加厉害一些,毕竟乔峰不管是一对一还是群挑基本上靠着一招降龙十八掌就能吃遍天下。不过这也可能和人物设定的经历有关。郭靖的成长经历就比较传

  • 越南女兵不穿内衣真相揭秘,原因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越南女兵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总感觉他们在闹笑话,最近小编就有看到一则故事,说的就是关于越南女兵的,话说他们好像不穿内衣啊,那么这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啊?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其实真相让人防不胜防啊!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最让解放军头痛的就是那些防不胜防的女子特工,她们像兵又

  • 清朝官员见皇帝为什么要拍袖子?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时期,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满清皇族们的服饰与之前的朝代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一点,很多影视剧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大多数其实并不严谨,但是其中的差别却也是比较明显的。而在那些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官员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袖子拍两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清朝

  • 古代宦官为什么挣得比大臣还多?宦官灰色收入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虽然大家都看不起宦官,但混的好的宦官就会比大臣的权利高出很多,而且挣得也会更多。主要还是因为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虽然每个朝代都颁布了很多以防宦官当政的政策,但好像总有几位太监还是能脱颖而入。作为皇帝身边形影不离的人,宦官的灰色收入也就多出很多,毕竟有时候需要在皇帝身边说说好话,或者办一些事情的

  • 明朝蟒服、飞鱼服、斗牛服有什么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都是明朝时期独有的官服,不过并不是说所有太监和锦衣卫都能穿上蟒服和飞鱼服,这几种衣服只能通过皇帝赏赐获得。因为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上的图案和龙袍极其相似,所以也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一般一品赐蟒服、二品赐飞鱼服、三品赐斗牛服,所以并不是所有锦衣卫都有资格穿上飞鱼服,这在影视剧中是有误

  • 古代攻城云梯为什么不能被推翻?云梯上的机关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再看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时,每当出现攻城战,总会让观众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进攻方把云梯架在城门之上,防守士兵却没办法把云梯给推翻呢?如果能把云梯推翻,那士兵也就不可能翻墙而入了,但我们再看电视时,几乎没有一次是把云梯给推翻过。实际上古人也不是傻子,如果云梯这么容易就能破解,那早就上去拼死

  • 古代官员退休年龄是多少?80岁还上班是常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可能未来也会面临延迟退休的选择。但其实退休对于古人来说像是一种奢饰品,大部分的官员几乎都是工作到死,从来就没有什么退休的说法,除非实在是老的不能做事了。中国历史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官员职位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说父亲不行了儿子顶替,但儿子不一定就有自己的父亲做的好。但有这

  • 古代皇子为什么要专门请乳娘?皇子喝奶的规矩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再看古代的影视剧时,会发现几乎每位皇子都有一位属于他自己的乳娘。皇子按理说都有自己的娘,为什么还要专门请歌奶妈呢?原因就是为了确保这些皇子能够喝上放心奶。虽然皇子都有自己的娘,但他们有些已经生过很多孩子了,可能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营养那奶妈的作用就必不可少了。而且作为皇帝的儿子,喝

  • 荤最初是指肉食吗?最早的荤竟然指的是蔬菜!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现在一说到“荤”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吧,无非就是肉啊鱼啊这类的,说到"荤菜"就会想到这些,但是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真正的"荤菜"竟然并不是指的肉类,当然了这也是有演变历史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说到“荤菜&rd